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与曹丕,为何曹操不选自己更喜欢的曹植?

爱历史的小枫 2019-05-19 12:24:30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被封为魏王。继承人也一直困扰着曹操,他的两个儿子曹丕和曹植都十分优秀,该选哪一个呢?曹操一直犹豫不决。

曹丕自幼随父亲征战,曹操也一直悉心培养着,但曹丕在曹操的诸多儿子中并不算得宠。无论是自己死去的哥哥曹昂,还是才华横溢的曹植,亦或是生性聪慧的神通弟弟曹冲,曹操的喜爱程度都在曹丕之上。

起初两人中曹操更倾向曹植。曹操素爱文采。陈琳因为骂曹操骂的太好,还得到了曹操奖励。曹操父子三人都是大文豪,其中以曹植为最。曹丕虽然也是文采斐然,奈何他的弟弟可谓三国第一才子,曹丕与他相比也是相形见绌。此外曹植的政治观点也是颇得曹操欣赏。

兄弟两人也都有想争夺储君之位的想法,于是兄弟俩展开了一场明争暗斗。

两人都开始拉拢朝中大臣作为自己的派系。司马懿,贾诩等人拥护曹丕,而丁仪,杨修等人则支持曹植。两边尔虞我诈尔,各使计谋。虽然两边都是聪明人,但支持曹丕的大都是老谋深算的人精,而拥护曹植的都是像他一样恃才骄纵之人,不懂收敛。曹植重要帮手杨修就因为卖弄自己的聪明被曹操所杀。这也使得曹丕在群臣的帮助下更受曹操的青睐。

立嫡长子的礼制也成为了曹操选择曹丕的重要依据,自古立长不立贤。自己的老朋友袁绍也给了自己很大的启示。官渡之战袁绍虽然大败,却还没伤到根本。袁绍喜爱三子袁尚,想让他当继承人,结果大臣们不许,袁绍一气之下,索性谁都没立。后来袁绍病死,三子袁尚假立遗嘱,身在外地的长子袁谭心有不甘,于是兄弟反目,大敌当前,自己打了起来。结果被曹操一锅端了。

这种血淋淋的教训曹操肯定记得,所以再喜欢曹植也不敢随便立他当储君。

两人的性格最终让曹操选择曹丕。曹丕的母亲汴氏本为歌姬,出身低微。只因为原本长子曹昂丧生于战乱,嫡长子的名号才落入曹丕。

曹丕的文韬武略都为顶尖,却得不到父亲的认可。加上年幼时亲人于战乱中丧生,曹丕的性格一直有些自卑与阴沉,这也使得他更加善于伪装自己。作为一个君主来说也更为合适一点。

而曹植天下之才,独占八斗,只是如此年轻有才难免骄纵,恃才轻狂总会得罪他人。曹植文风浪漫而洒脱,能写出这类文章的人都是嗜酒如命,天性浪荡之人。曹操看他一次次把喝的烂醉又安心把江山交付给他。后来曹植还因此醉闯司马门,犯下大错导致曹操不悦,最终决定封曹丕为世子。曹操虽然更喜欢他,但他这种性格终究难当帝皇之大任。

曹操最终选择了曹丕,曹丕上位不久之后便篡位称帝,而曹植虽有政治抱负,却处处被其兄打压,只能醉心于艺术。

1 阅读:24
爱历史的小枫

爱历史的小枫

逐渐偏离的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