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洪倡导握固守一,看看他的《抱朴子·养生论》说了什么?

钦泽练八段锦 2025-02-07 09:18:50

东晋时期的葛洪有三个身份:道教理论家、炼丹家、医药学家,他是三国方士葛玄(道教灵宝派祖师)的侄孙,世称“小仙翁”,是道教南茅山派的祖师。葛洪的主要成就是完善了道教理论、研究医学和药学、精通炼丹术,其中道教理论包括神仙理论和道教方术,而后者又包括守一、行气、导引、房中术、修身等。

葛洪

葛洪的代表作有《神仙传》、《抱朴子》、《肘后备急方》,《抱朴子》又分为内篇和外篇,内篇的内容就是前面提到的神仙理论和道教方术,外篇讨论人间得失、国家治理等。

“抱朴”是道教术语,源自《道德经》的“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意思是保持本真、少受干扰。葛洪自号“抱朴子”,主要著作也命名为《抱朴子》,足见其对于“抱朴”的推崇。

《抱朴子内篇》

《抱朴子内篇》中有一篇《养生论》,里面提到葛洪关于养生的重要观点,我们新识评将用三篇文章进行解读。

《养生论》第一段

【原文】

抱朴子曰:一人之身,一国之象也。胸腹之设,犹宫室也;支体之位,犹郊境也;骨节之分,犹百官也;腠理之间,犹四衢也。神犹君也,血犹臣也,炁犹民也;故至人能治其身,亦如明主能治其国。夫爱其民,所以安其国;爱其气,所以全其身。民弊国亡,气衰身谢。是以至人上士乃施药于未病之前,不追修于既败之后。故知生难保而易散,气难清而易浊;若能审机权,可以制嗜欲,保金性命。

抱朴子养生论

【释义】

这一段可以分成四部分:

一人一身,一国之象也。

这句是统领,葛洪做了一个类比:一个人的身体,就好比是一个国家。

胸腹之设,犹宫室也;支体之位,犹郊境也;骨节之分,犹百官也;腠理之间,犹四衢也。神犹君也,血犹臣也,炁犹民也;故至人能治其身,亦如明主能治其国。

胸腹就像君王所住的宫殿,四肢就像国家的边境,骨骼、关节就像国家委派的官员,腠理(腠是皮肤与肌肉之间的空隙,理是皮肤、肌肉的纹理)就像四通八达的道路。

神就像君王,血就像臣子,炁(元气)就像百姓。

所以懂得养生的人能够调理好自己的身体,就像英明的君主能够治理好自己的国家。

夫爱其民,所以安其国;爱其气,所以全其身。民弊国亡,气衰身谢。是以至人上士乃施药于未病之前,不追修于既败之后。

爱护百姓,就可以使国家安定。爱护体内之元气,就可以使身体健全。百姓受损则国家灭亡,元气受损则身体衰亡。所以懂得养生的人在没有生病时就施治,而不是在生病后才补救。

故知生难保而易散,气难清而易浊;若能审机权,可以制嗜欲,保金性命。

因此知道生命难以保全而容易消散,元气难以清明而容易浑浊。如果能够明理并权衡利弊,就会节制欲望,从而保全(原文金为全之误)生命。

三点感悟

《养生论》第一段内容虽短,却开宗明义,抛出了葛洪的核心观点。谈谈三点感悟:

1、系统观

系统观是中医的核心观点,其实也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核心观点。葛洪将人体比作国家,国家有皇宫、边境、百官、道路,人体也与此相对应,既缺一不可,又相互关联。这些是硬件设施,还有软件设施,就是葛洪谈到的神、血、炁,这三者的关系尤为精妙,神健旺则气血充足、通畅;血充足则炁充足、清明,神也得以安养;炁充足则血充足、通畅,与神能更好地相辅相成。神养气犹如君养民,而血则辅佐神养民。

2、炁为本

民为国之本,炁也为人体之本。爱护炁,人体才会健康。炁得不到安养,衰败了,人体也就要生病、衰亡了。

3、治未病

国家如果出了严重问题,再想治理好为时已晚。人体也是一样,炁很容易浑浊,要在生病前就注意爱护。方法是什么呢?节制欲望。

对《养生论》的讲解还会再写两篇,敬请期待!

新识评专注于养生、修身的研究与实践,只发高质量的原创文章,欢迎关注、评论、点赞、转发!关注后查看主页置顶文章,可获得八段锦精讲资料。

0 阅读:2
钦泽练八段锦

钦泽练八段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