耳鸣是耳聋的前兆?出现这些症状要当心!

北京德胜门中医院 2023-03-16 11:17:55

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当你半夜三更睡不着,周围静悄悄又黑黢黢的时候,或者是前一天熬了夜,有点昏昏欲睡的时候,突然有个声音就来了……

这个声音有时候像电视机没信号的吱吱吱,有时候像蚊子飞的嗡嗡嗡,有时候还像弱弱的电流声嘤嘤嘤......而且这些声音只有自己才听得到,越安静就越大声,这就是烦人的“耳鸣”。

01

什么是耳鸣

耳鸣是患者自觉耳内或颅内鸣响而外界并无相应声源。简单讲,是一种没有声源但是自己能感受到的声音。

它可以表现为耳部声响或者脑部的声响,声音也是多样化的,有人感觉为“沙沙声”、“嗡嗡声”,有人感觉为蝉鸣声,有人感觉为“咚咚声”。

耳鸣的发病率很高,成年人中每3~4人中就有1个人发生过耳鸣,平均10人中就有1个饱受耳鸣的困扰。它好发于40岁以上人群,男性要高于女性。

02

耳鸣有哪些诱因

耳鸣可由多种因素引发。最常见的原因是生活不规律、工作压力大、学习紧张,导致心态欠佳所致。睡眠不足、不恰当的运动方式也是诱因。

除此之外,以下疾病也会引起耳鸣:

1、耳部疾病

如中耳炎、耳膜充血、中耳积液等,都可导致耳鸣,这类型耳鸣一般具有单侧发病、音调较低、有节律性等特点。

2、颈部疾病

比如颈部肿瘤,瘤体长到一定程度,压迫到颈动脉,被压的那一边就会出现耳鸣,这种耳鸣具有持续性、低音调等特点。

3、噪声损伤

如从事酒吧DJ行业的人群就很容易出现听力下降、耳鸣、眩晕的情况,严重的还会有幻听、神经衰弱的表现。

4、其他全身性疾病

如高血压、心脏病、肾脏病等也可引发同程度的耳鸣,考虑与内耳微循环障碍、内分泌失调等原因有关。

大多数耳鸣是良性耳鸣,但当耳鸣伴有以下情形时,要及时就诊:

● 单侧突发听力减退;

● 急性眩晕/头晕发作;

● 头颈部剧烈疼痛;

● 视物模糊;

● 儿童耳鸣;

● 严重的精神、情绪、睡眠障碍等。

总之,当出现耳鸣时,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时查明原因,针对性干预,以免带来严重后果。

03

耳鸣时间长了会不会耳聋

会不会“久鸣必聋”?是耳鸣患者几乎必问的一个问题,足以可见大家对耳鸣的担忧。

其实,耳鸣和耳聋之间没有必然和直接的关联,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有些患者可能长期耳鸣,但听力却和正常人一样;有些患者则因为患有耳部疾病,同时出现耳鸣和耳聋,但二者并没有因果关系。

不管两者之间有没有关系,需要就医时不要拖着,以免耽误病情。

04

如何预防耳鸣

1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不熬夜,保持充足的睡眠;饮食清淡、不吸烟、不饮酒,是防止耳鸣的重要措施;每周坚持适当有氧锻炼,呼吸新鲜空气有利于预防耳鸣发生。

2

避免噪声环境

如果周围噪声大于90分贝,就会损伤内耳中的重要器官,引起耳鸣。

3

自己别乱服药,尤其是抗生素

磺胺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抗抑郁药、抗过敏药、扩血管药等都会引起药物性耳鸣。

4

适当的心理建设

年轻人在工作生活中不给自己太大压力,适当放松自己的心情,减少耳鸣发生的概率。

5

做好基础病的管理

应关注自己的身体情况,加强血压、血糖、心脑功能的体检及诊疗,尤其是老年人群。

6

自我保健

点按耳周穴位

用手指点按耳前耳门、听宫、听会三穴,耳后翳风、风池穴,至局部穴位有酸胀感,每穴30秒。

鸣天鼓

两掌心分别掩住两耳,使耳道与外界分隔,两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对称按在后脑部,两手中指可相互接触到,食指叠于中指上,让食指从中指上滑下,以此弹击后颈发际处,听到仿若击鼓的“咚咚”声。左右手各叩击24次,再用两手同时叩击48次,每日3次。

耳鸣是身体的报警器,出现耳鸣了不要忽视,适当地调节自己的生活方式,必要时及时就医治疗。

没发现明显病变的人群,也要学会和耳鸣和平共处,不要过于紧张,避免陷入,“耳鸣→失眠→情绪焦虑→耳鸣加重”的恶性循环。

2 阅读:666
北京德胜门中医院

北京德胜门中医院

传递健康理念,传播健康中医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