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惟庸在内结党营私,在外勾连外夷,意图谋反。来人呀,将胡惟庸满门抄斩,诛九族。”朱元璋咬牙切齿地说道。
胡惟庸脸色苍白地匍匐在地,大呼道:“陛下,臣冤枉呀,臣没有做出任何对不起您,对不起大明的事情。”
然而,任凭胡惟庸在那里哭天喊地,朱元璋都不为所动。
就这样,胡惟庸成了中华历史上最后一位宰相。从此以后,皇权再无掣肘,皇帝真正做到了随心所欲。
很多人觉得,胡惟庸是被冤枉的。那么,他到底冤不冤呢?
费尽心思,坐上丞相宝座与很多人想象的不一样,其实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胡惟庸并不受朱元璋的待见。
他是公元1355年投奔的朱元璋,在接下来的12年里,他先后出任宁国县主簿、宁国县知县、吉安府通判、湖广按察佥事。
12年来,兜兜转转,一直升不上去。就连上朝的资格都没有。
后来,胡惟庸给同乡李善长送去二百两黄金。在李善长的帮助下,胡惟庸才得以进入中枢,先是出任太常寺少卿,后来升职太常寺卿,负责各种仪式礼仪、宗庙祭祀。
别看这太常寺卿好像没啥权势,但是人家可是正三品的朝廷大员。一旦什么位置有空缺,胡惟庸都有资格去替补。
在当时,明朝的决策中枢是中书省,而中书省中最重要的位置有5个,从上往下分别是左、右丞相,中书省左、右丞,以及参知政事。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明朝的丞相与此前朝代的宰相,虽然叫法不一样,但是职责、权力大小却差不多的。因此,明朝的丞相其实就是以前的宰相,只是叫法不一样罢了。
而在中书省中,又以左丞相为尊。当时的左丞相正是李善长,所以,胡惟庸后来能进入中书省也就没什么好奇怪的了。
公元1370年,年事已高的李善长安排胡惟庸进入中书省,担任参知政事。一年后,李善长便因为年事已高,请求告老还乡了。
表面上看,胡惟庸不仅在中书省地位最低,而且失去了李善长这个靠山。事实并非如此,前面提到过,胡惟庸和李善长是同乡。在古代,同乡之谊是很亲密的。事实上,李善长是希望胡惟庸能继承自己的衣钵。毕竟朝堂上有自己的人,他才能安心养老。
李善长在离开之际,已经交代自己的盟友、党羽,以后一切事情听从胡惟庸的吩咐。也就是说,胡惟庸看上去是中书省里最弱的,但实际上他的实力确是最强的。
就在李善长离开朝堂之前,还特意举荐胡惟庸,让他坐上了中书左丞的位置。此时,胡惟庸上面只有左右丞相了。
当时的左丞相是汪广洋,右丞相是杨宪,再往下,便是胡惟庸了。
有意思的是,朱元璋曾经让刘伯温点评过这三人。胡惟庸觉得他们三人都不适合做宰相。汪广洋人是个老好人,但是没啥才干。杨宪虽然有才,但是心胸狭隘。至于胡惟庸,虽然才干超越了杨宪,但是野心也很大,迟早会车裂而亡。
不得不说,刘伯温看人还是很准的。面对野心勃勃,却才华过人的胡惟庸,老好人汪广洋根本不是对手。
每次奏对,汪广洋的表现都让朱元璋不满意。反观胡惟庸,无论朱元璋问什么问题,他都能条理清晰的解释清楚,并且给出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案。当然,这也与他此前在地方上处理了12年具体事务有关。
此外,胡惟庸经常绕过汪广洋上奏。结果朱元璋问起事情,汪广洋是一问三不知。
时间久了,朱元璋对于汪广洋的不满与日俱增。于是找了个借口,将他赶出朝堂。
至于杨宪,此人任用私人,且暗害大臣。胡惟庸收集了很多他的把柄,交给朱元璋。朱元璋一怒之下,直接将杨宪满门抄斩。
至此,胡惟庸如愿坐上了左丞相的位置,成了名副其实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大权独揽,让胡惟庸的野心膨胀了胡惟庸当上左丞相后,一开始还谨小慎微,老实办事。在逐渐取得了朱元璋的信任后,胡惟庸的野心开始慢慢暴露出来。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胡惟庸的重点就放在两件事上。一件叫做党同伐异,另一件叫做欺下瞒上。
根据《明史》记载,胡惟庸“生杀黜陟,或不奏径行。内外诸司上封事,必先取阅,害己者,辄匿不以闻。”
也就是说,胡惟庸仗着自己是左丞相,可以先一步阅览奏章,于是私下隐瞒了一些奏章。这些奏章大多是弹劾胡惟庸及其党羽的。
不仅这些奏章朱元璋看不到,而且弹劾之人也要倒霉。一些在朝堂上不太显眼的人,直接被胡惟庸贬官甚至流放。对于一些朝廷重臣,胡惟庸往往派人弹劾,朱元璋询问他意见的时候,他则趁机恶语中伤,导致这些人被朱元璋治罪。
比如翰林学士吴伯宗,就是因为得罪了胡惟庸才被治罪贬官的。类似情况的大臣足足有三十多人。
还有名臣刘伯温,他没少在朱元璋面前弹劾胡惟庸。后来刘伯温生病,胡惟庸代替朱元璋给刘伯温送药。结果吃完药刘伯温就去世了,要说这事和胡惟庸无关,可能吗?
一时间朝堂上人心惶惶,那些与胡惟庸不对付的大臣,大多被赶出了朝堂。大量朝臣选择了依附胡惟庸,至于剩下的人则选择了沉默。
一时间,胡惟庸大权独揽,只要他想做的事情没有做不成的。他俨然成为了“副皇帝”。
与此同时,胡惟庸的野心也开始膨胀起来。他已经不满足只当个“副皇帝”,而是想将朱元璋取而代之。
对于朱元璋,胡惟庸有着天然的恐惧。或者说,满朝文武,没有人不害怕朱元璋的。因此,想要对付朱元璋,胡惟庸必须慎之又慎。
胡惟庸开始笼络朝中的一些武将。尤其是一些犯了错,或者得罪了朱元璋的武将,纷纷投效胡惟庸门下。其中最有名的当数吉安侯陆仲亨、延安侯唐胜宗和平凉侯费聚。
陆仲亨和唐胜宗因为擅自动用驿车、驿卒为自己处理私事。此事被朱元璋知晓,大为震怒,将二人削爵降职处置。
后来二人凭借战功回复爵位,但是又多次惹恼朱元璋被治罪。
至于费聚,此人喜好饮酒。常常因为贪杯误事,受到朱元璋的责罚。
这些人原本围在胡惟庸身边只是为求自保,但是随着朱元璋开始对着功臣们露出“獠牙”。他们担心哪天就轮到自己,于是开始怂恿胡惟庸篡位,这也使得原本犹豫不决的胡惟庸,最终迈出了那一步。
一方面,他安排陆仲亨、唐胜宗、费聚等人离开京师,让他们在外面招兵买马,以备“不时之需”。另一方面,他还积极结交城中统兵的将领。确保这些人即使到时候不站在自己这边,至少也能保持中立,不要与自己为敌。
此外,他还积极联络外夷。他派出指挥使林贤联络倭寇,派出元朝旧臣封绩去联系草原上的蒙古人。胡惟庸许以好处,与他们约定:一旦自己起兵,对方也起兵响应,来牵制明朝在各地的军队。
一场意外,让胡惟庸的阴谋败露按理说,胡惟庸准备如此充分,胜算应该很高的。然而天佑大明,胡惟庸还在做准备的时候,发生了一件意外,直接打乱了胡惟庸的计划。
胡惟庸这人,虽然在外面飞扬跋扈,但是在朱元璋面前一向谨小慎微,从不出一点错。以至于他为谋逆准备许久,朱元璋竟然毫无察觉。
然而在公元1379年,胡惟庸的儿子在京师飙马车,因为车速太快,马车太颠簸,结果从车上掉了下来,坠车而亡。胡惟庸迁怒于车夫,要将其治罪。
这事不知怎么的传到了朱元璋的耳朵里。朱元璋是个爱民如子的皇帝,他得知此事后,特意将胡惟庸叫到了宫里,狠狠地训斥了一番。胡惟庸想要花些银两了事,奈何朱元璋不准。
伴君如伴虎,胡惟庸深知朱元璋喜怒无常。鉴于当时已经有不少功臣被朱元璋借机治罪,甚至有人被满门抄斩,胡惟庸担心步了这些人的后尘,于是打算提前起兵。
在联系各地党羽后,胡惟庸觉得大局已定,于是言行不像之前那么谨慎了。当时占城国遣使朝贡,胆大包天的胡惟庸竟然没有将此事告知朱元璋,将占城国的贡品收入囊中。
好巧不巧的,此事被朱元璋身边的心腹太监看到了。朱元璋闻讯,叫来胡惟庸,要他给个解释。胡惟庸能有什么解释?只得将锅甩给礼部,毕竟接待使节是礼部的事情。
礼部尚书也不笨,自然不愿意替胡惟庸背锅,于是他又将锅摔了回来。见他们踢皮球,互相推诿。朱元璋更加生气,于是让锦衣卫查清楚这事情。
在锦衣卫面前,任何秘密都是藏不住的。很快,锦衣卫的诏狱里面就关了不少大臣。其中有个叫涂节的大臣,平日里仗着有胡惟庸撑腰,做了很多错事,随便拿出一个都是要掉脑袋的。
为求自保,他将胡惟庸企图谋逆的事情给说了出来。锦衣卫这边一听,乐了。这可是天大的功劳呀,相比之下,占城国朝贡的事情根本算不了什么。于是,锦衣卫的重心放在了谋逆案上。
随着越来越多的大臣受到牵连,整个事情的脉络也越来越清晰。当锦衣卫的奏章摆在朱元璋面前的时候,整件事情所有相关人员已经全部都在锦衣卫的掌握中。就等朱元璋一声令下,就可以将胡惟庸及其党羽一网打尽。
对于这些人,朱元璋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杀”。一时间京师血流成河,法场每天都是爆满。最终受到牵连的人多达3万。这便是明初四大案之首的“胡惟庸案”。
即使没有谋逆之事,朱元璋也不会放过胡惟庸的要说胡惟庸冤不冤,那是一点也不冤。他所做的一桩桩一件件事情,全都有据可查。最关键的是,即使他没有谋逆,朱元璋也不会放过他的。或者说,朱元璋是不会放过坐在左、右丞相位置上的人。
宰相的存在,很重要的一个作用就是限制皇权,以免皇帝刚愎自用,酿成大错。
但是朱元璋这位皇帝,控制欲是很强的。他是不愿意和人分享权力的,他要的就是绝对的皇权。
其实看看朱元璋任用的左、右丞相,你就会发现,朱元璋重用他们就是为了有借口废掉宰相一职。
汪广洋、杨宪、胡惟庸,这都是胡惟庸点评过不适合做丞相的人。足以看出,朱元璋让他们做丞相,其实是早有预谋的。
胡惟庸自以为大权在握,殊不知,自己只不过是朱元璋棋盘上的一枚棋子罢了。他的死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只是可惜了那些受到他牵连之人,其中不乏无辜之人。而朱元璋为了达成目的,并不在意这些人的死活,也足以看出其冷血的一面。
参考资料:
《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