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了刘邦,你就明白了做一个优秀管理者的底层逻辑究竟是什么?

黄忠谈历史 2023-05-04 14:57:02

今天看到一个评价刘邦的微头条,让我忍不住又说上几句,没想到很多人参与到讨论中来,这让我有点意外,我写了很多关于刘邦的文章,但总是有点意犹未尽的感觉,索性今天换一个角度,谈谈刘邦作为一个优秀管理者,底层的逻辑究竟是什么?

很多人提到刘邦,就会加上一句评价“市侩之人”,还会把那句“世无英雄、竖子成名”搬出来作为依据,殊不知说这句话恰恰说明刘邦是个很了不起的人,因为他不是英雄,却完成了英雄都做不了的事。项羽灭秦后,分封了十八路诸侯,自己自封为西楚霸王,实际上除了公开称帝外,项羽所做的事,和一个帝王相比,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而刘邦最初不过是十八路诸侯之一,还是那个被安排去巴蜀之地受苦的不招人待见的人。这倒不是刘邦的人缘混的太差的缘故,而是项羽这个人有贵族情结,他分封十八路诸侯,不是看能力和功绩,很大程度上是看出身。

韩信、陈平本来都是项羽手下,后来纷纷离开项羽投靠到刘邦麾下,那是因为他们在项羽手下没有了发展的可能。韩信多次向项羽献策,但都被项羽拒绝了,并不是因为韩信说的有什么问题,只不过是因为他出身寒微,就算有点见识,也入不了项羽这个楚国将门之后的法眼,因此,如果继续跟着项羽混,韩信一辈子估计就是个执戟郎,恐怕看不到楚汉之争的结局,就已经成为了炮灰!有人可能会说,韩信是最后决定楚汉之争的关键和胜负手,怎么会如此不济呢?事实上,韩信是个求将相之路的人,本质上还是要别人信用,而不是由自己来掌控大局,既然项羽不给机会,他就要去找个能给自己机会的人。

刘邦对于这些从项羽手下投靠的人,基本上来者不拒,还可以量才适用,这就是项羽做不到的。有人说项羽能接纳章邯,那可是他不共戴天的仇人,这件事又怎么说呢?在我看来,章邯是秦的少府,好歹也是个要员,并且在军事上,确实有过人的能力,出身不错能力突出,这样的人项羽才能接纳,而对于那些有能力,却出身庶族、甚至布衣的人,项羽则要么不用,要么用了也不给相应的赏赐,这倒不是说项羽有多小气,而是他的出身和性格特征所决定的。很多事情,对于他来讲,就是禁忌,是不能触碰,也不能提及的。他进入咸阳后,有人建议他称帝,他没有答应而是说自己故土难离,还是喜欢江南。一个书生就讽刺他,说他只是个戴着帽子的猴子罢了,项羽知道以后大怒,直接把这个书生给烹杀了。

对于逆耳之言,刘邦是怎么做的呢?郦食其去见刘邦,因为是一身儒生打扮,因此刘邦很不屑,躺在床上喝着小酒,还和两个歌女有说有笑。郦食其可是个口舌如簧的人,他指着刘邦的鼻子,把刘邦大骂了一顿。对于大骂自己的郦食其,刘邦的第一反应是杀了他,但听了郦食其的话之后,他改变了最初的想法,本来骄横的态度,也被郦食其的一番话给说没了,他立刻起身,以上宾之礼相待。因为他听得出郦食其的弦外之音,看得到郦食其的铮铮铁骨,这可是个人才,是自己手下最缺少的能言善辩之才!

刘邦这个人能够纳谏和接纳,只要能够解决问题,他不会在乎自己的脸面,在乎面子的不过是那些呆头呆脑的书生,那些人才是刘邦最看不上的人!知人善任、从谏如流,这是项羽不具备的,却是刘邦最突出的能力之一。

很多人会说,没有“汉初三杰”的帮助,刘邦早就成了项羽的刀下之鬼了。但在我看来,就算没有“汉初三杰”,刘邦也可以战胜项羽,只不过时间要长一些罢了。“汉初三杰”这个说法,是刘邦提出来的,当时刘邦大宴群臣,问自己为什么最后会成功,项羽为什么会失败?大臣们听了刘邦的话,都面面相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才好,因为这位老大浑身都是心眼,稍有不慎就可能会有性命之忧。尴尬的局面总是要有人来打破的,王陵仗着自己资格老,率先开口说:“陛下会用人,尽管态度骄横,但是可以和天下人共利,因此大家都愿意和你一起混,项羽太吝啬,总是用有色眼镜看人,因此他才失败了!”大臣们都随声附和道:“王陵说的对呀,王陵说的对!”刘邦看着这群随声附和之徒,心里暗喜,看来眼前的这些人,对自己不会构成什么威胁。

刘邦笑着对大臣们说:“你们都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我身边有‘汉初三杰’的帮助,而项羽有一个范增还不能信用,怎么能不输呢?”大家听了又频频点头,齐声说:“陛下说的对!陛下说的对!”在刘邦刻意的强调下,汉初三杰声名鹊起,萧何、韩信、张良的名字深入人心,三人的激扬声名,始作俑者就是刘邦!刘邦的目的达到了,提到楚汉之争,很多人马上就会想到“汉初三杰”,萧何的老成持重,韩信的用兵如神,张良的运筹帷幄,却没有几个人想到刘邦的作用。成就了三个人的不世之功,隐藏了自己获胜的秘密,这才是刘邦的高明之处。

如果没有刘邦,萧何不过是沛县一个贪腐的小吏,韩信不过是个郁郁不得志的执戟郎,张良也不过是个落魄贵公子,人们心目中的游侠罢了。事实上,正是刘邦打造了“汉初三杰”,萧何本来就是个小吏,不想进取只想守成罢了,但天下皆反,萧何也蠢蠢欲动,不过他没有那个胆色,只好依附于刘邦,想左右逢源,砍头也轮不到自己;而韩信郁郁不得志,在项羽手下只做了执戟郎,尽管才华并不逊于项羽,但在出身贵族的项羽手下,是不会给他机会伸展的;至于“谋圣”张良,不过是个落魄无助的贵公子,为了复仇化身为刺客,在博浪沙刺杀秦始皇,但失败了,他成了被天下通缉的人。在遇到刘邦前,张良充其量不过是个任侠,有点钱财仗义疏财,为自己博取了一点声望罢了。

先说说萧何。萧何和刘邦是合作伙伴,两个人在沛县一个负责考核官吏,一个负责推荐合适的人选。作为主吏的萧何,却不是主导者,把考核官吏这个事,做的有声有色的人,正是泗水亭长刘邦。因此萧何实际上就是个工具人,这也是刘邦这个泗水亭长,可以让沛县主吏对自己唯命是从的原因所在。刘邦这个人不是个抓机会的机会主义者,而是个搞运营的人,经营自己的人脉,逐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这和其他短视的人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萧何看到了时势之变,因此想捉住机会有所作为,而刘邦则是看清了时势,想凝聚力量获得更大的突破,两个人的格局是有很大差异的。你看到了蓝天,才会去想如何飞翔,萧何是被动的,而刘邦则是主动的,他可以主动放弃泗水亭长的公差,和那些无路可走的人,一起藏身于芒砀山中落草为寇,这是萧何做不到的,他的改变需要刘邦的引领。当沛县令问萧何时,萧何推荐了刘邦,说刘邦可以成事,沛县令本来答应了,后来才想到自己被萧何卖了,于是让人抓捕萧何、曹参。萧何慌了,连夜从城墙翻了出去,投奔到了刘邦麾下,正式成为了刘邦的手下。

萧何的能力突出,不过是刘邦的刻意抬高罢了,你说他厉害吧,如果没有刘邦的话,这位老兄一辈子也就是个干吏。官吏考核的时候,本来他有晋升的机会,但萧何主动放弃了机会,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萧何的根基在沛县,萧氏家族家大业大,萧何才能在沛县顺风顺水,加上背后刘邦的经营,才能凸显出萧何的不凡,离开了沛县之地,或者说离开了刘邦,萧何则注定了平庸,因此他才不想晋升,因为他对自己是有准确认知的。因此我们之中的很多人,一定要清楚一件事,那就是你的能力需要平台,不是因为你出色,是因为平台给了你展现自己的机会罢了。

在刘邦心目中,萧何算是合伙人,和其他人是有区别的。按照刘邦的说法,其他人都是一个人和自己创业,只有萧何是把整个家族的命运,都和刘邦联系在一起,这就是其他人不能比拟的。刘邦对于萧何的高看一眼,就是为了让那些跟从自己的人知道,跟着自己混错不了的。同样当丁公来投时,刘邦杀了丁公,也是为了告诉天下人自己对于叛徒不会手软,此一时彼一时,如果按照这个标准,当初韩信和陈平估计也被杀了,由此可见刘邦不是个顽固的人,而是个懂得变通的人,杀人赦人都是因为时势,没有其他的原因。

萧何对于刘邦的好,刘邦看得到,也感受得到,刘邦出差的时候,萧何给的路费最多,两个人同时出现时,萧何总是会退到刘邦身后,知道自己的位置,才能够做到进退自如。在别人眼里,萧何是刘邦的上级,在萧何眼里,刘邦是自己的老板!有远见的人,看到的不仅仅是当下,而是更远的未来。萧何是个懂得投资的人,看得清时势,更要看得见英雄!都说萧何是伯乐,没有他就没有韩信,事实上夏侯婴在萧何之前也发现了韩信的能力,并向刘邦推荐,只不过刘邦没有立刻重用而已。

接下来说说韩信。兵仙在跟从刘邦前,不过是项羽手下的执戟郎,他多次向项羽提出自己的建议,但每次都得不到足够的重视,韩信厌倦了,失望了,对于立志于成就将帅之路的人来讲,几乎陷入了绝望之中,因此他选择了离开,到其他人哪里去碰碰运气。到了刘邦手下,韩信并没有被立刻重用,这点我们都可以理解,一个初来乍到的人,领导如果立刻委以重任,大概率是因为你有资源,韩信有什么?他什么都没有,能力也没有得到认可。因此刘邦让他做了一个小官,不过因为同事犯错,韩信也被绑赴刑场,马上就要人头落地的时候,韩信看到了监斩的夏侯婴。

韩信知道这是自己唯一的机会,于是他大声说:“难道汉王不想得天下了吗?如果想得到话,为什么要杀我这样的人才呢?”夏侯婴听了,立刻停止了行刑,让人把韩信带到身边,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后,不仅连连点头,“壮士器宇不凡,一定是了不起的人物,左右,松绑,我带他去见汉王!”韩信心里很高兴,看来自己要时来运转了,不过夏侯婴在见了刘邦后,刘邦并没有立刻接见韩信,而是提升了韩信官职,让他在萧何手下做治粟都尉,想通过萧何进一步考察下韩信。韩信有点失望,但并没有气馁,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萧何的认可。

刘邦不仅考察人的能力,也在考察人的心性,韩信的能力没问题,但心性就不好说了,至少他很急迫,急于建功立业,急于成就自己。这样的人往往急功近利,说到忠诚和他们是很难联系到一起的,对于忠诚这个词,刘邦压根就不相信,人与人之间维系关系的唯一发码是利益,任何合作都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的。果然又过了一段时间后,韩信又跑了,因为刘邦让他等待的时间太长了,他不想继续等待下去了。萧何听说韩信跑了,没有向刘邦汇报就追了上去,好说歹说才把韩信拉了回来,更是“苦口婆心”的劝谏刘邦,才有了后来的登台拜将。

韩信虽然做了汉军主将,但刘邦并不信任他,他安排了自己的老大哥张耳,作为韩信的副手,随时监视韩信的一举一动。当刘邦再次被项羽击败时,他没有立刻去调动韩信的部队来支援,而是和夏侯婴两个人轻装简从,在韩信驻扎的地方待了一夜后,第二天直接进入韩信的中军夺权,当时韩信还在睡梦之中。你说韩信用兵如神?被人直入中军夺权,这也叫治军有方,至少没有做到“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刘邦拍拍韩信的肩膀,“兵不带走了,其他的,你自己想办法吧!”当蒯通劝韩信自立时,韩信不是不想造反,而是心有余悸,他对刘邦心存忌惮,总是感觉自己时时刻刻都在刘邦的监控之下。

很多人说韩信忠诚,只说对了一半,他的忠诚是建立在敬畏之上的。刘邦比他厉害的多,争天下表面上是将军们你来我往的厮杀,实际上是智者之间的博弈,战争和外交都是手段而已,最终都是为了达成政治目的。韩信是出色的军事家不假,却不是个合格的政治家,这也是他没办法自立的根本原因,很多人不懂这个道理,才会为韩信惋惜,实际上韩信还是有很清醒的自我认知的,说自己不忍心背叛,不过是为自己找个像样的借口,用来掩饰自己在政治上的弱势罢了。

最后说说张良。提到谋圣,很多人说他是阳谋之主,我是心存疑惑的,一个刺客是怎么变成了谋圣的呢?黄石公真的有“点石成金”的本事吗?一个除了钱财外,几乎一无所长的贵公子,摇身一变,就成为了“谋圣”?张良自己也说过,在遇到刘邦前,自己所谓的《太公兵法》,就没有认同,他归结于大家都看不懂,但在我看来,张良的军事才能并不突出,他这个谋圣的能力,主要在战略层的谋划上,上了战场后,基本上就没打过什么胜仗。

提到张良,最该被重视的是他的出身,他家几代人都在韩国做丞相,这可是没几个人能够比得了的。你说项羽是楚国将门之后,楚国的贵族,那么张良就是贵族中的贵族。因此韩王成才会拜张良为左徒,那是因为看重张良在贵族圈的影响力,鸿门宴时,刘邦除了猛将外,只带了张良,那是因为张良在楚军中有很多旧相识,可不仅仅只有项伯一个,要知道张良在下邳做任侠的时候,受到过他救助的人,更是不计其数!

刘邦用张良,就是看重他在六国贵族圈子里的影响力,利用他去游说诸侯们,搞外交工作。尽管刘邦是汉王,但在那些贵族眼里,他不过是个泥腿子,哪里看得上眼呢?但对于张良这个公子,他们还是会另眼相看的,无它,就是因为出身,很多时候无法逾越的鸿沟!很多人说六国贵族没落了,随着项羽的失败,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在我看来,他们当中的一部分人,换了个身份继续留存下来,其中就有被我们奉若神明的“谋圣”张良。吕雉后来为了保住刘盈的太子之位,极力拉拢张良,可不是仅仅因为“谋圣”的名号,更是看重他的实力。刘邦让张良去做太子之师,目的也是一样。

汉初三杰,在一般人眼里是三个人,但在刘邦眼里是三个利益群体,这就是把帝王之术玩的出神入化的刘邦,和我们这些人的区别。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0 阅读:4

黄忠谈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