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春节假期长达八天,还有不少人提前回家过年,或者延后上班,这样假期时间就更长。度假这么久,突然切换成上班状态,难免会不适应,这属于正常情况。但有些人在过完长假上班后,会出现比较严重的生理和心理反应,这就需要重视了。
了解一下节后综合征经常看到“综合症”的说法,这其实是错误的写法,正确的写法应该是“综合征”,指的是固定组合的一组特征性症状。可以是单独的病,也可以是多种病共有的体征。常见的有更年期综合征、唐氏综合征。

节后综合征
“综合征”搞明白了,再来看跟假期有关的综合征。我们看到多个相关词汇,比如假期综合征、节日综合征,这些写法都不准确,正确的写法应该是“节后综合征”。简单理解就是由于假期生活不规律,导致节后出现明显的不适应症状。
由于节后综合征源于节假日期间过于追求享乐,过于放纵自己,缺乏自我约束,或者是无所事事,因此也被称为富贵症。但和真正的“富贵”的不同之处在于,富贵之人可以持续处于享乐或无所事事的状态,而普通人只能在节假日期间短暂享受、放松一番,节假日一过就要回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状态,产生很大的理想和现实反差。
节后综合征有哪些症状或体征呢?一般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精神上厌倦各种事、精神萎靡不振,二是身体上恶心、肠道反应、厌食等。这种状况一旦出现,往往会持续两到三天。
三招规避节后综合征我们先看一下节后综合征的诱因,大致有两方面:
一是长假期间生活不规律(不按时吃饭、睡眠等)、暴饮暴食、久坐不起等,给身体带来影响,集中在节后爆发。或者出去游玩过度劳累,又没有留出调整的时间。
二是环境突然变化导致身体和精神上不适应,假期整个人放松下来,没有了日常的紧张感。要么处于娱乐的亢奋状态,忘记了疲劳;要么长时间看电视、追剧、上网,大脑处于缺乏主动思考的状态;要么无所事事、闲得慌,精神不充实。
这里给出三个建议:
1、保证睡眠质量。
无论假期做什么,都要保证每天的睡眠质量。首先是入睡时间,零点以前一定要上床睡觉,不要熬夜,更不能深更半夜贪玩、白天补觉。其次是睡觉时长,7-8小时为佳,很多人喜欢赖床,这样并没有多少好处,反而使人倦怠。还有就是深度睡眠时长,很多人梦多,这就不是深度睡眠,深度睡眠时间越长,越有助于身心修复;睡前要逐渐安静下来,泡泡脚有助于睡眠。
2、逐渐开始规律起来。
长假时间比较长,要将长假分分段,后面两三天要作为过渡期,调整一下这几天的活动,让生活或出行变得规律,同时也是收收心,让自己开始适应有规律的生活节奏。
3、每天固定做有意义的事。
以我自己为例,每天早晨雷打不动要练八段锦,偶尔有事情耽误,就会觉得浑身难受,一定要在下午或晚上补练。晚上到点就要睡,因为要确保早起,不能耽误练功。这就是已经将练功融入了生活,两者相辅相成了。
长假期间我也都是晚上11点到11:30之间一定要睡觉,早上7:30左右起床,然后练八段锦。有了每天必做的事,生活自然就会很规律,大的架子撑住了,其他就不会出大的乱子。练功是很有意义的事,让人很有目标,很充实。类似的事还有很多,比如看书、其他锻炼、做饭、写文章等等,要尽量多做一些这类事情。
新识评专注于养生、修身的研究与实践,只发高质量的原创文章,欢迎关注、评论、点赞、转发!关注后查看主页置顶文章,可获得八段锦精讲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