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朋友发来的一本书,深感欣慰。这是第五次有人赠书给我了。大概在这些朋友看来,我应该算是个愿意读书的人。实际上我平时读的书也不多,如果给朋友造成了误会,还是要表示歉意的。
虽然也不常读书,但是朋友赠的书我还是要看的。多年前翟博士赠了一本《曾国藩家书》给我,足足读了有五六遍,对我之后的写作和工作还是有极大帮助的。开卷有益,以前只是嘴上说说,读了《曾国藩家书》之后,慢慢开始有点走心了。
之后一位极为崇敬的长辈也赠过我一本书,是他记录他的母亲的书。读来读去,能够感受到“母亲”的言传身教对他成长的影响。一个人的性格和处事,一半来自于自己的学识和见解,另一半来自于家庭教育。那次阅读,让我慢慢开始注意对孩子的教育和影响。
路朝东也赠过我一本关于戒烟的书,书里的道理和方法都是极有用的。只要是照做了,戒烟根本就不是问题,我深以为然。事实上,知道和做到,完全就是两回事。清清楚楚的道理,明明白白的方法,在稀里糊涂的搁置面前,一无是处。这也让我再次明白了“知行合一”的重要性。
前几天,那位长辈又赠了我两本他的作品,一本已经读了三分之一,另外一本还没有开始读。《非他莫属》,字里行间都是学问,有处事的学问,有做人的学问,也有思考的学问。虽然只是读了三分之一,虽然还是没有记住除了齐主任之外的其他人姓名,已经能够深切感受到那种夹缝中求生存的睿智,而且没有丝毫悲观,总是能立足于当下,把能做的事情做到最好。这种气魄,是我们最应该学习的。可惜没有正式刊印发行,自然也没几个人有机会亲睹那书的风采。
第五次就是今天,朋友发来一本《弟子规四十讲》的电子版,还提醒我可以用微信阅读去浏览。虽然鼓捣半天也没弄好,也赶忙抽空读了第一讲。粗略,读得很粗略。我对《弟子规》的韵律还是挺感兴趣的,也曾把其中的一部分作为高博的启蒙读物。至于内容,过于陈旧,很多视角多少有些偏颇。在我看来,此类书籍要么不读,读了就要用批判的眼光去读。如果没有批判的能力,只是一味地读下去,其实是会让自己愈发纠结。尤其是当下这种大的环境之下,读了之后全盘照做,会很误事。不是干不成事,就是足够憋屈。完全没那个必要。
读蔡礼旭先生的《弟子规四十讲》就不用如此纠结。蔡先生有自己的见解,却并不迂腐。这是我从第一章“抉择好人生真正重要的事情”中得出的结论。这一章他主要讲的是“抉择”、“身教”和“判断”。也许对于能读懂他的书的人来说,这是极大的正确。或者说,他的观点,大概适用于某一个相对固定的群体,而不适用于普遍群体。对于走平常路的平常人来说,抉择固然重要,但是优先重要的是努力。如果不努力,甚至连抉择的机会都不会有。就像他选取的“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的例句,即便没有调查,也可以武断地得出一个结论,有一大批人在“入错行”和“没行可入”中做抉择。而不是在为入哪一行做选择。对和错,不用选择。对和对,也不用选择。怕就怕在错和另一个错中做抉择。现实上很多时候都是如此。这个选择不好,那个选择还不如这一个。
可喜的是,他提出了很多疑问,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譬如:重不重要?譬如:还有哪些地方需要去抉择?譬如:有没有用?他也在感慨,为什么那么多大学生,却又很难找到合适的真正的人才。而且他也在这一章的末尾给出了答案:《了凡四训》、《朱子治家格言》、《颜氏家训》,还有诸葛亮的家训,都要右这样的态度,把人生的智慧传承下去。好像给了答案,你又很难用这个答案去解答你人生的一道道难题。
曾几何时我也以为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集大成者。如果不曾读过《非他莫属》,我大概还在为范老先生唏嘘不已。恰恰读了《非他莫属》,虽然只读了三分之一,已然被齐主任“出世视角、入世躬行”的魅力所感染。哪里有什么正确答案!人生不过是“面对”二字而已。在历史的洪流中,在社会的发展下,来来往往,走走站站,不过如此。无论扑面而来的是什么,我们最该做的是“面对”。很多时候,即便知道做了也是飞蛾扑火,因为该做,也从不忌惮,哪怕是为此得不偿失。很多时候,哪怕松一松手就能过去,因为不能,也毫不客气,即便要冒天下之大不韪。其身正,身体力行。其心正,心神合一。其行正,行正坐端。大概也是因为如此,才有了“齐”主任的由来。
我们其实能感受到,蔡先生讲的“抉择”和“判断”带点虚无,多数时候都是虚无的,完全拿捏不住,只有过后才能以结果来论英雄。唯有“身教”二字,无论好坏,都是一个不错的主意。在单位,你亲力亲为,以己为先,必定能产生些好的影响。在家里,你善待爱人,孝敬长辈,也一定能对后代产生好的影响。至于对错二字,从来都是社会的产物,只有走向社会之后亲身去体验,才能真正明白其中的滋味。人不同,路不同,思想不同,优劣不同,对错也不尽相同。
蔡先生能讲四十讲,必定是学识渊博,必定能融会贯通。我大概也是因为只读了一章,急于以偏概全地去论断,其实也是不对的。之后我会用一段时间去认真拜读,以期自己能有所成长。
感谢来自商丘的同学的赠书之情。书中美味,读者已收悉。谢意在胸,再回再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