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与林彪较量,白崇禧算得上是小诸葛吗?毛泽东曾给出深刻评价

朋晟聊历史 2023-02-11 01:45:16

林彪,1907年生人,比1893年出生的白崇禧,整整小了十四岁。林彪出生的那一年,白崇禧已考入桂林陆军小学堂。

1911年武昌起义的消息传到广西,社会各界热烈响应,陆军小学堂组成120人的广西学生敢死队,北上支援起义。

18岁的白崇禧,是学生敢死队的一员。

敢死队开拔时,白崇禧的母亲叫他的两个哥哥前去阻拦,白崇禧看到哥哥的身影,偷偷从西门溜出去与敢死队汇合,这是他投身时代滚滚洪流的开端。

14年后,林彪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此时白崇禧羽翼渐丰,正和李宗仁、黄绍竑组织“定桂讨贼军”,在西南纵横捭阖,逐一吃掉广西各地的大小军阀,成为广西三巨头之一。

1926年,林彪从黄埔军校毕业,任见习排长,参加北伐。此时的白崇禧已是国民革命军副总参谋长,代行总参谋长职务,正率领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北伐,一路所向披靡,打到了唐山。

对于那时的林彪,白崇禧晚年跟义子粟明德讲过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北伐军攻占南昌后,蒋介石偕白崇禧进入南昌。这一天,蒋介石召见北伐军中连长以上的黄埔学生,蒋介石一向讲究军人仪容,对于召见的黄埔学生,每点到一人,便要从头到脚地审视一番。

当点到林彪时,蒋介石发现他衣冠不整,站着也不显得精神,很不高兴,当即把手一挥,命令林彪出去。

林彪羞愧难当,走到门口气愤地自言自语:“过二十年我们再见!”

林彪当时只顾泄愤,却没有注意到白崇禧站在门口不远处。白崇禧将林彪的话听得清清楚楚,当时他觉得这个年轻人牢骚太盛,却又觉得这个年轻人有些不同寻常,于是没有追究。

不料二十年后,林彪果然让国民党领教了当初的那句话。

白崇禧之所以会讲这样的故事,那是因为自1946年国共内战爆发以来,他一向视林彪为最厉害的对手。

白崇禧号称国民党军中“小诸葛”,与林彪相比,他究竟如何呢?

这就要从林白之间的三次经典较量说起了——

第一次较量:四平之战

1946年4月初,东北民主联军解放四平。四月中旬,国民党新一军、五十二军第一九五师、新编第六军、七十一军第八十八师由南满北调增援,共计十个师的兵力轮番进攻四平。

为抵抗国民党军的进攻,东北民主联军迅速增调部队,在东起火石岭、西至八面城的百里防线上部署六个师。

一时间,敌我双方形成了对峙状态。

5月15日,国民党军向四平发起全面进攻。在东北民主联军的顽强阻击下,西路七十一军进攻受阻,中路新编第一军进展迟缓,但东路新编第六军在飞机、坦克、大炮的支援下,接连攻占了叶赫站、火石岭子、平岗等地,并向四平东北的赫尔苏疾进。

国民党军总预备队第一九五师投入战斗后,于18日攻占哈福屯,新编第一军和新编第六军随之开始猛攻四平咽喉要地塔子山。

东北民主联军坚守塔子山的部队由于伤亡过多,寡不敌众,于当天下午奉命撤出阵地。

新编第六军占领塔子山后,继续迂回四平东北,企图断绝东北民主联军的退路。林彪看到这一危险情况后,于18日深夜,命令东北民主联军撤出四平,历时41天的四平战役就此结束。

白崇禧在四平之战中实质扮演了国民党“军师”的角色,就在国民党军占领四平的前几天,蒋介石派他飞赴前线,督导杜聿明,进行作战部署。

东北民主联军撤出四平,一度让白崇禧很得意,自认为在这一回合的较量中战胜了林彪。

更让他自诩的是,若不是蒋介石随后否定了他的“战场高见”,林彪很可能被彻底击垮,东北战局很可能彻底扭转。

白崇禧的这一论调,到底往自己的脸上贴了多少金?

不妨从当时的态势讲起——

东北民主联军撤出四平时,发生了一件不幸的事,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参谋王继芳叛逃,给国民党军送去了东北民主联军的撤退命令和兵力统计之类的绝密情报。

由于国民党军掌握了东北民主联军的番号和人数,随后的追击变得更加猖狂、嚣张。时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一师政委的梁必业后来回忆说:“(王继芳叛变后),带走了我军撤退的命令。敌人不仅知道了我军的行动部署,还了解到了各部队的兵力和主官的姓名。因此,倚仗精良的美械装备,带上一门炮就可以在公路上向我后撤部队炮击。”

正在是这种情况下,白崇禧向蒋介石提出,拟乘胜直追到佳木斯乃至满洲里,永除后顾之忧。

林彪是如何应对的呢?

5月22日,部队撤出长春,继续向松花江以北撤退,部队行动非常迅速。

6月1日,林彪致电中共中央:“目前无法集中兵力作战,现在的任务是收容部队,求得休整之”,“准备游击放弃哈尔滨”。

6月3日,毛泽东复电:“同意你们作放弃哈尔滨之准备,采取运动战和游击战方针,实行中央去年十二月对东北工作指示,作长期打算,为在中小城市及广大农村建立根据地而斗争。”

但是,国民党军随后并没有进攻哈尔滨,其主要原因是兵力不够。5月25日,在南满的东北民主联军第四纵队发起鞍(山)海(城)战役,连克鞍山、海城并促使国民党军一八四师师长潘朔端率部起义。

这一态势变化,使得国民党在东北战场难以首尾相顾,不得不在松花江以南停止对东北民主联军的追击,并在6月6日达成双方停战十五天的协议。

当时,白崇禧极力反对停战,他的军事战略是,“顶住压力,长驱北进,直下东北,消灭林彪,而后抽兵入关内。”

当时以及随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国民党阵营中有许多人认为,蒋介石不懂军事,同意停战十五天,大大地贻误了战机,当时若放手让白崇禧指挥,执行白崇禧战略,命令新一军、新六军穷追到底,历史可能就改写了。

这种论调,属于典型的孤立地看待战争,忽视了人心向背。

具体到当时的东北战局,白崇禧未免有些想当然了。

第一,正如林彪说过的那样,“国民党就不了解不能战胜我们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敌不能战胜我和我能战胜敌的主要原因就是一个群众问题。”

这个群众在农村就是农民问题,在城市就是工人、学生、商人等市民问题。国民党在农村不得人心,早已是不争的事实。抗战胜利后,它在城市中横征暴敛,肆意抢夺,贪污腐败,也早已使其丧尽人心。

简单一句话,国民党军中即便是“小诸葛”这样的厉害角色,他们始终不懂得什么是人民战争,说到底,他们早已外强中干。

第二,抛开政治,只谈军事,白崇禧所谓的穷追到底,最终也只能是一种军事叫嚣,并不能扭转东北局势。因为无论哈尔滨的西北面,还是东北面,都有足够的纵深,东北民主联军完全可以依托这个纵深,深入农村,发动群众,建立根据地,跟国民党军作长期的斗争。

晚年的白崇禧,跟各种人讲过去,总会提到他所谓的“四平之憾”,细细品来,其实它呈现出来的不是雄才大略,而是末路自叹,自我安慰罢了。

第二次较量:青树坪战斗

1949年初,蒋介石败局已定,宣布“引退”。李宗仁出任代总统,同意中共提出的八项条件举行和谈,并派出了代表团。

与此同时,白崇禧另派代表刘仲容到北平,准备向中共提出举行和谈,划江而治的主张。毛泽东两次接见了刘仲容,明确表示,不能同意白氏划江而治的主张,解放军必须过江。

毛泽东还说,白崇禧喜欢带兵,将来和谈成功,建立中央人民政府和国防军,可以请他继续带兵,指挥30万军队。

刘仲容回去向白崇禧转达了毛泽东的话,白崇禧对解放军誓要过江深表不满,谈判遂告破裂。

4月28日,毛泽东致电林彪、罗荣桓、刘伯承等:“和谈破裂,桂系亦从来没有在具体行动上表示和我们妥协过,现在我们亦无和桂系进行妥协之必要。因此,我们的基本方针是消灭桂系及其他任何反动派。”

这意味着继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后,白崇禧集团成了林彪的主要歼灭对象。

就在毛泽东发出上述电报时,四野先遣兵团,兵锋直指武汉。白崇禧没有决战的勇气,迅速将主力撤退到长江以南。

6月18日,林彪、邓子恢、萧克率四野领导机关到达武汉,随即于7月上旬发起宜沙战役和湘赣战役。

在宜沙战役中,第十三兵团等部攻克沙市、宜昌,并渡过长江,歼灭宋希濂部1.5万人,从而打开了南进湘西的大门。

在湘赣战役中,林彪集中三个兵团十个军约43万人,准备一举歼灭白崇禧的主力第三兵团。白崇禧一向善跑,为了保存实力,他的部队滑得很,与四野稍一接触,立即就溃逃了。随后,四野虽然解放了包括井冈山在内的赣西、湘东22个县,但只消灭了4600人,白崇禧的主力尚在。

针对这一情况,7月16日,毛泽东致电林彪,一针见血地指出:“白匪本钱小,极机灵,非万不得已绝不会和我作战”,对付他应该“采取远距离包围迂回方法”,“使白匪完全处于被动地位;不管它愿意同我们打也好,不愿意同我们打也好,近撤也好,远撤也好。总之,它是处于被动,我则处于完全主动,最后迫使它不得不和我们在广西境内作战。”

接到毛泽东的电报,为了远距离包围迂回,加之当时南方气候潮热,军中滋生疾病,林彪命令部队转入休整,开展兵强马壮运动,准备秋凉再战。

但就在这个时候,发生了突发事件。

8月4日,程潜、陈明仁在湖南长沙通电起义。白崇禧闻讯,于8月5日、6日两天连续派空军战斗机前往长沙、湘潭等地,对起义部队进行追踪轰炸扫射,散发传单,编造谎言,大肆进行策反宣传。

8月7日,起义的国民党军约四万余人,叛变南逃。

考虑到政治、军事双重影响,8月8日,林彪命令第十二兵团第四十、第四十六、第四十九及暂时配属四野指挥的二野第五兵团第十八军进行追击。

换作是对付国民党其他庸将,此次追击应该没有多大问题;但遇到白崇禧,麻烦了。

“小诸葛”的战场嗅觉果然异常灵敏,捕捉战机的能力更是配得上他的名号。

被白崇禧盯上的是四野的第四十九军。第四十九军军长钟伟,湖南平江人,1930年参加红军,《亮剑》中的李云龙,很多战绩都是取自钟伟这里。此人个性张扬,战场上霸气十足,一向以猛打、猛冲、猛追三猛著称。

随四野入关后,钟伟所率部队一路斩关夺隘,势如破竹,劲头很盛。此次追击叛军,林彪很倚重钟伟,8月9日,林彪致电各部并报军委,特别指出:“我四十九军必须要全力南进,一四六师应即向宁乡前进,一四七师应直向宝庆方向前进。在发现叛部时仍先完成迂回,断其退路,然后实行争取,如叛部继续逃走,则追歼之。”

接到命令,四十九军推进很快,尤其是一四六师,一路向宁乡疾进,其前卫第四三六团不等主力到达就开始攻城。在猛烈的炮火掩护下,尖刀连二营五连从城北突破,直插县政府和国民党指挥部。敌人除少数从南门逃跑外,其余4100余人悉数被歼。

攻克宁乡后,一四六师未作片刻停留,立即与一四五师一道沿湘乡至宝庆的公路,展开对叛军的追击。

8月14日,攻克永丰,歼灭守敌一个连。

让人忧心,值得注意的是,就在这个时候,白崇禧盯上了这支冒进的孤军,并且将其最精锐的第七军悄悄调来埋伏在青树坪至界岭一带,企图消灭四野一部以阻挡林彪的追歼。

当时,林彪对此有所察觉,他致电四十九军,要求“切实查明情况,不得盲目前进”。

但由于轻敌,一四六师没能重视林彪的及时提醒。

8月15日,一四六师以四三七团、师直属队、四三六团的顺序,沿着湘宝公路向界岭猛进。在单家井遇敌阻击后,一四六师将敌人驱逐,继续向前推进到青树坪。

在青树坪,师部曾召集两个团的干部开会,研究敌情,决定下一步行动。会上意见不一致,有人认为应查明敌情再前进;有人认为敌人在撤退,应该乘胜追击,继续前推。

遗憾的是,会上没有人看穿单家井出现的那一股敌人,正是白崇禧抛出的诱饵。

一四六师咬钩之后,决定继续向前推进。当天晚上,前卫团一营进至界岭。由于轻敌麻痹,营部竟未对两面山地派出搜索分队。

就这样,被动的局面出现了。

当全营大部通过时,埋伏在两面山地的敌人突然猛烈开火。该营立即组织反击,经过10分钟激战,俘虏敌连长以下50余人,余敌后撤。

之后,该营立即占领界岭及其周围山地,并意识到情况不妙。

果然,当天夜里,敌人大部队开始围攻。该营见敌人想合围包饺子,立即撤出界岭,和跟进的师主力在周围村庄构筑工事,进行抗击。

糟糕的是,在这个要命的节骨眼上,联系上级的电台偏偏坏了。在安化军部的钟伟得不到一四六师的消息,心急如焚,在敌情不明的情况下,不得不冒险派一四七师前去接应。

8月16日,一四七师也进至青树坪地区,随即遭到敌人三个师的钳形包抄。此时,战场情况十分凶险,敌人地上有大炮、坦克,天上有飞机,如果后撤,只能被动挨轰、挨炸,但据守,又可能遭到围歼。

所幸,钟伟的部队有亮剑精神,最终选择了死打硬拼。

此次突围战,一四六师激战48小时,毙伤俘敌553人,但自己损失了877人;一四七师也损失了470余人。

战斗结束后,一四六师师长王奎元、政委栗在山、参谋长赵永夫写了战斗失利的检讨:

“首先是师领导上轻敌,明知界岭有桂军,地形不熟,情况不明,而夜间冒进。遭敌伏击后,还以为敌人要退,而不迅速转移······”

“下层也轻敌,十五日向界岭前进时,前卫营不找向导,又不严密搜索,重机枪不下驮子······”

“部队不善于山地作战,不沉着,过早地把弹药消耗了,待敌人接近时无弹药打,同时携带弹药过少。两团平排展开在公路两侧,一打响全部打上,毫无队形,这是重大错误。”

对于青树坪战斗的失利,钟伟承担了领导责任。许多人讲,55年他之所以只被授了个少将,跟这个败绩有一定关系。

对于当时正在土崩瓦解的国民党军而言,白崇禧的这次胜利,成了他们的一剂强心针。当时的国民党媒体,大肆吹嘘“青树坪大捷”,说是消灭了林彪的一个军,是“自徐蚌会战以来国军取得的最伟大的胜利”,“打破了林彪不可战胜的论调”。

甚至还有报纸造谣说,在战斗中炸断了林彪的一只胳膊。

毛泽东得知青树坪战斗,震怒不已。9月9日,他在致林彪、邓子恢的电报中称白崇禧是“中国境内第一个狡猾阴险的军阀”。

毛泽东如此评价白崇禧,其实是给林彪,给四野部队,敲一下警钟,军中切忌不能有轻敌麻痹的情绪。

而白崇禧呢,受到青树坪胜利的鼓舞,自认为对四野有了一战的底气与资本。

这意味着双方接下来的较量将更加激烈。

第三次较量:衡宝战役

1949年9月10日,四野各部结束休整,中旬按既定部署兵分三路对中南地区国民党军发起强大攻势。

东路军由江西直指南粤,西路军由湘西南进,切断白崇禧退往贵州的道路。

10月2日,中路军又分三路向衡阳、宝庆地区的白崇禧部展开攻击。其中:四十一军向永丰以西至宝庆以北地区,四十五军向永丰以东至蒋市街地区,四十军向蒋市街以东的新桥、白果地区攻击前进。

当日,四十五军一三五师进展异常迅速,其先遣支队一路疾驰,插到永丰、青树坪之间,俘虏敌军200人,缴获汽车5部。

巧合的是,一三五师率先出手的地点,正是五十天前四十九军遭白崇禧伏击的地方。

在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地点得手之后,一三五师没有停留,而是一口气又向前推进了40余公里,10月4日,从水东江突破衡宝公路继续南下。

白崇禧获知一三五师的动向后,又动了狐狸心思:既然这个一三五师孤军深入,一定要当肥肉,那就成全他,再来一个青树坪,抓一把,然后再向广西撤。

将白崇禧列为国民党最厉害的将领第一位,这是有战场依据的。此次想吃掉林彪的一个师,白崇禧充分显示了他非同寻常的狡猾阴险。

他摆出了一个小题大做的迷魂阵。

为了吃掉一三五师,白崇禧火速调集第七军、四十六军、九十七军等部队共计13个师于衡宝一线,他的真实目的是以优势兵力吃掉孤军深入的一三五师,同时释放欲与林彪决战的烟雾弹。林彪一旦迎战,他将赢得向广西撤逃的有利局面。

林彪一向谨慎,但此次与白崇禧交手,他被烟雾弹误导,失算了。

10月5日,林彪致电各部:“目前敌之企图不是撤退,而是与我决战。”

“在此情况下,我军应集结兵力进行充分的准备,然后待命攻击。目前已突过衡宝公路之我军,则应在水东江、宋家塘以南地区集结,在公路以北者暂勿南进。”

何以说林彪在此处失算了,此时如果所有部队仍按照原计划继续前进,白崇禧集团很可能被迅速围歼。

然而,就在白崇禧暗自侥幸之时,战场上却突然发生意外情况。

一三五师因为一路急行军,压根没有架设电台,也就是说,他们没有接到林彪的命令。等到他们又奔出80公里,突破衡宝公路,于5日14时到达灵官殿地区时,他们才通过架设起的电台得知,友邻部队都停留在了衡宝公路以北,他们已经严重孤悬敌后了。

林彪得知这个情况,接下来的战场举动,着实让白崇禧见识了他的随机应变以及可怕的战场魄力。

林彪认为,一三五师没有接到命令,或许能有将错就错的妙用。虽说此时的一三五师属于孤军深入,但与五十天前一四六师的境况完全不同,那时候大部队正在休整,大规模的行动没有展开,一四六师是孤子,很难用活,但现在不同,大部队已经全面展开,一三五师成功插了进去,那就是尖刀,就是围歼白崇禧主力的一个有利楔子。

为了用好这个楔子,林彪越过兵团和军,直接给一三五师师长丁盛、政委韦祖珍发电报:“你们暂时归我们直接指挥,望告电台,特别注意联络我们。”

电报发出后,林彪还特别规定,师、团电台不离人,随叫随到。兵团和军对一三五师电台只能收听,不得指挥。

将这个楔子很好地抓在手里后,林彪命令中路军一线各部队迅速前进,西路军三十八、三十九军向东推进,与中路军对白崇禧部形成夹击之势。

对于林彪用一三五师为楔子,调五个军靠拢作战,实施战术性迂回包围,毛泽东于7日凌晨2时来电表示同意。

10月6日,林彪致电丁盛、韦祖珍:“盼你们以少数部队迟滞水东江方向之敌,主力即向湘桂路前进,必须不顾一切艰苦和危险,坚决迅速破坏湘桂路,求得翻毁数十里和炸毁桥梁,使敌不能下决心南退。只要敌人不退,则能全歼桂军,使战争提前结束。”

用楔子断后路,林彪的这一手,十分精妙。

白崇禧原以为林彪中计了,不料林彪中途突然变阵,虽说这是林彪将错就错之举,但足以让白崇禧体会到什么是兵不厌诈。

此时的白崇禧并不想认输,他依旧想通过动用手中王牌第七军,来吃掉一三五师。

一三五师在顽强阻击时,发现对面之敌是第七军后,立即向总部报告。

林彪随即复电:“你师已被敌四个师包围,你们立即占领有利地形,构筑工事,安下钉子,进行环形防御,振作士气,下定决心,准备抗击绝对优势敌人的围攻,将敌人吸引住,以便我各路主力围歼敌人。”

对一三五师作出指示后,林彪又致电十二兵团和各军首长:“桂敌调动甚速。因此,我各部亦需能及时应付。野司对密息能及时了解,因此,在目前时期,我四零、四一、四五、四六、四九、十八等各军行动,暂时由我们直接指挥。故各部,特别是先头各师,应特别与我们保持电台联络,随时报告敌情与位置,以便根据密息,及时调动,配合行动。”

这是一场高手之间的较量。

察觉到林彪以一三五师为楔子,调大军强力碾压过来后,白崇禧终于慌了。

10月7日,他给第七军参谋长邓达之打电话:“长官部和第三兵团部决定今日晚撤出衡阳,回广西去。第七军为后卫,原地掩护长官部和第三兵团部撤退。第七军到明日9时方可撤走。这个任务很艰巨,撤退时不论有任何牺牲,都不要停留。纵然后卫部队有的撤不下来,也就算了。”

第七军是白崇禧的命根子,此前他是轻易不使用的。但是现在,他竟然用它来断后,而且准备将其像壁虎断尾一样甩掉。这足以说明,在这一回合的较量中,他败了,要撤已经很难了。

林彪获悉白崇禧集团全线撤退,立即命令中路军的四十、四十一、四十五、四十九军进行追击;西路军的三十八、三十九军阻断白崇禧的归路;东路军的四十六、十八军向南挺进;一三五师截击白崇禧的第七军、四十八军,并配合主力聚歼该部。

白崇禧的王牌第七军,为了突围,发了疯地向一三五师阵地左冲又突。一三五师英勇抵抗,苦战两昼夜,终于为主力合围敌人赢得了时间。

10月9日8时,林彪要求一三五师“设法堵住石珠桥、铜锣坪之敌南退道路,配合我其他各军歼灭该敌。”

对于这一场战斗,丁盛后来回忆:“四零三团的两个营,我带的两个团,在石珠桥打一七六师和一七二师。实际上一七二师是跟着我们走,所以当时我们打了那么多的部队。它想迅速撤退很不容易的。我们成了牛皮糖,黏住它了。白崇禧想走走不掉,想打又打不成,攻我们攻不下来。我守着一个地方······你白崇禧不可能打下来。他的部署一下就给搞乱了。东走一下,不行;西走一下,也不行。这里碰一碰,那里碰一碰,到处碰到我们的部队和他打。······这样,我们黏了敌人6天,10日,在黄土铺把它歼灭了。”

衡宝一役,战到11日上午,白崇禧集团4个师,除一三八师师部率一个团逃跑外,其余4.7万人悉数被歼。

四野参谋长萧克在回忆录中曾写道:“衡宝战役共歼敌主力4.7万人,是进军中南的大胜利。虽然曾一度被白崇禧以进为退的临时部署所迷惑,延误了歼敌时间,但由于一三五师没有接到停止命令而深入敌纵深,并奋勇抗击,有效地迟滞了敌人的撤退行动;还由于发现敌人撤退,立即追击,得以将其全面包围,并全部消灭,沉重打击了白崇禧集团,为以后进军两广,全歼中南地区之敌创造了有利条件。”

衡宝战役结束后,林彪率四野前线指挥部达到衡阳。这时,苏联著名作家西蒙诺夫对林彪进行了采访。

采访中,西蒙诺夫问林彪,如何评价白崇禧?

林彪回答:“我认为白崇禧是国民党将领中最有才干的一个,而这句话可以说并非过奖。他不用说有多年的军事经验,他的指挥也比其他国民党军将领高明,可是因为他的军队现在是非常明显而且公开地在与人民为敌,而作为一个政党的国民党已经四分五裂,而且军事上的形势各方面也对他完全不利。因此,白崇禧那一点或多或少的军事才干,实质上在这里也就已经起不了什么作用。”

后来,白崇禧在军事上完全失败后,去了台湾。

周恩来给了他一个盖棺定论式的评价:白崇禧一向很自负,号称“小诸葛”。其实他在政治上没有远见,他竟然听信蒋介石骗他的话,要他去台湾当“国防部长”,从此他一去就不能再出来了。

4 阅读:2481
评论列表
  • 2023-03-10 19:30

    林彪绝对不是白的对手。

  • 2023-03-14 12:57

    天天比,月月比,林叛叛也能跟抗日英雄白去比!!!

  • 2023-03-09 11:08

    林彪对阵白崇禧,三局一胜!

    只能这样了 回复: 陆麟
    你知道林帅输那几次死了多少人吗?
    陆麟 回复:
    积小败换大胜,一胜赚了敌人四点七万人,够本了
  • 2023-03-14 12:09

    101给白提鞋都不配

  • 2023-03-10 19:09

    这不像是说历史,个人情绪太浓

    用户17xxx77 回复:
    什么说?是编
  • 2023-03-14 09:45

    几百万大军挥师南下,你说呢

    用户11xxx77 回复: 敌波威
    但是很多人却认为桂系有强悍的战斗力是因为靠美式武器!
    敌波威 回复:
    林的装备不差的
  • 2023-03-14 16:20

    白崇禧李宗仁广西狼兵手下败将!

  • 2023-03-24 01:02

    背叛者

朋晟聊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