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茂源少将: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少将,时任沈阳军区军事法院院长。
一、将军简介
林茂源(1919—1972),江西省泰和县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5军团第13军第38师1团青年干事,军委外交部技术书记。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驻云阳办事处机要科科长,八路军太原办事处机要科科长,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员,抗日军政大学第2分校3大队政治处主任、政委,冀晋军区第3军分区第6团政委,晋察冀军区雁北指挥部第6团政委。
解放战争时期,任冀东军区第15军分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冀东纵队、冀东军区第12旅政委,冀热辽军区骑兵师(朱德骑兵师)政委,东北野战军骑兵第5师政委。参加了辽沈、平津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辽东军区政治部主任,辽东省转业委员会副主任,沈阳军区军事法院院长。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1972年8月14日在沈阳逝世,享年53岁。
二、将军生平
林茂源(1919—1972),1919年生于江西省泰和县万合镇林家村。
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任红13军38师1团青年干事,军委外交部技术书记。
1932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
1934年10月随军参加长征。
抗战爆发后,任八路军驻云阳办事处机要科科长,八路军太原办事处机要科科长。
1939年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后任抗日军政大学第2分校3大队政治处主任、政委。
1944年9月任冀晋军区第3军分区第6团政委,晋察冀军区雁北指挥部第6团政委。
1945年11月任冀东军区第15军分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抗战胜利后,任冀东纵队、冀东军区第12旅政委。
1947年11月任冀热辽军区骑兵师(朱德骑兵师)政委。
1949年任东北野战军骑兵第5师政委。
参加了辽沈、平津等战役。
1950年12月任辽东军区政治部主任,辽东省转业委员会副主任。
1952年5月任沈阳军区军事法院院长。
1955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1961年8月晋升为少将军衔。
1972年8月14日在沈阳逝世,终年53岁。
三、朱德骑兵师
1946年12月1日,是朱德总司令60岁生日。
11月29日,冀热辽军区司令部驻地林西城披上了节日盛装,街上张贴着祝寿标语。
11月30日上午,驻林西县的党政军民千余人在旧戏园举行庆祝朱德60岁寿辰大会。在大会上,冀热辽军区司令员程子华宣布,中共冀热辽中央分局、冀热辽军区为庆祝朱德总司令60岁寿辰,决定成立“朱德骑兵旅”,并致电朱德。
会后,驻林西各机关、部队纷纷响应,动员人员报名参加“朱德骑兵旅”,骑兵旅后被改为骑兵师。
为补充骑兵师,程子华又发布命令,从热中、热西、热北军分区各抽调一个骑兵团,组建冀热辽军区“朱德骑兵师”,师长何能彬,政委谢志群,副师长兼师参谋长卜云龙,政治部主任刘克。
其中,热中骑兵团编为第1团,团长邱会墟、政委穆榕瑞、政治处主任沐易、特派员薛竹林;热西骑兵团为第2团,团长黄道充、政委赵克勋、副团长兼参谋长胡祥、政治处主任杨国范、特派员展英;热北骑兵团为第3团,团长黄振斌、政委刘生春、副政委兼政治处主任王水之。
朱德骑兵师在组建初期只有3个团,各团下设4个连,四五百人,各归第22军分区领导,各团之间只偶尔有过两三次的协同合作。
后来,骑兵师人员、马匹、建制都有了增加,武器装备也相应得到了改善。各团都成立了机炮连,并按照马匹毛色,统一调整了各连队马匹,形成了各连队马匹颜色同一化。
1947年9月,朱德骑兵师下属的3个团在赤西县大庙一带集结,经过短时间的纪律教育,补充了装备,发放了马刀。
至此,朱德骑兵师从第22军分区划出,改由冀察热辽军区统一调度指挥。
10月中旬,部队抵达朝阳地区,配合东北民主联军第9、第11纵队攻打朝阳。23日,朝阳县城解放之后,朱德骑兵师奉命向义县前进。
11月2日,朱德骑兵师在义县与国民党增援部队92军发生遭遇战,朱德骑兵师大获全胜,除侯镜如军长乘车速脱外,其余步兵、炮兵全部被朱德骑兵师俘获。计俘虏敌人1000多名,缴获各种车辆80余台,野炮、榴弹炮车、运载重型式器的各种车辆就有二三十辆,步枪和轻型武器摆满河滩、道路。
这是朱德骑兵师出师东北战场的第一仗。
11月,朱德骑兵师政委谢志群因病调出,由林茂源接任。
随后,朱德骑兵师配合东北民主联军第9、第11纵队参加义县战役,于1948年1月3日夜,突然包围了义县。
3日黄昏,国民党174师在师长于大川带领下,悄然出城,企图要撤往锦州。午夜,朱德骑兵师2团、3团绕路拦截。
4日上午10时,在义锦公路的余积屯一带双方发生遭遇。
余积屯地处丘陵,山势虽不是很高,但国民党军队占领了有力地形,朱德骑兵师处于狭长的平川地带,骑兵目标大,形势十分不利。
朱德骑兵师采取分散阵形发起冲击, 打乱了国民党军队的部署。 尖兵排排长马春雨带领着一个排飞马上山,一梭子子弹打了过去,山头上的国民党兵就当了俘虏。
朱德骑兵师发扬了骑兵猛打猛冲的传统战术,仅用90分钟,就把国民党军第174师彻底打垮。国民党第174师师长于大川在战斗刚刚打响时就乘坐汽车逃跑了。
这次战斗的胜利,得到了前线总指挥部的表彰:朱德骑兵师一部,一个半小时歼敌174师全部,特予通令嘉奖。
义县战役后,朱德骑兵回到赤峰,进行了冬训。
1月19日,2团进入海苏庙地区,参加了剿匪战斗。
1948年4月2日,朱德骑兵师从林西县出发,取道围场参加解放多伦战役。
4月21日,朱德骑兵师经过围场县城向多伦运动。
4月25拂晓,朱德骑兵师各团分别占领了多伦外围东菜园子、东西大仓,与国民党军守城部队展开激烈的战斗。
26日10时,国民党骑兵部队从南门冲出,企图夺取南山阵地,双方都有伤亡。
14时,朱德骑兵师与独立步兵师协同向县城发起总攻。不久,国民党军队从北门推出几百个群众作为掩护,出城反击。
解放军遂以炮火进行压制,迫使国民党军队退回城去。几百名国民党骑兵掉头向东,被朱德骑兵师2团和3团夹击于城东开阔地带,死伤大半。
当晚,守军国民党保安第10和17两个团被全歼,只惯匪白金辉的骑兵部队逃脱,多伦县城获得解放。
5月4日,朱德骑兵师奉命开赴丰宁县七道河地区,消灭了国民党军暂编7师的残部。
6月14日,朱德骑兵师秘密地从隆化经喜峰口进关,到冀东地区往来游击。
8月28日,朱德骑兵师突袭并解放了丰润县城。
9月上旬,朱德骑兵师从宝坻回师,到北宁线以北隐藏驻扎。期间,几次派部队切断滦县至鞍山间的铁路,拆毁桥梁,阻止国民党军队增兵东北锦州。
10月13日上午,国民党军第62军、92军一个师以交警总队为前导,企图修复铁路,增兵锦州。
朱德骑兵师在滦县县大队的配合下,顽强阻击。在毛三庄,2团3连、2连与十三倍之敌抗衡,阵地几易其手,反复争夺。
至15日夜,锦州解放,朱德骑兵师才撤出阵地。
东北全境解放后,朱德骑兵师参加了平津战役。
北平解放后,骑兵师参加了北平入城式。
1949年后,朱德骑兵师改编为东北野战军骑兵第5师,林茂源任师政委。
6月3日,骑兵第5师奉命南下中南,追歼国民党残敌。
1950年2月24日,骑兵第5师从河南省挥师北上。
4月2日11时,“朱德骑兵师”在北京南苑机场,接受了朱德总司令的检阅。
全国解放后,骑兵第5师在梨树县垦荒,种植水稻。
12月,骑兵第5师政委林茂源调任辽东军区政治部主任。
1951年2月,骑兵第5师改编为步兵第166师,军马调入志愿军炮兵部队。
1952年5月,步兵第166师撤销,师直补入东北军区公安司令部,所属3个步兵团改编为东北军区独立第7、8、9团。独立第7团入朝加入志愿军,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