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奥黛丽赫本,你会想起什么?
是《罗马假日》中的逃婚的公主,是《窈窕淑女》中的拜金女,又或者那个绝美的芭蕾舞演员……
对于奥黛丽赫本的美以及其作品笔者就不多说了,毕竟这已经早就被写烂了。
而笔者要说的是,奥黛丽赫本出身的家庭、反抗纳粹的举动以及如何评论其一生这几点展开。
Ⅰ:奥黛丽赫本是男爵位置的继承人之一很少人知道的是,奥黛丽赫本其母亲的出身也算一个不小的贵族。
这源自于奥黛丽赫本的祖父的爵位,他是荷兰的一个男爵,而奥黛丽赫本准确来说也属于贵族之后,甚至也算男爵位置的继承人之一。
小时候的赫本以及其母亲
也就是说赫本的母亲是男爵之女,其父亲自然也不简单,他是英国的一个银行家。
总之,赫本出身的家庭不管怎样说都算得上富裕,毕竟母亲是贵族之女,父亲是银行家(虽然后来离异了),但再怎么说也不会贫困。
赫本出身于比利时,不过从六岁开始就随其父亲在英国的一所贵族级寄宿学校就读,直到父母双方离异她才回到了荷兰。
从1939年开始,她就开始在荷兰安恒音乐学院学习芭蕾舞蹈。
青年时期的赫本
而这个时候即使父母双方离异了,但由于其祖父的庞大家产,赫本也一直属于十分富裕的阶级。
不过这个时候的战火已经烧到了荷兰,在纳粹德国的军队占领了安恒以后,也让赫本的生活受到了波及。
由于小人的妒忌,赫本所在的男爵家族被谣传为"肮脏的犹太血脉"。
犹太人在纳粹德国眼里是个啥?不就是一头待宰的猪吗?
因此赫本的家族很快遭到了清算,财产被纳粹德国没收充公就不说了,赫本的舅舅也被纳粹德军枪决。
从1944冬天起,纳粹军官将赫本以及其母亲赶出了范·海姆斯特拉公馆,也大概是这个时候开始赫本此前的富裕生活也从此不复,被迫过上了贫穷的底层生活。
这个贫穷的定义还和平时不一样,要知道被德军占领时期的荷兰,由于食物的短缺荷兰恶童的死亡率高达40%。
简而言之,赫本也算一下子从富裕多说生活沦落到要饿肚子甚至营养不良的境地。
而恰好赫本家族衰败的这段时期,是赫本身体的发育期,由于贫穷造成的营养不良也就造就了赫本后来在荧幕上的消瘦模样。
不知道这算不算另外一种巧合呢?
Ⅲ: 反抗纳粹德国的事迹荷兰大饥荒期间,最贫困时期的赫本甚至要以郁金香球根当作食物以充饥,并且辅助大量的水来让身体有"满足感"。
但即使在这段时间内,奥黛丽赫本仍然没有放下自己的芭蕾鞋……
而这段时间的赫本,还常常用铅笔画来表达对父亲以及家庭的思念。
除此外,笔者还查到了一些关于赫本反抗纳粹的相关资料,相信这绝对是只有极少数人才会知道的事迹。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奥黛丽赫本在这段时间使用的名字为埃德达·范·海姆斯特拉(Edda van Heemstra),而非是奥黛丽·赫本·鲁斯顿(Audrey Hepburn- Ruston)。
1944年4月23日,一场名为"黑色的夜晚"(zwarte avonden)的非法舞会在荷兰的一座城市中秘密举行,而这场非法舞会的主题即为反抗纳粹的组织筹集资金,以及为荷兰暗处多躲藏着的犹太人提供帮助。
而奥黛丽赫本以及其母亲即范·希姆斯特拉家族的名字恰好就在这场"黑色的夜晚"的参与者中。
受到这次舞会的影响,赫本开始以芭蕾舞演出的方式为反抗纳粹的组织提供资金,直到她实在因为过于饥饿才被迫停下。
赫本在某次采访中也提到了这点:我确实举办过各种地下音乐会,为荷兰抵抗运动筹款……演出是在门窗紧闭的房子里举行的,纳粹德国不知道有这样的演出,后来收集卡里的钱被交给了荷兰地下组织。
而还有一个关于赫本反抗纳粹的故事笔者也顺带说一下吧:当赫本15岁的时候,有一个盟军空军被击落在村子的南边,而赫本受到约瑟·霍夫特博士的指示对其提供了一系列帮助,包括送信、提供盟军的消息以及食物等行为。
不过赫本对这些反抗纳粹的光荣事迹并没有大肆宣扬,甚至还表示"很多人比我勇敢得多。"
Ⅳ: 如何评论奥黛丽赫本的一生?出生男爵家族,敢在战争过程中抗击纳粹……
上述事件都说明了赫本是一个不简单的女性。
而从她即使在荷兰饥荒时期也在坚持着芭蕾舞,也能看出她对于演艺事业的热衷,而后面她能多次哀求纪梵希当自己的化妆师,多次"不要脸"的跑去片场试镜等事件,也都能看出这点。
以笔者个人的看法是,奥黛丽赫本即可以是一个反对战争的女性,也是一个在演艺事业上热爱到极致的演员。
而到了奥黛丽赫本的晚年时期,即使被多种病痛折磨,奥黛丽赫本依旧热衷于慈善事业。
奥黛丽赫本在非洲进行的慈善事业
晚年时期的她,曾多次致力于改善非洲儿童的成长环境,她也为此捐献了大笔资金,不仅如此缅甸等亚洲落后国家也曾有她的身影出现过。
这大概也是和她少年时期的成长环境受的影响有关系,毕竟当时的荷兰有近半儿童面临着生生饿死的悲惨局面,又或者是受当时的纳粹反抗军领袖亨德里克·维瑟·t·胡夫特博士的影响……
奥黛丽赫本与缅甸儿童的合照
总之,笔者的看法是,奥黛丽赫本不仅是个有外在美的地方。
从她晚年的慈善事业中,也能看出她的内心深处的美丽,即使这个时候的她或许已经容颜不再,但她依旧有着自己的独特的一份美。
世上曾有这样一个美丽的天使,但后来由于上帝过于想念这个美丽的天使,将她带回了属于她的天堂——笔者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