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并无境界,如有境界,就有高下之分、对错之别,那不是本来面目

青云塾点墨人 2024-08-01 22:22:40

上接《禅宗人物志:耽源应真(二)佛不受供养》

上回说到慧忠国师以“佛受不受供养”的问题来指引应真侍者,在慧忠国师的殷切教导下,应真最后也没有辜负慧忠国师的一片苦心,终于悟得本心,亲见本性。

虽然应真得到了慧忠国师的肯定,但他还有一个心愿未了,他还希望得到另外一位当世大师的印证,那就是“踏杀天下人”的马祖道一。

其实应真最初是马祖道一的弟子,但在马祖那里没有得到开悟的机缘。后来他才来到京城,机缘巧合之下得以成为慧忠国师的侍者,并最终成为了慧忠国师的入室弟子,得到慧忠国师的真传。

由于慧忠国师与马祖道一的师父南岳怀让是师兄弟,都是六祖慧能的入室弟子。应真成为慧忠法嗣后,他就由马祖道一的弟子变成了师弟。但不管是什么身份,他都希望得到马祖道一的认可。毕竟马祖道一是当世最为顶尖的禅师之一。

于是,应真在得到慧忠国师肯定后,就离开了京城四处行脚,他首先就来到了江西拜偈马祖道一。

于大师前旋行一匝作圆相,然后于中心礼拜。大师曰:“你欲作佛也?”对曰:“某甲不解捏目。”大师曰:“吾不如汝。”

应真来到江西见到马祖道一后,就在马祖道一面前走了一个圆圈,然后在圆圈中心向马祖道一礼拜。

马大师就问他:“你这是要作佛吗?”

应真回答:“我不懂的那些捏目生花的虚把式。”(捏目:捏目生花,挤捏眼睛而产生幻视,似乎有星星点点的花出现。比喻制造幻象,自欺欺人、无中生有。)

听应真这么说,马祖道一感叹道:“看来我的悟境不如你啊!”(这是对应真的肯定,但并不是说就真的不如应真,自在人谁都一样,无有分别)

这个公案中就有典型的禅机三段式,关于禅机的应答模式,在上一篇文章中有详细介绍,这里就不赘述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往前翻翻。

马祖为“主”,应真为“宾”,第一段马祖出题,第二段应真作答,第三段马祖点评。或许还有第四段,但那又是新的禅机了。

马祖的题目中有一个陷阱,就是“如何是佛”。“佛”仅仅是一个名而已,如果要说什么是佛,则成了有别的知见了,有佛就有众生,那么一切“二元对立”的有别世界就形成了。

当然那不是真相!既然“佛”都是假立名目,不管应真回答“作佛”还是“不作佛”,都被马祖勘破了。因为前提就不成立,如何作答都不是。

禅宗一直在证悟的那个东西本来就是不是个东西,不可言说是什么,因为一说“是什么”,就成了有限的个人认知。一说即不中!

虽然不能言语道断,说那“是什么”,却可以说“不是什么”,而禅师们正是从反面来间接的指引学人证悟那个东西。

应真的回答,意思就是:我不屑于做那些无中生有、虚幻不实的行为,道无可修,法无可悟。连修都是多余的,哪里还有个什么悟,哪里还有个什么佛可以作?心中有佛的概念,就已经不是了。

马祖道一对应真的回答是肯定的,但他最后的点评“我不如你”里面又暗藏机锋。并不是说自己真的就不如应真,如果是那样,马祖的脚跟也未点地。

他之所以这样说大概有两层意思:一是对应真的证言进行印证,二是暗中藏有新的机锋在。

因为应真的那句证言从“理”上来说是无可挑剔的,但可以从别处学来,是不是自己的悟证,很难说清楚。因为那个东西本就不是言语可说得清楚的,只有亲身体验过后才能体会。

另外,应真说自己“不搞捏目生花的虚把式”,那你在马祖道一面前走一圈是何意呢?或许是故意引马祖发问,或许就是虚把式也是有可能的。当然,是何意,没有任何人知道,除了应真自己。

因此,马祖无法去质疑应真的行为,只能去肯定他的证言。但证言又可以是“假”的,所以禅师要时时保持觉知,处处不放过。师父们勘验弟子时常常都是机锋连绵,一环套一环。

禅机也是可以“套娃”的,前面禅机三段的最后一句,往往又是新的禅机的第一句。或许马祖道一正等着应真对自己说的“我不如你”进行回应。

没有什么悟的境界,如有境界,就有高下之分,对错之别,那不是本来面目,不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而是有别的认知。说到境界,“千圣亦不识”,何来“我不如你”之说呢?

显然,马祖道一这句“我不如你”在肯定应真证言的同时,又开始了新一轮勘验。你看,禅师都是好心的,要时时指引弟子,殷殷切切;但同时他们又是“狠心”的,处处都在设机关,时时不放过。

不管应真如何回应“我不如你”这句话,都不能“盖棺定论”他的状态,因为那个东西“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外人岂可染指。禅机,就只有这样无限的“套娃”下去了。

没办法啊!连悟境都是多余的,当前处于什么状态谁能言语道断?就只能时时处处保持这种觉知的状态了。或许,这才是禅师勘验弟子的真正目的;或许,这才是修行的意义所在!没有什么可以得、可以悟,唯有当下可知。

对于马祖道一的这种做法,后世禅师有不少评说,这里仅摘录一段,供大家品味,不作评判:

“耽源作个圆相,佛固不欲作,怎奈早已捏目。马祖道吾不如汝,大似信其言而不观其行。虽然,马驹踏杀天下人,莫道不食其子。” 

拜别马祖道一之后,应真来到后山漫步,路上正好碰见了百丈怀海。百丈怀海是马祖道一的大弟子,他以后对禅宗的贡献完全可以比肩他的师父。

特别是他改革佛教的旧教规,制定了适合当时社会环境的《百丈清规》,很大程度上推进了禅宗的发展,他对禅宗的贡献无疑是巨大的。

百丈怀海提倡“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并且身体力行。这不,他正在山道上奋力拉车前行,往寺院送这一车生活物资。

百丈海和尚在泐潭山牵车次,师曰:“车在这里,牛在甚么处?”丈斫额,师乃拭目。

应真就问百丈怀海:“车在这里,牛在什么地方呢?”

百丈怀海停下车来,用手斫额。(斫额:手放置额前,遥望远处)

应真则用手拭目予以回应。(拭目:擦亮眼睛。拭目以待,表示殷切的期待,非常关注)

这个公案也是典型的“三段式”禅机。应真出题,百丈作答,最后应真点评。

应真的题目就来源于当下:“百丈拉车”这一现实,所有禅机都是随缘当下而生的,绝不是脱离当下的逻辑思维、学问探讨。

“车在这里,牛在哪里去了?”这个问题一语双关。

一说实:古时候的车大多都是牛车,现在车在这里,拉车的牛却不见了,百丈只得自己来拉车。

二说虚:百丈人在这里,你的本性(佛性)在哪里?亲见佛性了吗?

百丈怀海作答:手掌展开,放置在额前,眺望远方,也有两重含义。

一说实,你说牛吗?我看看哈,在什么地方呢?我找找看,或许就在山下某处吧!(西游记中孙悟空探路,时常就是这个动作“斫额”)

二说虚,你说佛性、那个本来面目吗?不就在这里吗,就在我的这个“斫额”之中。佛性就在一切“身口意”中显现。

虽然你看不见牛,但看见车在前行,牛是自然在的,就在不远处。即使真正的牛不在,还有我这个“替身牛”在啊。同样,佛性不可见,但你看见我“斫额”,这不就是佛性的当下展现吗?

还有一层意思,牛是驾驭牛车的“主人”,佛性是驾驭人的“主人”。既然见到车在前行,当然知道它的“主人”在。同理,“斫额”之中当然知道人的“主人”在家啰!

应真点评:印可百丈怀海,是已经亲见佛性的自在人,以后一定能有所作为,我非常看好你哦,那就拭目以待吧!

禅宗人物志:耽源应真(三)拭目以待

未完待续......



5 阅读:83
评论列表
  • 2024-08-17 10:15

    执着都是假象,也是一种执啊!佛非真非假,即真即假,实不可说!而且佛的境界唯佛能知!以为禅意就是都是假的,那真空妙有呢?!所以禅其实不可说不可辩,因为一说已经是自性体用!至于佛,证悟成佛才知实相,不然都是嘴皮子功夫了得,遇事不得力也没用!所以禅究竟是什么?!不可说,不可说!

  • 2024-08-13 00:10

    境界是方便说,属于俗谛。[笑着哭]

青云塾点墨人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