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城中村改造来了,会推动房价上涨吗?

房地产那些事儿 2024-12-03 14:52:52

近期,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财政部联合发布了正式文件,标志着城中村改造计划迎来了历史性的扩展,其覆盖范围已从原先的35个特大城市,广泛延伸至全国各级城市。这一举措预示着新一轮城中村改造项目即将在全国范围内轰轰烈烈地展开。

回顾过往,我国曾实施的大规模棚户区改造项目,对三四线城市房价的显著推升作用至今仍历历在目。因此,面对当前城中村改造的全面升级,社会各界普遍关注其是否会再次引发类似的房价上涨趋势,成为房地产市场的新一轮催化剂。

自去年以来,城中村改造已被我国政府确立为一项关键的房地产刺激政策,但其初期主要聚焦于特大城市。具体而言,去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在超大及特大城市中积极且稳步地推进城中村改造工作,并率先将35个超大及特大城市纳入首批试点范围。

然而,近日住建部与财政部联合发布的文件进一步指出,城中村改造的覆盖范围已扩大至常住人口超过300万的大城市,这意味着改造计划正迅速向更广泛的地域拓展,近300个地级市被纳入其中,城中村改造的浪潮正席卷全国。

所谓城中村,是指在城市快速发展与扩张过程中,被城市包围的原有农村地区,这些地区因居住条件相对落后,与周边繁华的城市景象形成鲜明对比,无论是从改善居民居住条件,还是从提升城市整体形象的角度来看,都迫切需要进行改造。

城中村改造虽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近期其突然迎来大规模升级,并被提升至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这主要归因于当前房地产市场面临的低迷形势。为了寻找新的增长点以刺激房地产需求,城中村改造逐渐从单纯的民生问题转变为备受瞩目的经济议题。

从理论上讲,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城中村改造不仅能够拉动大量投资,还能为房地产市场注入新的需求动力,有望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而本轮城中村改造的亮点不仅在于其覆盖范围的显著扩大,从35个大城市扩展至全国,更在于政策层面提出的“货币化安置”新举措。根据住建部等相关部门的通知要求,各地需结合当地房地产市场形势,综合考虑商品房的存量与增量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货币化安置方案。

这一政策的出台,无疑为城中村改造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也为全国范围内的房地产市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浪潮中,房屋拆迁与安置工作始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长期以来,房屋拆迁主要采取了两种形式:实物安置与货币化安置。实物安置,即政府通过提供新建房屋作为补偿,实现被拆迁者的居住需求;而货币化安置,则是政府直接向被拆迁者发放现金补偿,由其自主在市场上选购心仪的住房。

货币化安置以其高效便捷的特点,赢得了广泛的关注与认可。被拆迁者无需长时间等待安置房的建设与交付,一旦获得现金补偿,便能立即进入市场,根据个人喜好与需求选择合适的住房。从政府层面而言,这一模式不仅加速了拆迁进程,还有效促进了房地产市场的流通,有助于消化楼市库存,减轻房地产市场的压力。因此,在表面上看,货币化安置似乎是一个双赢乃至多赢的优选方案。

回顾历史,2015年至2017年间,我国大规模推进棚户区改造,正是借助货币化安置的强劲动力,实现了改造工作的快速推进。然而,任何政策都有其两面性。货币化安置在带来高效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首当其冲的是,政府需要为此投入巨额资金,这无疑加重了地方政府的财政负担。更为关键的是,货币化安置释放出的巨量购买力,对楼市产生了深远影响。大量获得拆迁补偿款的民众涌入市场购房,迅速推高了三四线城市的房价,特别是在2016年,这一现象尤为显著,引发了广泛的社会争议,棚改货币化政策也随之降温。

2018年10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要调整完善棚改货币化安置政策。对于商品房库存不足、房价上涨压力大的市县,要尽快取消货币化安置的优惠政策。这一决策标志着棚改货币化政策进入了新的调整阶段,并逐渐淡出历史舞台。

如今,城中村改造再次提出推动货币化安置的议题,这无疑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讨论。城中村改造与当年的棚户区改造在表面上存在诸多相似之处,但深入分析后不难发现,两者在背景、目标、实施方式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棚户区改造的高潮,特别是货币化安置模式的盛行,主要集中在2015年至2017年这三年间。而在此之前,即2014年,我国房地产市场已悄然发生了诸多变化,为后续的城中村改造提供了更为复杂多元的背景与条件。

面对城中村改造的新挑战,政府需从实际出发,稳妥推进货币化安置策略。既要充分利用货币化安置的高效便捷优势,又要警惕其可能带来的市场波动与财政压力。通过科学规划、精准施策,确保城中村改造工作能够顺利推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棚户区改造的货币化安置政策经历了显著的变迁。初期,该比例尚不足10%,然而至2017年,这一数值已攀升至近60%的高位。这一快速的增长,得益于棚改货币化资金在数年间的大规模集中释放,直接促使三四线城市的房价迅速攀升。

相较于棚户区改造的迅猛推进,我国城中村改造的步伐则显得更为稳健与审慎。其根源在于,早期的棚户区改造主要依赖于大规模的拆迁与重建,这一模式在近年来已引发了广泛的反思与讨论。2021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了《关于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防止大拆大建问题的通知》,明确提出了以保留、利用、提升为主导的原则,对大规模拆除行为实施了严格的控制。同年,中央亦发布了关于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意见,倡导采用“拆除新建、整治提升、拆整结合”等多种改造方式,以更加灵活、多元的手段推进城中村改造。

由于城中村改造不再沿袭大拆大建的传统模式,其改造周期预计将相对较长。因此,即便城中村改造同样会采用货币化安置的方式释放部分资金,但这些资金将不再像棚改时期那样在短期内集中涌现,从而对楼市的刺激作用也将相对有限。

更为关键的是,棚改高峰期(2015-2017年)恰逢国内楼市投资热潮最为汹涌的时期。彼时,大量获得棚改拆迁款的普通民众将资金涌入楼市,不仅购置了自住房,还纷纷投资购买了一套或多套房产。然而,随着近年来房价的大幅下跌,楼市投资的神话已然破灭,愿意将房产作为投资工具的人群已大幅减少。

因此,即便新一轮城中村改造能够为部分民众带来丰厚的拆迁补偿款,但这些资金流入楼市的比例也将极为有限,难以在楼市掀起波澜。这一变化不仅反映了我国楼市投资环境的深刻变迁,也预示着城中村改造将更加注重民生改善与城市更新的平衡发展。

0 阅读:323
评论列表
  • 2024-12-09 11:01

    天津滨海新区什么时候能像上海浦东动作那么快

  • 2024-12-04 21:43

    拆迁给足钱,只拆不建,增加绿化面积及公园建设,即能去库存,又能改变环境!前题是:国家多印钱,能在市场流通![得瑟][呲牙笑]

  • 2024-12-03 20:17

    城中村改造 会增加市场里的房子数量 现在有刚需 但是刚需没有钱 收入又因为降薪 或者失业 买不起

  • 2024-12-03 20:08

    认识误区。拆迁主要是解决市场资金流短缺,经济出现紧缩的问题。经济好了房子也能也起来

房地产那些事儿

简介:欢迎大家关注我,给我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