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景帝刘启为何对周亚夫等社稷之臣痛下杀手?看看晁错你就懂了!

黄忠谈历史 2023-05-09 14:47:04

很多历史人物,其成败仅在帝王的一念之间,用你时,就算是朽木也能成为可塑之才,弃你时,就算是栋梁也是无用之辈!相比汉高祖刘邦对待“汉初三杰”时的胸襟,汉景帝刘启就显得要狭隘的多了,名将周亚夫被陷害而死,窦婴被设计谋算,梁王刘武也憋屈致死,很难想象这一切,都是那个延续了“文景之治”之人,汉景帝刘启的作所,但他如果不选择这么做,时间已经不多了,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吗?

这里面提到了三个人,分别是周亚夫、窦婴和刘武,这三个人出身不同,性格各异,相同之处在于他们都着了汉景帝刘启的算计。问题的根源在于皇权,周亚夫蔑视君主,是个飞扬跋扈的将军,留下他汉景帝担心年幼的刘彻无法辖制;窦婴是窦太后的侄子,汉景帝刘启的表弟,这个人不仅有能力,而且是个杠精,背后还有窦太后和窦氏的支持,汉景帝刘启也担心刘彻对付不了;至于梁王刘武,更是不得了,连汉景帝这个哥哥都不放在眼里,经常窥视储君之位,是刘彻最强有力的竞争者,比那个羸弱的刘荣可是要强得多。汉景帝刘启自己身体不好,为了顺利完成权力交接,必须选择合适的社稷之臣。这三个人不仅不是社稷之臣,还是储君的心腹之患,但是想靠社稷之臣对付他们,那是根本办不到的,解决这个问题的人,只有身为天子的汉景帝刘启一人而已。

汉景帝能想到的办法,归结在一起,就是两个字:谋反!跟随着后续的发展,我们会惊讶的发现,周亚夫的死,直接原因是绝世,下狱的理由则是他儿子购置铠甲企图谋反;窦婴之死,和他伪造汉景帝遗诏有关,伪造遗诏是大不敬,也就是谋反罪论处;而梁王刘武更是为了继位,谋杀大臣血洗长安,也是谋反大不敬,后来因为这件事,彻底退出历史舞台,他死后梁国也被分封,彻底丧失了对中央的威胁。你说这一切究竟是巧合,还是汉景帝的刻意为之呢?

提到汉景帝时期的功臣,可能很多人最容易想到的是周亚夫,但如果在往前看,首功之臣并不是周亚夫,而是御史大夫晁错,也就是汉景帝刘启的老师,那个整天和他形影不离的智囊!汉文帝时,晁错就已经和贾谊一样,开始崭露头角了,只不过那个时候削藩的时机并不成熟,因此汉文帝刘恒采取的,是“温水煮青蛙”的办法,不采取过激行动,对于日益做打宗室诸侯们,采取分而治之,逐渐削弱的策略。这样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不容易触怒诸侯而导致激变发生,当然问题也是很突出的,那些实力雄厚、且野心勃勃的人,如吴王刘濞就很能忍,儿子被汉景帝刘启打死,他也不哼不哈,接受了汉文帝赐予自己的拐杖,在吴国闷头发大财,积蓄势力等待时机。

汉景帝继位后,晁错建议削藩,汉景帝是有顾虑的,因为他清楚这么做的好处,所无法预测这样做会带来多大的麻烦。从这一点上来看,汉景帝刘启,要比自己的老师晁错棋高一着,晁错只能说是个出色的改革家,却不是个合格的政治家。就如韩安国对梁王刘武所说:“晁错这个人精于大争,但疏于人情,他看不到这削藩背后的暗涛汹涌,只是一味的猛打猛冲,必然会导致诸侯们的激变,到了那个时候,大王您的机会就来了!”大汉朝堂里能看到这一点的,可不仅仅是韩安国,晁错的父亲,也看到了这一点。他从家乡来到长安,见到儿子晁错的第一句话就是:“您主张削藩,究竟是怎么考虑的?”晁错正色说:“父亲,儿子我这么做,是为了大汉的长治久安呀!”

“大汉是长治久安了,刘氏的天下稳固了,那我们晁家怎么办?你考虑过结果吗?”晁错面对父亲的逼迫,只好说:“事到如今,儿子也顾不了那么多了!”父亲看晁错没有收手的意思,叹了一口气,然后离开了府邸,嘴里念叨着:“大祸临头,大祸临头了!”第二天一早,有人来报,说晁错的父亲昨晚投河自尽,晁错大哭起来,他知道父亲是不忍心白发人送黑发人,才自寻短见的。汉景帝刘启见到晁错的时候,吴王刘濞已经反了,还打出了“清君侧,诛晁错”的旗号来号令天下。

“晁错大夫,你看该怎么办?”汉景帝对这位智囊还是很信任的,但这次晁错给出的建议令他失望且愤怒!“陛下应该御驾亲征,如此一来,叛军必然会被击溃!”汉景帝刘启心里这个生气呀!我这辈子都没离开过宫闱之地,更别说领兵了,你让我御驾亲征,就我这个小身板,你不是要我的小命吗!于是汉景帝问了句意味深长的话,“晁错大夫,朕御驾亲征了,谁在京师主持大局呢?”晁错不假思索的说:“陛下亲征,由我在京师来主持大局!”让我去前线送死,你在京城里睡个安稳,老师你既然如此,就不要怪我手下无情了!

“老师,我带兵不行,因此我已经任命周亚夫为太尉,统领天下兵马,替朕去对抗叛军!”晁错听了连忙说:“陛下这个人用的好,当年文皇帝就说过,周亚夫是将帅之才,到了危机时刻可以信用!”汉景帝刘启笑了,“老师多日辛劳,您先回去休息吧!”晁错退出来的时候,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进入了大殿,袁盎!这个老家伙来干什么?他不是被贬为庶人了吗?我早就搜罗好了证据,马上就要让他人头落地了,是谁让他来的?但晁错已经没有时间多想了,因为汉景帝已经开始疏远他了,这一点他还是感觉得到的。

晁错只看到了袁盎一个,实际上今天来的人了不少,除了袁盎之外,还包括窦婴和周亚夫。他们和汉景帝要讨论的问题只有一个,就是如何应对眼前的危局。袁盎说:“陛下,吴王刘濞造反,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晁错的逼迫所致,他目前打出的口号是‘清君侧、诛晁错’,并不是要反对您,而是要诛杀晁错,就算是他的虚晃一枪,只要我们处置了晁错,他就没有了造反的口实,那他的行为就将被天下人所唾弃,因为他是反叛朝廷,反对自己的祖宗,到时候,没有人会支持他的!”窦婴立刻接着说:“晁错弄权,诸侯们苦不堪言,如今搞的他们人人自危,不杀晁错难以收拢人心!请陛下三思!”“周太尉,这件事你怎么看?”汉景帝看着在一旁没说话的周亚夫,让他也表个态,别想置身事外做个看客。周亚夫见躲不开了,只好说:“陛下,亚夫我只是个军人,打仗我在行,对于政治我是外行,不过既然袁大人和窦大人都这么说,我想应该不会偏差太多吧!”

汉景帝点了点头,语气有些哽咽,“毕竟是朕的老师,我不忍心在朝堂上,当众宣布这件事,你们看着办吧!”说完汉景帝起身准备离开,窦婴和周亚夫、袁盎三个人面面相觑,晁错是御史大夫,三公之一的高官,位置仅次于丞相,属于政府的二把手。窦婴是大将军,周亚夫是太尉,袁盎现在不过是个布衣,你不忍心下手,我们三个凭什么下手!窦婴硬着头皮走上前,拦住汉景帝说:“陛下,臣愿意替您分忧,请下旨!”没有旨意,谁敢动晁错呢?汉景帝才为难的让内侍,拿出了“早就”拟好的旨意,交到了窦婴的手上。

于是第二天,晁错在上朝的半路上被拦住了,当他听了圣旨的内容后,整个人都懵了,“陛下不会有这样的旨意,我要去见陛下申诉!”窦婴笑了,“晁错大人,你不用喊了,你有什么遗言,我会如实转告给陛下的,尽管你我的政见不合,但看在多年同殿称臣的面子上,你这个忙我还是要帮上一帮的!”就这样,晁错穿着朝服被腰斩于市,窦婴以胜利者的姿态,看着晁错的表情,心里很得意。殊不知他自己也上了汉景帝刘启的黑名单,若干年后,当他拿出汉景帝留给他的遗诏,准备和田蚡做最后一博的时候,才发现遗诏在大内竟然没有留下副本。

当汉武帝去见他最后一面时,他感慨的说:“先帝把什么都想到了,是老臣糊涂呀!还认为陛下需要我的帮助,实际上您强大的已经不需要任何人的帮助了!”当汉景帝当年把诏书交到窦婴手上时,窦婴的结局就已经注定了,汉武帝的话,可以对这件事做出最好的注释:“表叔,你手里有这样一份诏书的话,没有任何一位皇帝会容下你呀!不过我会给你们窦氏留下一点血脉,表叔,你放心去吧!”窦婴绝望了,他此刻的心情,估计和晁错差不多,他不知道自己错在了哪里。

帝王的心是冰冷的,政治斗争历来都是你死我活之争,就算是帝王之师的晁错,也免不了被杀的命运,只因为政治需要罢了,只要为了达成政治目的,没有什么是不能舍弃的!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0 阅读:13

黄忠谈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