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后,推翻前朝制度,开始自己的万世统治。于是下令收集民间铜器,将重钱进行改铸,虽然钱币的质地和周代相同,但由钱文“宝货”,改为“半两”。
汉朝时期,由于秦朝的钱币太重,不方便携带,便用重钱改铸为“榆荚钱”。榆荚钱,并不是形状像榆荚,而是钱币的厚度像榆荚一样薄,虽然钱文还是“半两”,但钱币的重量要比秦朝轻的多。直到吕后当政,又重铸造了“八铢钱”。
孝文帝时期,榆荚钱变得更轻,于是改铸“四铢钱”,钱文仍然是“半两”,并且允许民间自行铸钱,以至于吴王“刘濞”在即山铸钱,比天子还富有。而“邓通”在四川铜山铸钱,财富比王侯还多。虽然钱文是“半两”,但没有统一的轮廓标准,所以吴、邓所铸钱币依然在民间流通。而民间也趁机偷偷铸造,于是钱币越来越轻,货币系统也越来越混乱。
汉朝政府下诏,令县级官员销毁半两钱,改铸“三铢钱”,并要求钱文与重量相符。后因三铢钱的质地薄而轻,易被民间模仿,又改铸为“五铢钱”,并严令保留五铢钱的轮廓。随着盗铸者越来越多,钱币的重量也越来越轻。如京师铸币官所铸的红侧“一当五赋”钱,俗称为“紫绀钱”。
王莽掌权后,改变铸币制度并重铸大钱。大钱的直径一寸二分,重十二铢,钱文为“大钱五十”,分别铸有“契刀钱”和“错刀钱”。契刀钱的环部大小,像大钱。契刀钱,形状像刀,长二寸,钱文为“契刀五百”。错刀,以黄金填平阴刻,文字为“一刀值五千”。算上五铢钱共有四种钱币,都在民间流通。
王莽篡位后,因钱文有金刀,于是下诏停铸错刀、契刀及五铢钱,改铸金钱、龟贝、钱布等,并称之为“宝货”。小钱钱径六分,重一铢,钱文为“小钱值一”;中号钱钱径为七分,重三铢,钱文为“么钱一十”;大号钱钱径为八分,重五铢,钱文为“幼钱二十”;再大一点的钱径为九分,重七铢,钱文为“中钱三十”;更大一点的钱径为一寸,重九铢,钱文为“壮钱四十”,一直到重达十二铢的大钱。
而后王莽又铸有大布、次布、弟布、壮布、中布、差布、厚布、幼布,么布及小布。小布长一寸五分,重十五铢,钱文为“小布一百”。自小布以上,各布分别增加一分长度、一铢重量,钱文和币值,币值是每布递增一百。至大布时,长二寸四分,重一两,币值为千钱。上述布币称为“布十品”,多为铜铸,直到五铢钱被废止。
东汉时期,虎贲中郎将“马援”上奏文书,请求恢复五铢钱,光武帝听其建议,开始重铸五铢钱。东汉时期“公孙述”废铜钱,铸有铁官钱,期间董卓反叛,弃用五铢钱,改铸无轮廓小钱,铸钱原料均取自洛阳、西安的铜人、钟虚、铜马类制品。
宋元祖即位后,铸有二铢钱,钱币的形状开始转细。官钱流通后,民间出现了大量的仿铸钱,而钱币的大小薄厚,远不及官钱。太宗明帝景和元年春天,铸有二铢钱,民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仿铸钱,一千钱的厚度不足三寸,被称为“鹅眼钱”,更为低劣的仿铸钱,被称为“誕环”。
仿铸钱“誕环”,用丝穿起放入水中而不沉,甚至轻轻一捏会破碎。因为无法保存,民间都不愿使用“誕环”钱。数十万钱也不满一捧,同年十一月,下诏废止二铢钱,并禁止鹅眼钱、环钱在市场上流通,其余的依然可以使用。
梁敬帝太平二年四月,铸有四柱钱,文字是“一准二十”,而后又改为“柱钱一准十”。根据《南史》记载,曹武在雍州得到七千万钱, 都是厚轮大廓钱。
北魏流通钱币,多数来自民间私铸,钱币越来越薄,越来越小,以致能随风飞舞,遇水漂浮。杨侃镇守雍州期间,允许民间与官府共铸五铢钱,并上奏书孝庄帝,孝庄帝听其建议,于是重铸五铢钱,连同古钱,不限大小都允许在市面流通,劣等钱币“鸡眼”、“环凿”被下令禁止使用。孝庄帝将京都铜像熔毁用其铸钱,世称曰“河阳钱”。
北周武帝时期,开铸钱币,钱文为“布泉以一当五”,并与五铢钱一起流通,而后改铸五行大布钱“以一当十”,与布泉钱一起流通。至北周宣帝大象元年十一月,铸有永通万国钱“以一当十”,与五行大布钱一起流通。
隋代时期,奸人当道,民间出现了大量的私铸钱,钱币越来越薄,质量越来越差。起初每千钱重二斤,后来减至一斤,甚至民间出现用剪铁绁、裁皮、糊纸等方法做成仿币,混杂其中冒充真钱使用。
唐朝期间,江淮钱多而劣,并且分官炉和偏炉,所铸钱有多种颜色。唐高祖武德初年,开始铸造“开通钱”,钱文为篆隶八分体,十文重一两,钱文为“开元通宝”。
宋太宗改元为“太平兴国”,铸有“太平通宝”。淳化年间再次改铸,宋太宗亲书“淳化元宝”,有真、行、草三种字体,并下诏以后如有改铸,一律统称“元宝”,并且前面要加以年号。此后所有改铸过的钱币,都称为“宋通元宝”。
宋太宗亲笔书写的“当十钱”,在京畿一带开铸,并铸有“乌背”泸钱。宋太宗下诏书,做成剪铜式分发给各州。此前没有用草书作钱文的,到太宗时,开始以帝王御书作为钱文。铸币成功后,宋太宗会把这些钱币赏赐给身边的大臣们。期间,四川民间仿铸铁钱,仁宗下诏,以“皇宋通宝”作为钱文。
庆历以后,重新铸以年号,钱文格式如旧。宋神宗熙宁六年十月,发行“折二钱”。一直到高宗时,毁熔所有民间私铸的小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