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与元帝国的癌症

杠杆地产 2019-05-26 17:13:48

摘要:他使国富,自己却倒下了

撰文|黄大拿&编辑|楚琦

引文:阿合马、卢世荣一度风生水起,但早已患上了癌症。而且癌症不仅仅属于他们。这里分明是帝国之癌。

“酒政”,一个特殊的名词。

按字面上去理解,你可以把“酒政”视为关于酒的生产、流通、销售和使用等各项制度政策的总和。

也可以把它看作两个名词的联合:一个是酒,一个是政治。

因为酒既关系到民生,也关系到财政,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特殊,深入历史,你会发现,酒中可能真的有政治……

雄才大略遇上了财政危机

众所周知,身为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孙子,建立元朝的忽必烈是一个雄才大略的人物。

但所谓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再有雄才大略,也不能没钱。

建立元朝伊始,忽必烈面临的最迫切的问题就是财政问题。其执政头二十年所推行的政策使得开支大增。他启动的建设项目,包括上都和大都的营建,每一项都耗资巨大。忽必烈对艺术的支持,他越来越奢华的宴乐和狩猎活动,消耗了大量的宫廷和国库收入。设立驿站、修筑道路、促进农业经济以及公共工程项目的维护等,都大大增加了朝廷的开支。

而忽必烈的军事活动的花费更令元廷财政吃紧。他对他的弟弟阿里不哥和叛将李璮的镇压,对维护他中国之主的地位无疑是极为关键的。他对于高丽国王的军事支援,他派遣自己的儿子那木罕去对付威胁中亚的海都等等,对巩固边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公共建设、建筑计划以及军事远征加在一起,使得元廷财政难以承受,因此,增加额外的收入势在必行。

为了帝国财政,忽必烈亟需一个善于理财的人。很幸运,他找到了。这个人叫阿合马。

阿合马是怎么为帝国理财的呢?简而言之,阿合马的主要财政目标是把所有合格的纳税人登记在册,对某些产品强制实行国家垄断,并且加税。总理帝国财政期间,阿合马为国库赚取了大量金钱,他成了忽必烈的红人。

但是皇帝的这种宠幸并没有维持太久。结果,阿合马被人刺杀,而在其死后,铁必烈更下令开棺戮尸,听任狗去吃他的肉。朝廷百官和士人百姓,聚在一起观看,,纷纷拍手称快……【1】

阿合马因何而死?

由于阿哈马不是汉人,汉文史料对他的态度几乎是一边倒。根据这些史料,他握有生杀予夺大权,故能利用自己的权位谋利。他严格限制贵金属私人交易,自己却囤积居奇。他的一系列政策,其中包括过量发行纸币,大大损害了人们对纸币价值的信心,而对纸币信心的丧失不可避免地导致通货膨胀……

即使这些指控属实,但把板子全部打在阿合马个身上也是不公平的。因为阿合马之所以应运而生,就是为了给帝国找钱。他若要巩固皇帝的信任,想进一步往上爬升,并获得奖励,就不得不想方设法弄更多的钱。

说到底,阿合马只不过是急需大量财政收入的蒙古朝廷的一个代理人而已。杀掉一个阿合马,对帝国来说,这种需求其实并没有改变。

“把酒管起来,还愁没钱?”

阿合马死后,忽必烈的资金需求越发紧迫。在此期间,忽必烈接连对日本和东南亚发动了几次军事远征,结果都以惨败而告终。他需要庞大的经费来支持这些军事活动,同时,他也需要资金支持其他公共建设项目。

但是现在要去寻找善于理财的人却充满了困难,因为有阿合马的前车之鉴,谁还敢拍着胸脯对皇帝保证能为帝国成功聚敛大批财富?

大中华的各式人才总是源源不断。官场之上,倒掉一个,紧接着就会有人踏着前人的肩膀甚至尸体,横空出世。很快,帝国又冒出了一个理财能臣,他的名字叫卢世荣。

卢世荣与阿合马有着不浅的渊源。阿合马专政期间,他靠给阿合马行贿而当官。阿合马死后,大臣们讳言理财,均不能满足元世祖的财政需求,有人推荐卢世荣很有手腕,“上可裕国,下不损民”。【2】

“上可裕国,下不损民”,意思是既能让国库充裕,又不让百姓利益受损。世上真有这样两全其美的妙法?

卢世荣的回答是:这个真的有!说的很漂亮,具体怎么做?

一言以蔽之,强化国家权力对商业的控制。帝国酒政的改革是一个明显的例证。

开门七件事,有些东西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早在《管子》一书中,作者就认识到如果利用强制力量,把某些生活必需品管控起来,实行专营专卖,绝对是一种无征税之名,而有征税之实的取得财政收入的好办法。

就生活的必要性而言,酒比盐要差一点,但酒乃国人的一大嗜好,消耗的量极大,而且这种嗜好的程度可以说是逐年有增无减。

到了元代,酒已然成为人们居家饮食中不可或缺的消费品。元代很多家庭都能掌握简单的酿酒技术,家庭自酿的小生产模式在民间普遍存在,时不时还拿到市场出售,以补贴家用。

酒消费的扩大,对政府来说意味着一个富矿。卢世荣敏锐地看到了这一点。他向忽必烈建言:“京师富豪户酿酒,价高而味薄,以致课不时输,宜一切禁罢,官自酤卖。”如此“向之岁课,一月可办”。【3】

卢世荣的意思是说,按照过去那样让京城的富豪自由酿酒出售,一是价高质次,二是税也不能及时上交,应该一律禁止。如果改由官府专卖,过去一年的税额,一月就可以缴足。把酒管起来,还愁没钱?

卢世荣的这段话涉及到对酒业的两种管理模式。第一种,叫做“散办”,听任民间自酿自售,因为酿酒需要粮食,于是官方征税以消耗的粮食数量为标准征取一定的税金。

第二种,叫做“榷酤”。“榷酤”怎么操作?一份官方文书中说:“官设酒库,出备米面工本,造酒发卖,诸人皆不得私自酿造。”【4】

官府设立酒库,准备米面,雇人造酒,再进行销售,不准民间私自酿酒出售,即官营官卖,这就是“榷酤”。

帝国之癌

“散办”和“榷酤”,哪种好?这就要看站在什么样的立场上了。

“榷酤”当然对帝国财政是有好处的,因为酒是巨大消费品,而把从生产到销售的所有环节都管控起来,税收就没有任何喝冒滴漏的可能。

卢世荣改革酒税征收之初,在给皇帝的奏书中说:“大都酒课日用米千石,以天下之众比京师,当居三分之二,酒课亦当日用米二千石,今各路但总计日用米三百六十石而已,其奸欺盗隐如此,安可不禁!”【5】

“大都”指元朝首都北京一带,“各路”指除京城以外的各行政区域。卢世荣的意思是说,京城酒税是以每日用米千石为定额进行征收,其他地区地域广大,酿酒消耗的粮食无论如何每天都应该有两千石,但现在报上来的数字仅仅有360石,卢世荣认为其中有严重的欺骗盗饮,必须进行根本的改革。

“榷酤”的好处就体现出来了,因为它保证酒业中的所有收益都进入了政府的囊中。

最初推荐卢世荣上位的人说,老卢可以“上裕于国,下不损民”。

第一条“上裕于国”真做到了。酒从此成为元朝重要的财政来源,据学者估计,“常年的酒税收入为469.159万两白银”【6】,更有人认为,“酒课所占的比重大约为中原全部岁课银额的25%左右,这个比例应该是比较保守的估计。”【7】

卢世荣的确是能臣。

但第二条“下不损民”就纯属忽悠了。用后来司马光驳斥王安石的话说,“天地所生财货百物,止有此数,不在民则在官”,官府用竭泽而渔的办法扩充国库,政府钱多了,老百姓手里的钱还不减少,世上哪有这样美妙的事情?

但是这样一个理财能臣,不久却被忽必烈处死!

阿马合之死,据说缘于擅权贪污,卢世荣之死,缘于被人指控勾结同党、以权谋私。其实都不是二人招祸的症结。站在皇家立场,能化解财政危机,即使贪点小钱,真算不得什么。

对阿合马、卢世荣来说,他们的一个最大困惑在于,皇帝交给他们的任务原本是想方设法弄更多的钱,但这个任务他们完成得越好,就意味着死神离自己越来越近。

不仅是阿合马、卢世荣,紧接他们之后,大元帝国另一位很会搞钱的能人桑哥,同样也死于非命!

为什么?

一是要拼命搜刮去充实国库,就必须严重冲击到各种群体的利益,乃至成为众矢之的。

二是皇帝的态度是一个常变量。财政极度危机时,在皇帝那里,搞钱可以压倒一切,一旦危机有所缓解,其他因素的重要性就可能会上升。同时也极少有皇帝愿意始终戴着一顶“与民争利”的帽子进入历史。

阿合马、卢世荣一度风生水起,但早已患上了癌症。而且癌症不仅仅属于他们。

这里分明是帝国之癌。

注释:

【1】中华书局《元史》

【2】中华书局《元史》

【3】中华书局《元史》

【4】《元典章》

【5】中华书局《元史》

【6】陈高华《元史研究新论》

【7】杨印民《帝国尚饮》

本文为黄大拿明史拍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获取授权。授权转载时还请在文初注明出处和作者,谢谢!

0 阅读:44

杠杆地产

简介:读懂地产圈的各种隐秘杠杆(“杠杆游戏”系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