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世明诗|(三十八)“憔悴赋招魂,儒冠多误身”——辛弃疾

翻蓁熙 2024-04-03 13:13:02

南宋能选择苟且偷安,却无法阻止侵略者得陇望蜀的野心。现实和战争一样,是冰冷残酷的。

对文士来说,笔即手中剑,能鼓舞士气,为匡复社稷提供精神上的支持。而武士,即使已远离疆场,仍勤拭宝剑,拂去遮蔽锋芒的尘灰,渴望那个执戈横槊的身影再次浮现。

辛弃疾,字幼安,出生于山东历城,与李清照合称“济南二安”。出生时家乡已被金朝占领,家族人多难离,被迫从之。祖父辛赞多次携其登高远望,将收复山河的重任烙在他的心中。后又两次命其利用参加科考之名进入金都观察,暗图成事。极大地锻炼了他的心性与胆识。

绍兴三十一年,金朝大举挥兵南下,辛弃疾加入了义军,担任掌书记。又根据形势,劝统领耿京南归。后耿京为叛徒所害,他带五十轻骑闯入敌营将张安国生擒带回。这份忠勇得到宋高宗的认可,授其江阴签判。之后还担任了建康府通判、江西提刑、湖南安抚使等职,仕途稳中有升。

直到淳熙八年,遭到弹劾被罢职。他回到上饶,在带湖边修建新居和开辟良田,将居所命名“稼轩”,同时以“稼轩居士”为号。此后除了去外地赴任,其他时间多在此闲居。

南宋 马和之《唐风册图》(局部)

唱彻《阳关》泪未干,

功名馀事且加餐。

浮天水送无穷树,

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

只应离合是悲欢?

江头未是风波恶,

别有人间行路难!

——《鹧鸪天》

《阳光三叠》已唱毕,脸上的泪痕还没干。功名本是身外之物,为其所困,不如好好吃饭。摇晃的水波与树木一同延伸到远方,重重的雨雾将大半的山峰笼在其中,看不真切。从古至今,令人遗憾的事那么多,难道只会为聚散而感到不舍和欢喜吗?别看这江头风波汹涌,远不如人间之道路艰险难行!

这首词明面上的主题是送别,实际上也借此诉幽情。功业未成身渐老,以及受到投降派的排挤落职引发的愤懑。他的情感是炽烈的,所以用的词也充满了强度,如“无穷”、“千般”。而“且加餐”、“行路难”等句则是化用前人语典,能与之心中不平相呼应。

庆元二年,因发生意外,举家迁至瓢泉。温馨和睦的田园生活和秀丽的景色风光,不仅给予他调适苦闷的心灵空间,也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创作灵感。

百花头上开,冰雪寒中见。

霜月定相知,先识春风面。

主人情意深,不管江妃怨。

折我最繁枝,还许冰壶荐。

——《生查子》

稼轩虽生性豪迈,却也作了一些温和细腻的咏物词。上阙夸重叶梅先于百花绽放于寒冬之末。如霜般的月色使它特别醒目特殊。主人爱重朋友,不理会梅花的幽怨,将开得最繁盛的枝条折下,插在冰壶中一道观赏。“冰壶秋月”是喻指清白廉洁的意象,化在句中。虽是平叙的口吻,既展现了对重叶梅的喜爱,也对洁身自好之举表达赞许。

南宋 马和之《唐风册图》(局部)

嘉泰四年,宁宗擢其为宝谟阁待制、提举佑神观,并奉朝请。不久,出知镇江府。之后几年里,因“归正人”身份和凌厉直率的性格被参,屡遭贬谪。

郁孤台下清江水,

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

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

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

山深闻鹧鸪。

——《菩萨蛮》

郁孤台位于江西,古称“望阙台”。悠悠清江不知承接了多少走投无路之人的悲泪。我眺望汴京所在的方向,却被无数山峰隔阻视线。但青山如何挡住东流之水呢?傍晚我在江畔独自发愁,听着鹧鸪的声声悲鸣。

这是首忧国伤时之作。一方面表达了对恢复中原的坚定决心,另一方面是有志难伸、请缨无门的现状带给自己的愁闷。开篇触景生情,内心激荡,为全词打下基调。而结合时局看,下阙的青山与江水或别有寄托,喻在朝堂占据优势的主和派以及南宋王朝的复兴大愿。

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破阵子》

醉中起身,在灯下观剑,仿佛又置身号角彻响的军营。把酒肉分赏给部下,吹奏起激昂的军乐,做着战前阅兵的准备。战马如名驹的卢一般敏捷,弓箭离弦的摩擦声像惊雷炸响。愿为君王收回故土,换取至高荣誉。然而白发已染双鬓。

花大量的笔墨回忆早年的戎马生涯,字词间充满了横槊赋诗的英雄气概,和如今报国无门、宝剑空悬的惨淡现实形成了强烈对比。

南宋 马和之《唐风册图》(局部)

开禧二年,朝廷拟重新起用他,先后授浙东安抚使、知江陵府等职,均力辞未就任。次年授枢密院承旨,他却已重病不起。苦撑几月,带着遗恨怆然离世。

辛弃疾文韬武略,更是有亲身杀敌的经历,舍生忘死的胆气与磊落胸襟铸就了他的词魂。

他也曾隐居逃避,寻求佛道开解。但与生俱来的强烈使命感,使他始终心系朝堂,等待着那个“以身许国”的机会。

尽管不断地向懦弱的南宋政权和投降派发出悲壮的抗争呐喊,依然无法扭转家国分崩离析、他饮恨终生的既定结局。历史的声浪嘈杂,唯余刚正不屈的爱国之音,穿透时间的缝隙,于今仍在我们的耳边铿然回荡。

文章来源:

【蓁熙文化】微信公众号,敬请关注

更多内容也可搜索并关注:喜马拉雅、bilibili平台【蓁熙文化】

更多学习平台可搜索:小鹅通【蓁熙文化】

版权申明:

文中音视频作品及图片版权归【蓁熙文化】所有,未经正式许可或授权,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

0 阅读:0

翻蓁熙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