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之前的文章中介绍过几位古代有着医、道双重身份的名家,介绍过了东晋时期的葛洪,这次再介绍一下唐代的孙思邈,他在医药方面可谓是登峰造极,在养生方面也是颇有心得。
快速了解药王孙思邈孙思邈天资聪颖,20岁以前就开始行医,精通道家典籍。经历了西魏(也有说法是生于北周)、北周、隋、唐四个朝代,始终不愿入朝为官。隋朝期间完成了《千金要方》(又称《备急千金要方》、《千金方》)、《千金翼方》。唐太宗在位时召见其进京,当时他已经年逾70,但看上去很年轻,唐太宗将其比作广成子这样的神仙。唐高宗时,孙思邈被接到长安居住,短暂地执掌过一年尚药局,晚年主持编写了《唐新本草》。

孙思邈
孙思邈的主要成就包括:
按方剂主治和临床表现相结合进行病证分类提出脏腑虚实、寒热辨证提出复方治病提出单独设立妇科、儿科认为预防重于治疗,总结了系统的养生心得老年病研究完整论述医德发明手指比量取穴法,提出“阿是穴”、“以痛为腧”最早记录火药配方
千金要方
孙思邈是医学和药学的集大成者,精通医学各科,有多达24项成果开创了国内先河。他还是一名道士,曾在钟南山炼丹,发明了火药炼丹法。
据传孙思邈活了142岁,因为其生年不详,所以存疑。可以大致推断:唐太宗即位时是626年,当时孙思邈70多岁,其卒年682年是确定的;如果唐太宗是刚即位时接见的孙思邈,那么相隔56年;如果其被唐太宗接见时是79岁,那么享年应该是135岁。

旧唐书
另外,西魏持续的时间并不长,535-556年,短短21年。《旧唐书》中记载其7岁识字上千,每天背诵千字文章,西魏名臣独孤信称赞孙思邈为“圣童”。按556年往前推7年,则其生于549年,见唐太宗时77岁,享年133岁,基本对得上。按照传说的142岁,那么其生于540年,最多也就不到10年的误差。不过也有不同说法,认为其享年120多岁。总之是很长寿。

妙应真人
孙思邈被后世尊为“药王”,并将其故乡的五台山(不是山西的,而是陕西铜川的)改名为“药王山”。到了宋代,宋徽宗封其为“妙应真人”,算是位列仙班了。
孙思邈养生十三法孙思邈很推崇疾病的预防,认为“人若善摄生,当可免于病”,摄生就是养生的意思。他从小体弱多病,因此立志从医。其发明了“养生十三法”,又称“聪明法”。
1. 发常梳
将手掌搓热,然后由前额开始梳头,直至脑后,再到颈部。早晚各做10次。
2. 目常运
先闭眼,然后猛然睁开,逆时针转动眼球;再闭眼,猛然睁开,顺时针转动眼球;如此重复三次,每次也可多转动几圈。接着热敷,将手掌搓热后敷于眼部。
3. 齿常叩
口轻合,上下牙齿轻轻叩击,无需太用力,但每次都要听见响声,叩36下。可以调整叩击位置,先臼齿,再门齿,将每颗牙都叩击到。
4. 漱玉津
搅海:用舌贴着上下牙床搅动,顺时针、逆时针各18次,再用舌贴着上下牙面搅动,仍然是顺时针、逆时针各18次,用力要柔和自然。鼓漱:闭口鼓动,就像漱口一样,做36次。咽津:将口里的津液分三口咽下,想象咽到了丹田处。注:这里我借鉴了道教“养生四宝”中“咽津”的做法,增加了鼓漱。
5. 耳常鼓

鸣天鼓
手掌掩耳,用力压,然后猛然放开,要听到声音,做9次。手掌掩耳,将耳朵反折,手指自然放在脑后,食指压住中指,然后用食指弹击后脑(大概风池穴处),做18次。
6. 面常洗
将手掌搓热,用手掌洗脸,先手指沿着鼻侧向上,手指到额头后向外、向下,手指到下巴后再向上,如此反复,做18次。
7. 头常摇
头部下、左、上、右地转动,再反方向转动,如此为一遍,做18遍。头部向左转到极致,回正;再向右转到极致,回正;如此为一遍,做18遍。
8. 腰常摆
双脚分开站立,双手垂于两侧,上身向左扭动,同时右手拍打脐部、左手拍打命门;然后再向又扭动,两手动作相反;如此为一遍,做18遍。
9. 腹常揉
双手叠放于脐部,男性左手在下,女性右手在下,然后顺时针画圈,逐渐扩大半径,做18次;接着逆时针画圈,逐渐缩小半径,最后回到脐部,做18次。
10. 摄谷道
深吸气,收紧肛门,闭气,坚持到不能忍受,呼气。早晚各做20-30次。
11. 膝常扭
双脚并拢,两腿弯曲,双手放于膝盖上,先向左转18次,再向右转18次。
12. 常散步
轻松散步,尽量不要想心事,欣赏沿途风景。
13. 脚常搓
右手摩擦左脚底,整个脚掌都要搓到,做36次;然后左手摩擦右脚,做36次。再用右手食指关节按摩左脚涌泉穴,做36次;然后左手食指关节按摩右脚涌泉穴,做36次。最好先泡热水脚,然后按摩,效果更佳。
新识评专注于养生、修身的研究与实践,只发高质量的原创文章,欢迎关注、评论、点赞、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