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成功就“躺平”?激活“蹲族”需教育,也需环境

熊丙甲看教资 2023-01-14 22:41:04

一种“新型啃老”的方式正在蔓延,这个群体也被人们称为“蹲族”。虽然这一群体不向父母伸手要钱,每年只工作一个月到两个月,剩下的时间全部休息,但他们消耗的是父母对孩子未来的期望,是父母的焦虑,因此也被称为是“新型啃老”。

对于“新型啃老”,舆论的看法不一。有人认为,这不属于“啃老”,“啃老”是在大学毕业后不工作,吃住在父母家,向父母要钱,靠父母养活自己,而“蹲族”是自己找工作挣钱的,只不过不是一年工作到头,加班加点,挣到能维持一年基本生活的钱后就“蹲下”、“躺平”。据报道,有网友曾经尝试过,把自己的生活欲望降到最低,每天只保证基本的营养需求,找最便宜的出租屋,用公共网络玩电脑,一年下来只需要3000块钱就可以养活自己。

怎么看待“蹲族”?是尊重他们的人生选择,还是斥责他们没有远大理想,缺乏家庭责任感,不努力回报家庭和社会?为什么选择“蹲下”的青年群体越来越多?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还是社会的原因?

首先必须指出,在任何社会,都会有这样的群体,其中部分甚至有高学历。他们的生活方式,就是工作几个月,然后其他几个月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一年下来没有任何结余,当然也不可能回报父母、家庭。其中,有人选择低端生活,打两三个月的工,租很破的房子,过与世无争的生活。有的选择比较惬意的生活,打半年工,然后“穷游”走世界,把挣来的钱全部花光,没有买房打算。还有的更极端,不依靠父母,也不工作,就选择流浪,靠拾荒、乞讨过日。

支持这种生活方式的认为,这不过是个体的选择,不要强加干涉。在分析“新型啃老”网文后的跟帖中,支持这种生活方式的不少:“以前看不惯,现在开始理解这批人了。当你的努力只是为别人的成功服务,自己最终却无法收获一个稳定有尊严的人生时放弃也是一种默默的抗争。”“凭什么每个人都要跟你一样劳碌一生,奋斗(其实我觉得就是劳碌的代名词)一生?”

但毫无疑问,作为父母,是不希望看到孩子成为“蹲族”的,没有上进心不成家不立业,就过着得过且过的生活的。对于社会来说,选择“蹲族”的青年人越多,那社会也会缺乏发展活力。但是,不能简单通过说教,能就改变他们的想法和生活方式。

缺乏意义感,是某种程度上的“空心人”,是某些“蹲族”的特征。这和他们接受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关。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过度关注知识教育,学生除学习之外的一切都被家长包办代替,学生一直被学校老师和家长规划、管理,就容易在考上大学之后,变得迷茫,不知道学习、生活的价值是什么。他们中有的通过自我教育,重新认识自我确定人生发展目标;有的在大学期间就沉迷游戏、浑浑噩噩,有的离开校园走进社会,也不找工作,就“啃老”,“蹲族”相对于“纯啃老”的,好歹还能养活自己,但离家庭和社会对“人才”的期待相距甚远。

要让青年人有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就需要加强责任和理想教育。但责任和理想教育不能是说教式的灌输教育,而应该是关注学生个性、兴趣的生涯教育,引导学生认识社会、认识自我,确定人生发展目标。要重视对学生的生活教育、生存教育、生命教育,由此培养发展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独立性和责任心。

与此同时,还应该给人才平等的竞争与发展机会。调查显示,很多大学毕业生的人生观,受就业中的“关系就业”、“学历歧视”影响。有部分学生认为自己家庭条件不好,再怎么努力也没用;自己的学历低,改变社会对自己的认识太难,与其做无谓的抗争还是做不了“人上人”,还不如就此认命。要让每一个青年都有朝气与活力,就需要给每个学生人人出彩的机会,以此调整教育资源配置与改革人才评价体系,形成新的教育观和人才观。

本文原载:环球时报

1 阅读:26

熊丙甲看教资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