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强调“非空非有”,这不是在“和稀泥”,而恰恰是智慧的体现

青云塾点墨人 2024-09-23 02:52:17

上接《禅宗人物志:保唐无住(四)非一非三》

上回说到,杜鸿渐请教无住禅师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无相禅师时常说起的“无忆、无念、莫妄”究竟为一事亦或三事?

无住禅师回答:“非一非三。无忆、无念、莫妄乃戒、定、慧三学,看似各自独立,其实皆因“念起”所致。如果能做到“无念”,戒、定、慧三学皆具。“三即为一”,此为非三。”

“然而,“无念”也是为了示人而人为生成的概念,并未有个“无念”的东西实有,如果执于“无念”就是佛法,仍然是妄念。此为非一。”

自心之外的诸般事物,并非凭借人的认知所能勾勒、阐释。这般不行,那般亦不行,究竟怎样呢?实则就在事物当下的呈现之中。“道可道,非常道”此句极为妥帖地表达了这一见解。

存在即合理,只要存在必然有“理”,但是这个“理”又不是人的有限认知所能表达完整的。不管人类的知识多么丰富、科技多么发达,都不可能直达事物本质。

由于人总是凭借自心来投射外在世界的,无论多么趋近于事实,终究不过是“镜像”罢了。

恰似镜子中的成像与本体看似毫无二致,却有着本质上的迥异。盖因人的认知方式所能够获取的唯有“镜像”,定然并非本体。倘若执着于这个“虚像”,则会被困于其中而烦扰无尽。

然而另一方面,既然仅能获取“镜像”,所谓的真实于众人而言亦是遥不可及。既然无法触及,它与虚幻又有何差异?倘若舍弃唯一能够把握的当下,而去追寻所谓的真相,这无疑亦是不明智之举啊!

那么人们究竟应当怎样去做呢?既不执着于这般,亦不执着于那般,究竟该如何应对取决于当下的心境与一切现实。倘若执着于眼下的真实,便以“空”来破除;倘若执着于当下的虚幻,便以“有”来确立。

佛学强调“非空非有”,不是“不置可否”,不是在“和稀泥”,而恰恰是智慧。

不信你看,禅师们宣法讲道,并非为了言说而言说,并非一定要阐述些什么,而皆源自当下之所需。恰似这般:你若不问,我又为何要答?若无问题之存焉,答案亦为虚幻泡影。

脱离当下之境,“禅”就成了口头禅,没有了生命力。

于佛教经典之中,佛陀之说法皆源于弟子、信众的“问”。倘若抛开问题,答案亦不复存在!故而,佛陀言自身住世四十九年“未曾说一字”。盖因佛法之所以为佛法,皆依当下之所需、当下所存之问题而存在。

离开当下之境、当下之问题,执于那还是佛法,把佛法当作“永恒的真理”同样是妄念了。

智慧正因无明之存在而得以存在。同理,菩提亦是由于烦恼之存在方而存在,故而“烦恼即菩提”。

人类文明何以能够持续发展?皆因“不文明”的存在所故,亦因人具向上之天性!当自觉未臻卓越之际,必然奋发图强;当自以为什么都懂,任何人都不如你时,必落于人后。

由于平淡,故而才会涌现奇迹;由于兴旺,也定然预示着凋零……当觉得自己“开悟”了,显然还在“迷”中。

故而,慧能大师也好,无住禅师也罢,皆着重强调“无念”。并非“无念”是高深莫测的学问、精妙绝伦的修行之法,而仅仅是一种不即不离、随缘当下的自在之态。

对于无住禅师的回答,杜鸿渐有所体会,但还是有一些不明之处,于是他又问道:“莫妄的妄字,是上亡下女(妄),还是上亡下心(忘)?”

“妄”是形声字,在古时候对女性常常持有偏见,所以这个组合表达了“虚妄”、“不真实”的意思。而“忘”是形声字也是会意字,离开心、逃离心,表示忘记、不识等意思。

显然,不离当下、不执于某一认知、不要存在偏见才是对“平常心”的贴切表达。

为此,无住禅师回答道:“莫妄的妄字是上亡下女。”

无住禅师尚且援引了一段经文以作进一步阐释:“若起精进心,是妄非精进。若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

想必众人皆屡屡听闻此般言说:虽说事情未曾办妥,但我已然极为努力,已然竭尽全力了。“努力”、“尽力”实乃妄心,倘若不然,您且讲讲究竟有何准则来判别是否努力、尽力?

其实,不用去在意尽力与否,甚至都感觉不到自己在干什么、为何而作,只专注于事情本身,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潜能。

听了无住禅师的解释,杜鸿渐疑情顿消,心中释然。随即又问道:“大师现在仍以无忆、无念、莫妄这三句话来启迪后学否?”

无住禅师道:“初心学人,还令息念,澄停识浪,水清影现。悟无念体,寂灭现前,无念亦不立也。”

无住禅师的回答有两层意思:“澄停识浪,水清影现”,水静方能分别出波浪,水清才能呈现出倒影。从这个层面来说,“清静无为”是初学之人都需要加持的“有为”。

但另一方面,“清静无为”不也是一种有为吗?所以,也应舍去。但这是在践行“清静无为”过程中的同根共生。不“有为”怎么知道什么是“无为”?不修行,又怎么知道“本自具足”、“原来是佛”?

如果执于“无为”,看不起“有为”,也就是眼中只求“真相”,而忽视当下之存在的“镜像”,说“空”而不知道“空”是因为当下的“有”而存在,还是落入妄念之中了。

此刻,庭院里的那棵大树之上,有一只乌鸦“呱、呱”地叫了两声。杜鸿渐随即问道:“大师可听见乌鸦的鸣叫了?” 无住禅师回应道:“听见了。”

转瞬之际,树上的乌鸦振翅飞走,其叫声亦渐行渐远,最终消逝得无影无踪。杜鸿渐复又问道:“此刻大师可还听得见乌鸦的叫声?”无住禅师依旧回答:“听得见。”

杜鸿渐说道:“乌鸦都飞走了,如何还能听见它的叫声?”

无住禅师道:“佛世难值,正法难闻,各各谛听,闻无有闻,非关闻性。本来不生,何曾有灭?有声之时,是声尘自生。无声之时,是声尘自灭。而此闻性,不随声生,不随声灭。悟此闻性,则免声尘之所转。当知闻无生灭,闻无去来。”

这段话用直白的语言来表达,大概可以这样说:

有声音传来,便能听闻;没有声音传来,则全然无闻。有声无声之根源源自于外部,并非由人内在“能听”之本性所决定。人“能听”之本性不生不灭,始终存于此处时刻待命,只待外缘降临而随性萌动。

不仅仅是“能听”,包括“能看”、“能尝”、“能想”、“能嗅”、“能触”,“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所具备的本性即人之佛性,人人皆有、本自具足。

佛性的特质关键在于一个“能”字,此即为自性。仅仅是“能”,启动这一功能,至于“所得”为何,却是由于能力、方式方法的各不相同所致。

听力上佳者,听得明晰真切;听力欠佳者,听得含混模糊;全然丧失听力的聋者,则什么也无法听见。然而,无论听得明晰真切,听得含混模糊,亦或是一无所闻,皆不会对他们本自完备的“能听”之本性产生影响。

就好比是一位盲人,亦不会妨碍他“观”察世界的那一颗本心,“观”并不一定非要用“眼”的。人对于外在世界的探索欲求并非由探索的能力和方式所确立,恰恰是由“佛性”所决定。

人天生便要与外在世界产生互动,认知世界、适应世界、改造世界,此乃人的本性所在。

在探索世界能力薄弱的远古时期,与科技高度发达的当今时代相比,虽然探索效率低下,或许效果也不好,但二者对外在世界进行探索的本质实无二致啊!

此乃为何言佛性乃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之缘由,盖因这是人人皆具的内在本性,与外在之能力高低及条件好坏毫无关联。

诚如每个人皆心向美好生活、渴盼成功,然而鉴于能力的殊异以及客观条件的差别,关于美好生活与成功的定义可谓天差地别。

孩提时代,朋友所分享的一颗糖果,便能令人欣喜若狂;老师的一句褒扬之语,足以让人愉悦整整一日;一次出色的考试成绩,能够使人欢悦长达大半年……

成年之后,收获第一笔薪酬,迎来首次晋升,邂逅心仪之人……

无论事情之巨细,收获之多寡,幸福与快乐的本质定然毫无二致。

就这一层面来审视“佛性”,兴许更能够体悟“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内在意蕴了吧!

然而,无论怎样去体悟、阐释,“佛性”决然不会是具有某一标准、特定形式的事物,不然便会存有高下、对错、优劣之分了。一切的有所分别,皆为自心分辨的结果。

同理,究竟何为佛法?是佛陀所宣说之语吗?是高僧大德所注解之论吗?即便再德高望重的师父,对于诸般事宜的解读也不过是自身的见解罢了。

为此,当杜鸿渐将自己注解的两篇文章拿出请无住禅师点评之时,便不难理解无住禅师为何会这般评说了:

“夫造章疏,皆用识心,思量分别,有为有作,起心动念,然可造成。据论文云:“当知一切法,从本以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唯有一心,故名真如。”今相公著言说相,著名字相,著心缘相,既著种种相,云何是佛法?”

何为佛法?法本无常。每个人皆存有属于自己的“佛法”。我的非为你的,你的亦非我的。

禅宗人物志:保唐无住(五)法无定法

未完待续......

5 阅读:187
评论列表
  • 2024-09-24 08:48

    无住无念,心就清净了,大智慧也显前了

  • 2024-09-23 10:19

    佛教徒的智慧就是坑蒙拐骗偷,目的是成为佛祖那样杀人不眨眼

  • 2024-09-24 08:25

    没有无明,哪来佛法

  • 2024-10-25 12:50

    观照万物规律 一切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解脱大自在

  • 2024-09-28 17:54

    是(几乎…)空

青云塾点墨人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