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胆忠心,终留清白在人间

智慧史海寻岸 2024-03-27 18:11:08

在繁华的杭州城内,有一座典型的祠堂建筑,白墙红瓦,红漆大门,门额上"于忠肃公祠"五个大字。这就是为纪念明代民族英雄于谦而修建的祠堂。这位拯救了大明王朝却被冤杀的英雄长眠于祠堂不远处。于谦与岳飞并称为杭州"冤死双少保",但他与岳飞相比却不如岳飞为人所熟知,可他的功绩绝不次于甚至超过岳飞。

于谦,字廷益,钱塘人。他七岁时候,有个和尚说他是:"他日救时宰相也。"是不是有这一回事,我不确定,明史是这么写的。中国历史上干出点事儿的有名人物很多不是出生时电闪雷鸣就是满屋生香,或者与众不同,比如胳膊比别人长什么的。所以,对于谦的记载似乎也没毛病。

于谦小时候非常好学,而且涉猎广泛,除了科举考试必须的四书五经外,还喜欢读兵法,这为他将来保卫北京建功立业打下了坚实基础。所以当年明月先生说:"历史告诉我们,喜欢看课外书的孩子将来一般都有出息的。"

永乐十九年,二十三岁的于谦中了进士。他才华横溢,而且敬业肯干,在朝廷当御史时,向皇上汇报工作声音洪亮,语言流畅,深得皇上喜欢和器重,得到了皇上破格提拔。他也没辜负皇上的厚爱,在江西昭雪了几百个被冤枉的囚犯,在河南、江西经常下基层,将所辖区域的基本情况及时向皇上报告。当地方官时,率领百姓修缮黄河大堤,种树、打井,达到了"榆柳夹路,道无渴者"的地步,维护地方治安,身先士卒打得盗贼或隐或逃,把地方治理的一片太平。九年时间就升任左侍郎,领二品官的俸禄。

于谦不仅工作能力强,威望高,更难得的是清廉,两袖清风。回朝廷办事都是空着手去,也不给当权的带点儿土特产什么的。大太监王振就不高兴了,找个借口想杀掉于谦,没想到各地官员老百姓甚至藩王都上书为于谦陈情。王振一看,众怒难犯,只好放人,没多长时间就官复原职了。如果于谦能从这件事上吸取教训,在为人处世上采取一些曲线措施,和权贵搞搞关系,或许就不会被冤杀了。但那就不是"殉国忘身,舍生取义,宁正而毙,不苟而全"的于谦了。

中国自古就有福祸相依相伏的哲学。于谦得罪了当权太监王振,惹祸了,但对他甚至对明朝来说都是一个福报。

正统十四年(1439年)六月,瓦剌太师也先在同一了蒙古各部后,率领近十万大军分四路进攻明朝。明朝君臣接到报告时有些慌乱,太平日子过久了,谁也不爱打仗。但王振却很兴奋,别看作为太监的王振身体终身残疾,但还是很有远大志向的,有一颗建功立业的雄心。他一核计,也先来了不到十万人,明朝可调动的军队二十万,两个打一个,还不是稳赢吗?于是他和英宗皇帝朱祁镇说:"你应该像你太爷爷永乐大帝一样杀得蒙古人丢盔卸甲,建功立业。"明英宗朱祁镇也没掂量掂量自己和太爷爷朱棣的分量,不顾群臣反对,怀揣一颗雄心踏上了征程。

当时于谦任兵部左侍郎,王振认为胜券在握,你于谦不是得罪我了吗?这好事儿怎么能叫你一起去呢?你在北京看家吧。结果,王振的小心眼儿救了于谦也挽救了大明朝。

正统十四年8月13日,明军在土木堡被也先打败,英宗被俘,二十万大军全军覆没,随行52名文武官员死于混战。北京城乱套了。

大臣们找到监国的英宗朱祁镇的弟弟郕王朱祁钰:"您是皇家血脉,负责监国,现在您得出来主持大局啊,把皇位接了吧!"皇上的宝座固然诱人,但现在,能打仗的二十万精锐全军覆没了,也先带着六七万人离北京城就一百多里,让我接皇位,这不是把我放在火上烤吗?于是他说了诸如"同仇敌忾""共渡难关"一类的慷慨激昂的话,随后话锋一转,又说了"才疏学浅""德不配位"的话,中心意思就一个——"不干"。大臣们呢?明朝是你老朱家的,你朱祁钰都不接手,我就一个打工的,太平时帮着忙里忙外赚工资顺便弄点外快,光宗耀祖,现在也先带兵来了,能打仗的都死了,不行就撤吧,迁都回南京吧!大明王朝迎来了建国以来最大的一次危机!

这时,于谦站了起来。他认为绝对不可以迁都,必须守住北京城,否则,大明江山至少失去一半,甚至亡国!宋朝的例子摆在那里呢。

什么是英雄?就是在所有人都迷茫时,告诉大家正确方向的人,就是在人心涣散时,能挺身而出凝心聚力的人,所谓的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就是这种人。

他先找到郕王朱祁钰:"江山是你老朱家的,谁跑你也不能跑,你跑到海角天涯,也先也得把你弄死!大臣和你不一样,跑回江南可当官也可为民,甚至改朝换代仍可换一个老板继续打工。你只有一条路——在北京城下打败也先,保住明朝江山,延续朱家血脉!"朱祁钰一听,既然退无可退,那就干吧。正统十四年九月初六即位,为景帝。皇帝有了,就好办了。于谦把大臣们召集起来,慷慨陈词,讲了一通不能迁都必须守住北京的大道理,当然也可能折断一把剑或者砍掉一个桌角高喝:"有敢再言南迁者,与此类同"一类的情节。反正大臣们都同意坚守北京城,与也先决一死战了。

景帝任命于谦为兵部尚书,全权负责守战之事。同时诏令河南、山东甚至江浙防备倭寇的军队立即进京勤王。令下山摇动,各地勤王之师立即赶往北京城,二十余天时间,共集结了二十二万军队。

于谦命令侍郎吴宁守在城内,将北京九门全部关闭。下达了作战训令,很简单易记:一旦开战,将军不顾士兵先撤退的,斩了这个将军;士兵不听将令自行撤退的,后面的军队斩杀前面撤退的士兵(临阵将不顾军先退者,斩其将;军不顾将先退者,后队斩前队)。很明显,所有人(包括于谦在内),要么光荣的胜利,要么成为光荣的烈士!

于谦将军队分别部署在北京九个城门,他披甲执锐亲自领兵列阵于北京城北门—德胜门,直面也先的主力大军。此时的明军面对的是两个月前杀戮同胞兄弟的仇人,又见于谦亲自督战,明军的士气大振,战斗力大增。

也先派出一部攻打居庸关,他自己亲率一部进攻北京城,结果在北京城下被明朝军民联军打得大败,派去攻打居庸关的军队与明朝守军大战七天七夜,没攻下来。

也先上火了,满以为二十万明军精锐尽失,明朝剩下的"二线部队"应该一击即溃,马上就可实现光复大元王朝的光荣梦想。可现在,自己处处碰壁,处处吃亏,人越打越少,而明朝的勤王之师越来越多,再打下去,自己就得像明英宗一样成俘虏了,赶紧走吧,回草原放羊去。明朝军民在于谦号召下,焕发出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终于战胜强敌保住了大明江山。

北京保卫战延续了大明王朝的国祚,因为北京地区的战略位置对大明朝太重要了。北京及天津北部、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地区被称为燕云十六州。王维曾有诗"失岭北则必祸燕云,丢燕云则必祸中原。"燕云十六州面积不大,它处于中原农耕民族与北方草原游牧民族之间,对南方来说,它居高临下,易守难攻,地缘战略价值极大。

公元938年,后唐节度使石敬瑭反唐割让燕云十六州给契丹,以换取契丹的帮助,失去了燕云十六州的中原王朝犹如失去了铁锁的门户,一直到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大将徐达、常遇春攻克大都(北京),燕云十六州才重新汉人统治范围。在这400多年间,宋朝由于失去了这个屏障,经历了"檀渊之盟""靖康之耻",被割成了北宋和南宋。

如果明朝失掉北京,燕云十六州将重新被蒙古人占领,明朝无险可守,将重蹈宋朝旧辙甚至亡国。就是好一点,退守黄河或长江,由于中原王朝属于农耕民族,北方民族属于游牧民族,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被江河彻底分开,中国必将永久分裂,历史还会再给中国400年时间再统一吗?这也是北宋太宗赵光义在试图收复燕云十六州的高梁河战役失败后,一直到明太祖朱元璋收复北京的400多年间中原王朝一直无法收复的原因——当地人渐渐融入了北方王朝,淡忘了自己曾经的根在哪了。

于谦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拯救了大明王朝,可以说是明朝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应该得到明朝的时代敬仰。可恰恰相反,这样一位汗马功臣,却在8年后惨死于明朝朱家的屠刀之下。为什么呢?因为朱祁镇回来了,而且重新登上了皇位。

也先在北京城下被于谦打败,退回大漠时把朱祁镇也带走了,本想用他和明朝谈判换点利益,没想到朱祁钰在打败蒙古人坐稳皇位后,就不想下来了,也就不想让他哥哥回来了。也先一看朱祁镇干啥啥不行,还浪费粮食,就把他给明朝送了回来。景帝朱祁钰把他安排一个小院准备让他在这终老一生。没想到7年之后,徐有贞、石亨等人发动"夺门之变",拥立朱祁镇重新当上了皇上。

发动"多门之变"的有个徐有贞,原名徐埕,八年前也先打来时,他张罗迁都,也先败退后他成了大家的笑柄。改名徐有贞后,因发动"夺门之变"被朱祁镇重用。但他心里仍然忌恨于谦,如果不是你主战打跑了也先,我能成为别人的笑柄吗?这就是典型的小人。还有石亨,在阳和之战中败给也先,论罪当斩,于谦认为他能打仗,就留了他一命。在北京保卫战中石亨因为作战勇敢,立功封侯。为了感谢于谦,他举荐于谦的儿子于冕为官。于谦没领情说:"石亨为大将,却保举私人,应予惩戒。"石亨心里好大不愿意:我保举你儿子,你不领情还要惩罚我?一颗猥琐的心怎么能理解一个伟大的心灵?这梁子算是结下了。

这些人罗列了一些诸如于谦不愿意何谈、拥立新君、置太上皇(朱祁镇)于死地、迎立外藩等罪名,但都无实证。最后没办法,徐有贞说了句:"不杀于谦,此举无名(夺门之变就没有合法性)。"皇上一听,有道理,那这些罪名管他有实无实,反正得杀了于谦!历史何其相似,当年秦桧杀岳飞用了"莫须有"三个字。人无耻到这个地步,遗臭万年是必然了。

于谦被定罪后,朝廷派人去他家抄家,结果发现他家"家无余资",有一间上了锁屋子,打开一看,是皇帝赏赐的蟒袍和宝剑。杀于谦的那天,"阴霾四合,天下冤之"。都督同知陈逵收集了他的遗骸,第二年归葬于杭州。

青山有幸埋忠骨,于谦静静地躺在杭州三台山麓,接受后世万人敬仰。对于于谦来说,他身居高位,清正廉洁,在国家危难之际力挽狂澜,承担天下兴亡,光明磊落走完自己清白一生。他的那首《石灰吟》就是他一生的写照:千锤百炼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0 阅读:0

智慧史海寻岸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