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我到朋友家去做客,恰巧看到朋友家的孩子在小书房里写作业。
这小男孩今年上四年级,他并没有在奋笔疾书,而是时不时地发呆、发愣,好半天,才写了几个字。
小男孩的妈妈看见了,不免有些着急,忙对孩子说:“宝贝,不要再磨蹭了,赶紧写,写完我就答应你玩手机!”
“真的?那我要玩1个小时!”
“行行行,只要你写完作业,就给你玩1个小时的手机,要赶紧把作业写完啊!”妈妈忙不迭地答应着。
孩子听了妈妈的这句话,就好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刷刷刷地快速写起作业来,不一会儿,就把原先要耗上一两个小时还写不完的作业给写完了。
孩子写完作业之后,立马跑到妈妈身边,要求兑现玩手机的奖励。
尽管妈妈知道让孩子玩手机不是一件好事,但因为之前已经给孩子承诺了奖励,也只好答应了孩子的要求。
这样的场景在很多家庭中经常出现,家长在用一个不合理的玩手机的奖励,来换取孩子配合写作业的要求,其实等同于是在“拆东墙补西墙”,治标不治本,只能暂时性解决当下的问题,却引来后患无穷的后果。
经常习惯于这样做的家长,会慢慢发现,这种招数越到后面就越不好用了,孩子变得越来越难管教,家长实际上是在给自己“挖了一个大坑”。
这最大的“坑”当然不是家长陷入两难的尴尬境地,而是这种“以牺牲长远利益为代价的承诺”的奖励方式,不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会让孩子很快失去学习兴趣。其原因就在于孩子并不是因为自身对学习的热爱而去主动学习,而是为了达到某种外部目的(比如为了得到玩电子游戏的机会等等)而去学习。
简言之,就是孩子自身的学习内驱力被大人错误的教育行为给毁掉了。
这使得不少孩子陷入了只为物质奖励而学习的怪圈。
01 心理学家借助实验揭开奖励“真相”在半个世纪前,心理学专家们曾经做过一个很有意思的实验,这个实验揭示了学习内驱力与奖励之间的关系。
专家们走进一所幼儿园里,把一群学龄前孩子随机分成A、B、C三个实验小组。
A组——“固定奖励”组。专家们让这些孩子事先知道,如果用水彩笔画画,就能得到一只棒棒糖和一张奖状。也就是说,这个奖励其实是固定的,每个孩子都知道只要有作画,就能得到奖励。
B组——“随机奖励”组。当孩子们用绘彩笔画了好一会后,意外得到了奖励。也就是说,B组的孩子并不知道他们作画之后能得到奖励,这种奖励方式是随机性的。
C组——“无奖励”组。这个实验小组的孩子不管有画还是没画,都没有任何的奖励。
过了一周之后,心理学专家们再观察这三组孩子,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坚持画画时间最长的并不是想象中的A组,反而是B组的孩子坚持画画的时间最长,其次是C组,最后才是拿奖拿到手软的A组,其平均时长竟然只有“无奖励”组的一半。
这个实验揭开了一个真相:“固定奖励”对孩子成长的危害不可小觑,会抹杀掉孩子原本的学习兴趣。
但问题在于,不少父母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习惯于用“固定奖励”来奖励孩子的正确行为,结果就是孩子的正确行为难以养成;用“随机奖励”奖励孩子的不良行为,结果反而变成了鼓励孩子的不良行为。
02 “随机奖励”才是最能促进孩子进步的奖励前面所提到的“固定奖励”和“无奖励”都不是有效奖励,那么,什么才是有效奖励呢?
从上面的实验中,我们很明显就可以看出,“随机奖励”才是最能促进孩子进步的有效奖励。
“随机奖励”的成功之处,就在于这种奖励方式无规律可循,它既不同于毫无神秘感的“固定奖励”,也不同于毫无“盼头”的“无奖励”,“随机奖励”正是因为没有规律性可言,才能有效激起孩子完成学习任务的兴趣和动力。
“随机奖励”只能用在孩子好的行为上,才能真正发挥作用。一旦把它用在孩子坏的行为上,比如为了让孩子停止哭闹,快速安静下来,父母就拿手机或平板塞给孩子玩,这等于是在鼓励孩子继续犯错。
03 “随机奖励”在孩子学习过程中的实际运用我们如何把“随机奖励”运用到孩子的学习上,实现孩子自主学习、热爱学习的目的呢?
1.及时给予孩子“随机奖励”
我们不要等到孩子完成一个大任务之后,再奖励孩子,而是当孩子每完成一个小任务之后,我们就及时给予奖励,这种时不时的奖励方式会极大地促进孩子进步。
这种奖励可以是物质上的奖励,也可以是精神上的奖励,还可以是享受某种权利如自由支配时间等的奖励。年龄小的孩子可以偏重于物质奖励,年龄大的孩子可以逐渐增加精神奖励的比重。
2.让孩子先从最擅长的事情开始做起
让孩子先从最擅长的事情开始做起,这样更容易让孩子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和成就感,而这种良好的情绪很自然就会波及其他方面,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发展。
3.要把对孩子成长有益的东西当作奖励
在“随机奖励”的模式上,最大的误区就是把坏的行为当成奖励孩子的“法宝”。比如,在生活中经常有一些家长会把允许孩子玩手机、平板电脑等作为奖励,来换取孩子的不吵不闹和乖巧听话,这其实一种得不偿失的行为。
正确做法是,我们要把对孩子成长有益的东西当作奖励,比如奖励孩子一套书籍;带孩子去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参观;允许孩子自由支配1小时;满足孩子某方面的合理要求等等,这些都是非常合适的奖励内容。
结语很多时候,我们往往会因为自己的错误做法而不自知,导致在教育孩子上陷入困境。我们只有跳出思维的定式,才能柳暗花明,消除阻碍他们进步和成长的障碍,实现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的教育目的!
以前买的里面能免费听吗
医院说都对家长也能发现自家孩子的问题,幼年期每个人脑部发育时间不同,发育早点娃懂事,在没有父母给给予照顾的容易懂事。就是对于感统失调无捷径。花钱买罪受
对小孩教有益方法要多推广!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