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者道之动”中“反”的前提是什么?佛学中有答案:当下即是

青云塾点墨人 2024-06-05 04:42:04

上接《禅宗人物志:法融(二)相由心生》

上回说到法融带着道信来到一庐草庵处,这正是法融在深山中的住所。草庵周围,时有飞禽走兽出没,但都各行其道,相安无事。

两人就在草庵前的石凳坐下,法融向道信叩首行礼,说道:“今日与大师相见,才知道自己的浅薄,恳请大师指点真要。”

道信本就是为了接引法融而来的,现见法融也是真心求教,就不再隐瞒什么,直接对法融说出了修行“真要”:

“夫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德,总在心源。一切戒门、定门、慧门,神通变化,悉自具足,不离汝心。”

“一切烦恼业障,本来空寂。一切因果,皆如梦幻。无三界可出,无菩提可求。人与非人,性相平等。大道虚旷,绝思绝虑。如是之法,汝今已得,更无阙少,与佛何殊?”

“更无别法,汝但任心自在,莫作观行,亦莫澄心,莫起贪嗔,莫怀愁虑,荡荡无碍,任意纵横,不作诸善,不作诸恶,行住坐卧,触目遇缘,总是佛之妙用。快乐无忧,故名为佛。”

1、真要

道信的这段话比较长,虽然从字面上并不难懂,但却包含了整个佛学的基本义理在里面。为了便于理解,上面把这段话分为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在说:人是如何与自身以外的世界发生联系、产生互动的,是如何认识世界的。

第二部分在说:人对外在世界的认知结果是什么,人的认知有着怎样的特性。

第三部分在说:基于前面认知的结果,人应该如何来应对外在世界,怎么去适应、改造它。

其实这三部分就是在谈: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这是一切哲学都要研究的问题,所以说佛学本质上也是“哲学”。不同之处在于,哲学仅仅是研究,佛学除了研究还要“实证”。

道信的这段话已经把佛学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讲得很清楚了。

一、本体论:

“总在心源”、“不离汝心”就是佛学的本体论:人的认知行为总是被“心”所驱动、驾驭。人体与心共同构成了“人”的完整体,其中“心”是主人,人体是被“心”所支配的工具。本体即自心。

《华严经 》中有言:“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

“心”仿佛是一位自由自在的画家,画遍天地万物,世间一切无一不是由他兴造。这也叫做:“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对于每个人而言:心是体、人是用。一个完整的“人”就是这“体用合一”的存在。离开彼此任何之一,都不是“活生生”的人了。当然也不可能再具有这“认识”的能力了。

二、认识论:

“本来空寂”、“皆如梦幻”就是佛学的认识论:

因为有如上的本体论,所以人是通过自“心”在认识世界的。从认识的那一刻起,自然而然就把人和人以外的世界划分为两个部分,即:我和非我。如果不这么划分,又怎么去认识呢?

在人与外界的互动中,人总是以“我”的身份出现的,“我”是观察者,“非我”是被观察者。人所认知的这个世界,皆是从观察者角度观察所得到的结果。

在认识的过程中,总得先明确观察者和被观察的对象。正因为如此,身份不同、对象不同,则观察的结果就必然不同。

这注定了,人的认知行为所得到的认知结果总是相对的,不是世界的“本来面目”。

“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桥上看你”

在“你”的认知行为中,“你”是观察者。但在“看风景的人”的视角中,“你”也仅仅是被观察的风景而已。

因此,在人认知行为中所得到的一切认知、道理、规律都是人在观察“我”之外时得到的“私人”的东西,并不是外界的本来面目。

以“我”为认知主体的认识方式注定了得不到真相。三界、菩提、烦恼、凡人、菩萨......等等都是人作为观察者身份得到的相对认知,对于客观存在而言也可以说是“假的”。

这就是佛学的认识论:一切有别的“相”都不是真相,都是人的有限认知。所以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三、方法论:

既然无论怎么认识都只能得到“相”,那要如何应对外界呢?

“任心自在”、“莫作观行”就是佛学的方法论。

人的一切认知都是“相对”的,都不是真相。真相在哪里?在“非我”之中。但是,人要认知世界,“我”必然就参与进来了,就不再是“非我”。所以,真相注定不可得。也可以说,唯有当下的“相对”才真实。

真实,但不一定是真相。人生要的是真相还是真实?这个问题值得仔细琢磨,或许会有很大收获。

“存在即合理”,这句话翻译成佛学中的话就是:当下即是!

既然人与外界互动的这种认知方式注定了只有“当下”,不得“真相”,那还去纠结是不是“真相”就没有意义,把握当下的真实不好吗?

触目遇缘、任意纵横,一切显现都是当下最应该出现的结果,已经是真得不能再真的了,当下所在就是心安之处,一切都是心的妙用。对于当下感受,不要去判定、不要去干涉,当下即是。

既然不评判、不干涉,当然就不会有取舍,那还有什么可以束缚自己的?或许,这就叫做“佛”吧!“佛”不是神通广大“非人”,其实就是安于当下的心态与智慧表现。

这里需要暂停一下,因为稍不注意就会走向另一个极端。

“哦!安于当下”,原来佛学就是教大家怎么“躺平”的、怎么“无欲无求”的、怎么“放下自我”的......这就是需要警惕的另一个极端。也是修行者最难以发觉的“执着”。

“躺平”也是“躺”,“无欲无求”也是“求”,“放下自我”还有“我”在,这些并不是道信所说的“任心自在”、“莫作观行”,这些都在造作、“观行”!

真正的自在是不知道自己是“躺平”的,心中根本就没有“躺平与不躺平”的分别。一定要注意:当下即是,不是说“认可当下”或“当下就是好的”,而是说“唯有当下真实”。

正如前面所比喻人是一位画家的话,“心”就是“画”这个动作,仅仅是一个动作而已,它决定了“能画”。而“人体”是执行“画”的具体方法、相应能力,它决定了“所画”的结果。

因此,“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就是说的这两个部分:“能画”与“所画”,前者为体,后者为用。

本体无有差别,但“用”则不同啊!

虽然大家都是“画家”,都“能画”。但你学的是水墨画,他学的是油画,你是专业水平,他是业余水平。“所画”的结果当然不一样了,这是无可奈何的。

所以,不要认为“能画”无有差别,现实就无有差别,这就是走入另一个极端了。“能画”虽然无有差别,但“所画”却皆有不同。这就是真实。

比如:月薪1万元。你觉得很不错了,并为此而高兴。他觉得还不够自己一个月的零花,并为此而烦恼。

每个人都能感受,这就是心的无差别作用。你的高兴,他的烦恼都是有差别的真实,这就是当下即是,没有谁该或谁不该,谁对或谁不对。为什么感受不同,因为每个人的“识”不同。

如果企图去说服他,你不应该烦恼,1万元的月薪已经很不错了,放下执念吧!以为这就是佛学所说的“放下”,其实这恰恰走入另一个极端,执于“空”的表现。

“识”不是别人劝一下就改变的,“识”必须在实践中才能变化。所以,光说“放下”谈何容易?他是放不下的,即使放下了也是不会快乐的!

正因为他“烦恼”,才有可能寻找其他途径增加收入,实践过程中必然会有所改变,这个“烦恼”将给他带来“智慧”,所以说“烦恼即菩提”。

“智慧”只能在与“烦恼”的博弈中显现的,两者本来就是相互成就的。

如果只是在这里抱怨收入太低,或者自我安慰“一万元的月薪也不错了,别人才5000千呢”,何处得进步、哪里得智慧呢?

修行不是借假修真,更不是弃幻即真。本来就真,只不过自己以为是“假”而已。

以上就是佛学的方法论。

2、答疑

法融从来没有听过这样的“真要”,有所体悟,但还有疑问在。于是他问道信:

“心既具足,何者是佛?何者是心?”

正如你所说,既然人的本体就是“心”,人皆有之,那什么又是佛呢?佛与心是同一个,还是有所区别?

道信回答:“非心不问佛,问佛非不心。”

离开了心,就谈不上佛与不佛。谈佛,当然不能离开心。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心是佛的本体,佛是心的妙用,二者本就一体。

安于心的当下妙用就是“佛”,离于当下展现就是“凡夫”。佛与凡夫都是是否安于心所呈现出来的不同状态而已。

比如还是借用上面的例子:你觉得月薪1万元够了,他觉得月薪1万元低了,这些都是各自的真实,安于这种真实体验就是有“智慧”的。

并不是说“觉得1万元够了”就是安于当下,是“佛”。觉得“1万元低了”就是打妄想,就不是“佛”。这才是有别的二元对立。

不要把“安”理解为不再作为,而是接受这个真实。至于接受之后,必然该有各自的行为。

觉得已经“够了”的,当然不会去寻求改变,那么很可能以后的工资就拿不到1万元了。觉得当下“不够”的,当然会去想办法增加收入,不管结果如何,总会有收获。

老子的话说得非常彻底:反之道之动。一切未来的行为都取决于当下,任何事物都是背离当前状态而发展的。“动”的前提就是:当下即是!

如果把佛学的“安”理解为“随遇而安”、“无欲无求”,怕是对佛学最大的误解吧!

自始至终“心”都在感受、描绘当下一切,有不同的感受这已是真实。“虚假”的是你对当下感受的嫌弃或不嫌弃,认可或不认可等等有别的评判了。

打个比方:

握紧的拳头,摊开的手掌,但无论是谁,不都是几个指头、几块骨肉构成的吗?两者的本体是相同的。

法融问的“心”就是本体,也就是几根手指和几块骨肉。而佛与凡夫就好比握紧的拳头和摊开的手掌,无论是谁,都是本体的不同显现而已,可以说都是“心”这个主体的不同外显。

佛与凡夫都是“用”,心则是体。体用不可独立存在,就是前面说到“工画师”的的例子,“能画”与“所画”是不可分割的,才能“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你看,无论拳头还是手掌,它们谁又离开了那几根指头、几块骨肉而存在呢?再说这几根指头、几块骨肉,无论什么时候,不是握紧的拳头就是摊开的手掌,不都是通过拳头和手掌才得以显现的吗?这就是体用一体,不可分割。

对于道信的回答,法融有所领悟,但他还有一个问题没有明白,于是问道:

“既不许作观行,于境起时,心如何对治?”

既不许作染净、善恶等“二元对立”的判定与分别,那么当外缘到来的时候,该如何用心?

道信回答道:

“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心若不强名,妄情从何起?妄情既不起,真心任遍知。汝但随心自在,无复对治,即名常住法身,无有变异。”

心之感受是真实的,但美丑、善恶等一切“二元对立”,都是对当下感受的有别判定,是虚假的认知。

跟随虚假的认知,就会产生取舍心理,并作种种对治,而这恰好是跟自由之道、解脱之道相违背的。

比如上面提到的例子:他认为月薪1万元低了,这是事实。而不是说“这样的想法”不好,就要像应对烦恼一样,破山贼一样,非要除掉、舍去。这就是有别的判定与种种有为的对治。

认为月薪低了怎么办?既然有了这样的感受,那就保持这样的感受,该怎么办自然会怎么办!“反者道之动”来办!

佛家倡导的“平等观”,“不取不舍”,不是要把当下的感受除去,而是说当下的感受都是无比真实的。只要认清现在,未来才会改变。

“反者道之动”,这就是“道”、就是“佛性”使然。不满于现状,必然有所作为;自得自满于当下,也必然无所作为。至于后面将发生什么,不用挂怀,时时处处保持对当下的觉知,这是一切的开始。

《禅宗人物志:法融(三)修行真要》

未完待续......

1 阅读:21

青云塾点墨人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