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祖朱元璋整体比较完美,如果说有什么不足的话,一定有人说他残暴不仁、心狠手辣,甚至背信弃义。
朱元璋做了皇帝后屡兴洪武大案,每一个大案都是杀人无数。
如明初四大案之一的蓝玉案,被诛杀者多达1.5万人,军中骁勇将领差不多被屠戮殆尽;郭桓案“自六部左、右侍郎以下,赃七百万,词连直、省诸官吏,系死者数万人”;胡惟庸案被诛杀者达三万余人,其中李善长一家七十余口一律处斩。要知道,李善长可是明朝开国功臣。
不需要知道太多的细节,光看到这些数字就让人胆寒。当然,如果我们探究其中的细节,则寒意更增几分。
比如,剥皮揎草,把人皮完整剥下来,做成袋状,在里面填充稻草后悬挂在衙门门口或者当地土地庙的门口。
又比如,抽肠,利用类似天平这样的装置,将犯人的肠子就被抽出来,高高悬挂成一条直线。犯人惨叫几声,不一会就气绝身亡。
这些刑法都是明初常用的刑罚,比起凌迟、枭首可要血腥多了。
朱元璋曾经亲自写定了一部叫《大诰》刑典,就是整理审判贪腐方面的重大案件,以诰文的形式向全国发布。《大诰》中所列举的有关案例,受到凌迟、枭首、族诛的成百上千,弃市以下的也有数万。
同时,通过《大诰》也得知,明朝恢复了刖足、斩趾、去膝、阉割等很多已经废止的刑罚,并且还创设了断手、剁指、挑筋等花样。
从以上列举似乎可以真的看出,朱元璋似乎真的比较残暴。事实上,朱元璋登基后,实施 “重典治国”,晚年有屠戮功臣、大兴文字狱,这是不争的事实,也一直为后世诟病。
当然,这在当朝没人敢说,而在宣宗后,随着建文朝冤案逐渐得以平反,政治环境相对宽松,就有人站出来拿这些说事了。
比如,有人说以方孝孺式的直言实录批露朱元璋残暴冷酷;也有人直言不讳地说,发生在洪武十五年的空印案,实际上朱元璋借惩治贪污为名专杀立威的一大冤案;更有人摆出大量的资料,披露洪武朝大兴文字狱的资料,意在说明朱元璋的残暴不仁。
这是明朝部分人的看法,他们所说的基本上也是实情。
一方面,朱元璋出身寒微,对贪官之贪有着切身的感受,对“前车之鉴”也有自己的认识。综合多种因素,使他很容易走向“重典治国”的极端,这是可以理解的。
另一方面,朱元璋虽然做了皇帝,但他本质上是个农民,骨子里依旧有小农意识,习惯用狭隘的疑忌的眼光看人。他掌权后,凡事疑心重重,刚愎自用,甚至不惜制造冤假错案。
当然,人无完人,更何况我们总是从自己的立场和角度来评价他,而没有考虑政治形势,以及他要巩固政权的需要。
在政治的逻辑里,杀错人算什么,重典治贪算什么,刘邦不也是狡兔死走狗烹吗?况且,朱元璋之狠更多地针对特权阶级,而对于农民他还有仁的一面。
朱元璋就曾说,“天下初定,百姓财力俱困,譬犹初飞之鸟不可拔其羽,新植之木不奇摇其根,要安养生息之”。明朝初期,总体上执行了轻徭薄赋、休生养息的政策,当然,报复张士诚和江南富户,对苏州收取重税除外。
朱元璋的狠与仁是可以区别对待的。朱元璋,这个草根出身的皇帝,身上许多农民朴质本真的品质,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有一些偏激狭隘的基因。前者让他“爱民”,后者让他“仇官”,两者相互作用,形成了无比真实的朱元璋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