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认知有两种:一是“知之”之知,二是不知之知,为何魄是认知

人之书 2024-02-03 22:13:54

人的认知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知之”之知,一种是“不知”之知。知和不知,它们都是“知”——都是人的认知。

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之,是知;不知,也是知。它们都是“知”。

知,就是知道;不知,就是不知道;“知道”是一种认知;“不知道”也是一种认知;而且人类就只有这两种认知。

人成功的关键就在于:你是在做你所知道的,还是在做你所不知道的。

老子说:“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这句话说的也是“不知”和“知”这两种认知。

知,就是指认知。什么是认知?为什么认知就是魄?人的认知为什么只有两种?

所谓认知,其实就是指人的思想认知。人的思想认知是一个无形的东西,也是一个客观的东西。

人的认知就像一滴水、一粒沙、一片叶、一朵花,只要它曾经出现过,就证明了它曾经来过,它是诞生于人类主观世界中的客观存在。哪怕水滴瞬间蒸发,哪怕花瓣辗落成泥,都磨灭不了它们曾经存在过的事实。

人的思想认知也一样,它就像水滴、沙粒、花叶一样,某种认知一旦在头脑中诞生,就证明了它曾经来过、它曾经存在过,哪怕只是一瞬、哪怕只是一闪念、哪怕只存在于谁也不曾看到过的脑海中。

人在现实世界中的一切思想与行为,都是以脑海中闪现的各种认知和念头为基础的。

人的气魄、魄力、志向、欲望、理想、目标等,也都是诞生于、源自于人的认知,并且以人的认知为基础。

换句话说就是:认知是各种气魄、魄力产生的源头,所以在一定意义上来说,认知就是魄。

人的各种各样的认知和念头,就像一个个原子通过不同的原理,共同组成了我们的思想世界。

原子构成了现实世界;认知组成了思想世界。认知在思想世界的地位,就像原子在现实世界的地位。

因此在一定意义上来说,你能成为什么样的人,都是由自己的认知水平决定的。而提升认知水平的方法只有两种:一是读万卷书,二是行万里路。

读书、行路都只是方法,而不是认知本身。人的认知又从哪里诞生呢?

人皆有心,心分魂魄。认知就是魄,魄诞生于魂,人的认知自然也诞生于心魂。

人的心魂(也就是心情等),有酸甜苦辣、有喜怒哀乐、有爱恨情仇、有静躁、有空色、有大小、有刚柔等不同的状态。

人类自身处在不同的心魂状态下,就会诞生出不同的认知、不同的气魄、不同的欲望等。

魂,就是人的心灵情感状态;魄,就是人的认知状态。

古人把魂字又分出三魂,魄字又分出七魄。这说明了魂和魄都很复杂,它也包含了很多我们通常认为不太一样的东西。人的心魂状态很复杂,人的思想认知状态也很复杂。

假如你不能找出气魄、魄力、志向、欲望、理想、目标等的共同点,你就很难认清魂和魄到底是怎么回事。

假如把认知、气魄比作一个个手电筒,那么志向、欲望、理想、目标等也都是一个个外形完全不同的手电筒。你如果只是盯着它们各自的外形看,它们自然各个完全不同,但是它们的工作原理和功用却都是一样的。

它们都属于同一种事物——手电筒(也就是魄)。

常言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天下也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人的认知何尝不也是如此呢?在亿万万人中,不会有两个完全相同的魂,也不会有两个完全相同的认知。

既然人的认知如此复杂,那么为什么圣人、伟人还能统一天下的认知呢?

因为无论人的认知有多么复杂多变,它们在本质上,有且只有两种,它们在本质上是相通的。

人类的认知有且只有两种:一种是“知之”之知,一种是“不知”之知。知之和不知,这两种认知都是人的思想认知。

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知之”这种认知和“不知”这种认知,它们都是人的认知。而且人只有这两种认知。你无法再找出第三种认知。

什么是“知之”之知?什么是“不知”之知?

所谓“知之”之知,就是你所清楚知道且亲身实践过的认知;所谓“不知”之知,就是你可能只是听过见过,但却不清楚不明白不知道且没有切身体会过的认知。

举个例子:我知道渔网是用来捕鱼的,椅子是用来坐的,锅是用来炒菜的,文字是用来记录知识的,茶叶是可以用来泡水喝的,这些都是现代人可以清楚明白知道的认知,就叫做“知之”之知。

又比如,有人说隔夜茶不能喝,隔夜菜不能吃,河豚有剧毒,地球是圆的,太阳还有五十亿年,人是由基因组成的,这些没有经过自己亲自验证的、从别处听来的、自己也不太清楚的认知,就叫做“不知”之知。

虽然这些认知——“不知”之知,我们不是很清楚,但是它们似乎被别人验证过,好像也很有道理,我们普遍也能接受,所以它们确实也算是一种认知。但它却与“知之”之知完全不同。

作为一个现代人,我们拥有很多“知之”之知,也拥有更多的“不知”之知。

人的思想认知出现问题,大多是因为把“不知”之知,当作了“知之”之知。

什么是“不知”之知?

比如:道是什么?佛是什么?文化是什么?心是什么?灵魂是什么?这几个问题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都是“不知”之知。每一个人都多多少少听说过一些,但又不甚明了。

对于很多问题,你说他知道吧,可他却又没有认识到问题的本质;你说他不知道吧,他好像又听到或看到过很多,也能侃侃而谈。但这些却都属于“不知”之知。因为它虽然也可以算作是一种认知,但却基本只能给人带来迷茫,其价值与意义不大,尤其是在跟“知之”之知相比较的情况下。

假如一位教授对于农业、农产品的知识了解很多,但他却又从来没有亲自种过地,那么种地这种活计,对于他来说,就是不知之知,也叫不知而知。

不知而知的知识,与自己亲自验证、亲自实践过的“知之”之知,完全无法相提并论。

钓鱼达人的钓鱼认知,武术高手的武术认知,作曲家的音乐认知,才是真正的“知之”之知。普通的业余爱好者或者漠不关心者,大多也会有一部分的认知,但这种认知很多只是不知之知。

很多人只是表面上知道很多,但本质上可能并不清楚明白。所以孔子才会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之和不知,都是人类的一种认知,但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认知。

老子说:“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知道哪些认知是自己的“不知”之知,是很关键的东西,是很高明的行为,是很值得推崇的;假如分不清哪些是自己擅长的东西,哪些是自己的“知之”之知,就必然会出问题,还会给自己带来损害甚至祸害。

那些成功者哪一个不是在从事自己擅长且熟悉的领域呢?这不就是所谓的知之吗?

那些明明只是一知半解,却敢横冲直撞,鲜少不撞得头破血流的吧。这不就是所谓的不知之知吗?

总之,知,是一种认知;不知,也是一种认知。

人的认知就只有这两种:一是“知之”之知,二是“不知”之知。

圣人之所以能够引领天下人、能够统一天下人的认知,就是因为他们既知道自己的“知和不知”,也知道他人的“知和不知”。

为什么明确思想认知中的“知和不知”那么重要?因为它们就是人类灵魂魂魄中的魄。

魂,就是人的心理状态;魄,就是人的思想状态。

人的一切思想、气魄、魄力、理念、志向、欲望等,都是建立在认知的基础之上的。而认知只有两种:知和不知。

人类所有的努力不过就是在分清:哪些是知?哪些是不知?能分清,则尚;不能分清,则病。这便是老子话语的意思。

1 阅读:37
评论列表

人之书

简介:域内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