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知识|(二十一)传统花鸟画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翻蓁熙 2024-03-26 13:19:29

问:传统花鸟画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答:

花鸟画是中国传统三大画科之一,其描绘对象不仅仅是花与鸟,而是泛指花卉、蔬果、草虫、翎毛、六畜、走兽等各种动植物。

花鸟的形象最早出现在新石器时期的彩陶装饰上(如图一),六朝时期之前,花鸟多被用于画卷的点缀装饰,后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有部分画家以此为题材进行绘画创作。如顾恺之、史道硕、顾景秀、萧绎等。

▲ 图一【蛙纹彩陶】

至唐代,花鸟画已经独立成科,形式技法上也比较完善。名家极多,如薛稷画鹤,曹霸、韩幹画马,韦偃画牛,李泓画虎等等。

其中薛稷是盛唐时期,最受人们称赞的花鸟画家,他尤其善画鹤。《宣和画谱》中写道:“世之画鹤者多矣。其飞鸣饮啄之态度,宜得之为详。然画鹤少有精者……薛稷之于此,颇极其妙,宜得名于古今焉。”这里提到一般的画家连鹤的表面特征都不能准确地把握,遑论描绘出鹤的精神气质了,独有薛稷所画的鹤,能够极尽其妙。薛稷的绘画作品一直影响到五代的宫廷绘画,但他的作品并没有流传下来,我们只能从唐墓壁画中的【云鹤屏风画样】(如图二)来窥探受到薛稷绘画风格影响的盛唐风貌。

盛唐时期除了画鹤,鞍马画也十分流行,庞大的出行狩猎画面成为人物画情节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韩幹就是盛唐时鞍马画的代表人物,比如《照夜白图》就是他的作品(如图三)。

▲ 图二 唐 陕西省富平县节【愍太子墓前甬道券顶壁画】

▲ 图三 唐 唐 韩幹《照夜白图》

此外,牛也是当时流行的题材之一,韩滉就是画牛的代表人物。他的《五牛图》是传世作品中最早的纸本绘画,画面中五头不同角度的牛,用线精到,结构严谨,可以看出当时花鸟画的水平(如图四)。

▲ 图四 唐 韩滉《五牛图》

五代是中国花鸟画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以徐熙、黄筌为代表的两大流派,确立了花鸟画发展史上的两种不同风格类型,就是“黄筌富贵,徐熙野逸”。

黄筌是宫廷画家,表现的是皇家宫苑里的花鸟,他的画在画法上工细,设色浓丽,画面呈现出贵族风格和富贵气息,如《写生珍禽图》(如图五)。

徐熙是一介布衣,他表现的是自由自在的生物,充满野趣。徐熙用水墨作画,适当地点缀色彩。徐熙的作品虽然没有流传下来,但在北宋保存下来有徐熙款字的《豆荚蜻蜓图》(如图六),跟记载中的徐熙画法是完全符合的。

徐熙、黄筌生活的不同环境,不同感受,使他们的作品形成了不同的风格。富贵和野逸体现了二人不同的审美趣味,也标志着花鸟画的寓兴传统开始形成。

▲ 图五 五代 黄筌《写生珍禽图》

▲ 图六 五代 徐熙《豆荚蜻蜓图》

宋代是中国花鸟画发展史上一个高峰。宋代《宣和画谱》所载北宋宫廷收藏中,有三十位花鸟画家近二千件作品,所画花卉品种达二万余种。

北宋画风接五代的传统,北宋初期由于宋徽宗的喜好而建立画院并广招天下画家。推行以画进仕制度,倡导精工之风,所以此时花鸟画以黄筌父子的“黄家富贵”体占统治地位。基本上用的是“勾勒填彩”法,旨趣浓艳,墨线不显。

北宋中叶,由于赵昌、易元吉、崔白等花鸟画家的出现。使花鸟画风格发生了转变,将徐黄二体结合起来。用墨画骨干,将勾线和晕染结合起来。体现了形象的骨骼体积感,再罩以淡彩,使形象具有动感。讲究自然生动,平淡天真(如图七)。

▲ 图七 北宋 崔白《双喜图》

到了南宋,画院一半以上的画家画花鸟,花鸟大盛。在题材上,宋代出现了水墨梅、竹、松、兰四君子(如图八),将精神与花鸟形象联系起来,为花鸟画注入新的内涵。

南宋中期出现了梁楷、牧溪的简笔花鸟画(如图九),开创了元以后写意花鸟画的先河。

总之,纵观两宋花鸟画的发展,总体体现为以赵佶为代表的“黄家富贵”宫廷绘画之风(如图十)和以崔白为代表的“清新淡雅”世俗化之风。

▲ 图八 南宋 马麟 《梅竹图》

▲ 图九 南宋 崔白 花鸟作品

▲ 图十 南宋 赵佶 《戴胜图》

元代花鸟画分为两类,一类是延续宋代院体花鸟画,画法严谨写实。另一类是在宋文人士大夫传统基础上发展的水墨花鸟,专门画梅、兰、竹、菊。他们以柯九思、倪瓒、吴镇、王冕为代表(如图十一),表现了文人的“士气”。不再取悦于工丽,以清淡的水墨写意为主,是元代花鸟画的一个特点。

明清两代的花鸟画延续了宋元以来的两条主线。花鸟画正式划分为工笔、写意、兼工带写三大风格。

明清时代名家辈出,有徐渭的大写意画风,陈道复的隽雅洒脱,八大山人的孤高愤懑(如图十二),石涛的挥洒自如等等。

清嘉庆、道光后花鸟画逐渐冷落,直到清末海上画派的出现使花鸟画出现了一次小的高峰,对近代花鸟画的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 图十一 元 王冕 《南枝春草图》

▲ 图十二 清 八大山人 花鸟作品

文章来源:

【蓁熙文化】微信公众号,敬请关注

更多内容也可搜索并关注:喜马拉雅、bilibili平台【蓁熙文化】

更多学习平台可搜索:小鹅通【蓁熙文化】

版权申明:

文中音视频作品及图片版权归【蓁熙文化】所有,未经正式许可或授权,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

0 阅读:0

翻蓁熙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