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蓝庭辉少将: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少将,时任铁道兵副参谋长。
四、从平型关战斗到四保临江
1937年8月,蓝庭辉任八路军115师343旅685团1营2连指导员,参加了平型关战斗。
11月,为配合忻口战役,115师主力在广阳镇侧击日军。
11月4日,日军川岸师团突破天险娘子关,而115师在广阳镇布下了一个伏击圈。
下午3时,日军进入伏击圈后,685团猛虎下山,兵分两路,一路堵住日军的去路,一路尾击西去的日军,686团则从两侧的山上打击谷底的日军。
冲锋号吹响后,八路军迅速冲向公路,将日军截成数段。在八路军锐不可挡的攻势下,伏击圈里的日军悉数被歼。
此战,击毙日军川岸师团辊重队及第37联队一部共1000余人,缴获战马700匹、步枪300支,生擒日军一名。
广阳镇战斗后,部队由正太路南进,创建以吕梁山脉为中心的晋西南抗日根据地。
1938年2月,343旅进至灵石、孝义以西地区,蓝庭辉率部参加了辛庄、义当镇、喜山等战斗。5月,兰庭辉被评为模范指导员,2连被评为模范连。
1938年10月,115师343旅685团向山东湖西挺进。12月,与人民抗日义勇队第2总队合编为八路军苏鲁豫支队。蓝庭辉先后任苏鲁豫支队政治教导队、3大队3营政治教导员,苏鲁豫支队游击7大队政委。
1940年10月下旬,由苏鲁豫支队第2大队扩编而成的东进支队,被编成115师教导第5旅,由梁兴初任旅长,蓝庭辉先后任教导第5旅政治部组织科长、司令部作战科科长。
1940年12月,115师教导第5旅奉命南下苏北,支援华中新四军。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115师教导第5旅改编为新四军独立旅。
抗战胜利后,在延安中央党校第2部学习的蓝庭辉,奉命紧急赶赴东北,任嫩江军区参谋长。
1946年4月24日,东北民主联军山东第7师第19旅、第21旅第62团、新四军第3师特务1团及嫩江军区部队进攻齐齐哈尔。
至25日晨,俘敌1500余人,缴获坦克5辆,机枪11挺,步、手枪1000余枝,逃窜的1500余人亦被全部追歼。
齐齐哈尔解放后,蓝庭辉被任命为齐齐哈尔城防司令员,率军区部队对嫩江地区的土匪进行围剿。参加了纳河、林甸、东车站、二次高丽城子、三六铺、蒙江岭、孤子山等战斗,至第二年3月,共进行剿匪战斗524次,收复城市10座,消灭土匪1.5万余人,基本剿灭匪患。
1946年11月,蓝庭辉任东北民主联军第3纵队9师副师长。
12月17日,国民党军五个师分三路向临江地区发动了第一次进攻。
3纵奉命留在内线作战,9师在师长徐国夫、政委谭开云、副师长蓝庭辉率领下,在通化以北凉水河向梅河口警戒。
此战,在南满的东北民主联军歼敌4000余人。
1947年1月5日,为配合南满作战,林总率东北民主联军12个师“一下江南”,越过冰封的松花江,向长春、吉林以北的国民党军进攻,歼敌两个团和地方保安团队一部,国民党军被迫从南满战场抽出两个师北援,临江的第一次进攻遂以失败而终。
1月30日,国民党东北保安司令长官杜聿明集结了四个师,由第52军军长赵公武指挥,二犯临江。敌195师充当了急先锋,孤军冒进至高丽城子。
3纵奉命攻击敌195师。时值寒冬,3纵爬冰卧雪,奔赴指定位置。
2月5日拂晓,3纵向敌发起攻击,经一天激战,7师把敌195师压缩在高丽城子和半截荒沟的狭窄地区,8师切断敌往通化的退路。
9师经长途奔袭,包围并攻占柞木台子,歼敌大部。但9师由于缺少重武器,敌195师凭其山炮营的掩护,向西南突围而出,沿途遗弃了所有重武器和辎重、汽车。
随后,7师、9师奉命围歼前来增援的敌新6军207师第3团。
9师26团8连首先与敌接火,抢占制高点,堵死了敌人向安口镇退逃的去路。8连死守阵地,弹药耗尽后与敌展开白刃格斗,连续打退敌人的13次冲锋。
激战至2月8日,敌第3团全部被歼。
二保临江,连续战斗九昼夜,歼敌第52军195师和新6军207师各一部共计4000多人。战后,9师26团8连被纵队授予“钢八连”荣誉称号。
2月13日,杜聿明亲自指挥5个师分四路向临江地区发动第三次进攻。
2月18日,3纵围攻德惠,杜聿明抽调15个团北上增援,北满的东北民主联军“三下江南”,在其塔木一举歼敌88师。
第三次临江保卫战历时37天,3纵歼敌4个多团共1万余人,解放了柳河、辉南、金川、旺清四座县城。
3月26日,杜聿明利用松花江解冻、北满我军被隔在江北之际。集中19个团近10万人,向临江地区发起第四次进攻。
当时,东北民主联军在南满仅有4个师,因连续作战,没有得到休整和补充,每个师平均仅6000余人,且疲惫至极。
东北民主联军3纵、4纵的四个师,在红石镇包围了敌89师,仅以10个小时就结束战斗,毙敌660余人,俘敌7800余人。
为保证红石镇围歼战的胜利,9师在安口镇、谢家营子地区激战三天三夜,击退了敌援军暂20师和184师的猛烈攻击。
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历时108天,东北民主联军歼敌4.5万人,收复县城15座,粉碎了国民党军“南攻北守,先南后北”的战略计划,改变了东北战局。
四保临江之后,东北民主联军发起夏季攻势。
5月13日17时,9师攻击山城镇。战斗中,师山炮连把火炮推进到距敌只有30米远直瞄射击,为步兵打开冲锋的道路。
激战至5月14日上午7时,全歼敌184师551团及保安、警察各1个大队共2000余人。
1947年10月1日上午10时,东北战场秋季攻势中的威远堡战斗打响,9师26团一举攻占塔山的203高地,切断了敌116师逃往开原之路。
敌人在大炮、飞机的支援下,向203高地发起四次反扑,但均被打退。
当日下午14时,3纵肃清了外围之敌,向威远堡发起四面进攻。攻克威远堡最后一道屏障天王山后,3纵集中全部几十门火炮,猛烈轰击敌116师师部。9师25团和26团从南面、西面猛攻咸远堡,敌师长刘润川率残部向西南方向突围,遭到25团的迎头痛击,悉数被歼。
威远堡一战,3纵长途奔袭,以19个小时歼敌8100余人,其中9师俘敌6000多人,缴获火炮108门、轻重机枪283挺、汽车13辆。
五、从国民党197师到铁道兵第9师
1949年8月4日,国民党元老程潜和第1兵团司令陈明仁,在解放军对长沙形成三面包围的情况下,联合军政各界要员,宣布和平起义。
起义命令下达到部队后,正在长沙东北的永安至黄华一线与解放军138师对阵的国民党军第1兵团100军197师,在师长曾京的率领下,很快撤出防区,前往湘江西岸集结。解放军138师遂越过197师防区,顺利进入长沙市区。
几天后,一些起义部队开始出现叛逃。此时,197师驻在望城坡附近的赤岗村。
8月8日凌晨,197师驻地突然响起激烈的枪声,100军军长杜鼎率叛军攻击师部,叛军中还包括197师的一个团。
在叛军的夹击下,197师警卫营和工兵营也开始动摇,既不向叛军开枪,也不执行师长的抵抗命令。
曾京果断脱离师部,在少数警卫人员掩护下,转移到另外一个团。
此时,立场坚定的只有两个团和师输送营,曾京指挥他们与叛军展开激战。同时,向望城坡兵团部的陈明仁发报,但电报被暗藏的军统特务、副师长刘开悦扣押。
两个多小时后,叛军被击退。曾京清点部队:一个团叛逃,混战中截下另外一个师的一个团,部队总计剩余4000多人。
197师几天后移驻醴陵,改编为中国国民党人民解放军第1兵团第1军第1师。
解放军调派531名政工干部到长沙起义部队,领导和组织整编工作。四野南下工作团总务部政委蓝庭辉奉命到第1师担任党代表。随同他一同前往的,还有10名部队政工干部,被分派到基层部队任党代表。
11月下旬,第1师改编为解放军第21兵团52军214师,曾京任师长、蓝庭辉任政委。
12月,214师师团均成立了政治部门,蓝庭辉兼任师政治部主任。
随后,全师在驻地茶陵附近开展生产劳动。到当年9月份,全师将2400多亩荒地改造成良田,超额27%完成了粮食生产任务。
1950年10月,214师进行整编,撤销建制的216师两个团1347人并入,另从河南军区调入3976人。至此,全师3个团、9个营、44个连队,共计8274人。
至此,部队教育改造工作基本完成。
1950年12月下旬,214师开赴广西剿匪。剿匪两个阶段:第一期任务是剿灭桂西北一带土匪;第二期任务是剿灭桂北一带土匪。
开始,土匪势力强大,地方政府政策过宽,老百姓不敢向部队靠拢。部队决定加大围剿力度,严惩匪首,取信于民。
平乐县南岸村的惯匪郑其褔,作恶多端,杀害群众多人。3次假投降,3次被释放,最后一次释放又杀害了村里的儿童团长。
经过几次较量,郑其褔终于被剿匪部队小分队抓获。部队和当地政府召开了公审大会,枪决了郑其褔。
那位被害儿童团长的母亲,亲眼目睹郑匪服法,激动得不能自已,最后昏倒在战士怀里。
从此以后,剿匪的被动局面迅速得到扭转。对于顽固不化的土匪,予以穷追猛打。
在思恩地区,民兵报告发现敌华中挺进纵队指挥官刘鼎元残部,640团1营迅速从1连、3连和机枪连,抽出74人跟踪追击,三昼夜后将敌人围困在山洞里,将匪首刘鼎元当场击毙。
在历时半年的剿匪中,214师共剿灭土匪98股9660人、匪首1328人,缴获匪枪8812支。全师负伤27人、牺牲14人,圆满地完成了剿匪任务,受到四野和广西军区的通令嘉奖。
1951年11月,第52军军部撤销,所属2个师归第21兵团直辖。蓝庭辉任第21兵团214师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1952年3月13日,214师被改编为铁道工程兵第9师,蓝庭辉任师政委兼太平口北闸指挥部副政委。奉命开赴湖北太平口,参加荆江分洪工程建设。
3月25日,214师从广西抵达太平口,立即投入了紧张的施工准备工作。
全师在师政委蓝庭辉、师长曾京、副师长沈鸿林的率领下,在完全没有现代机械情况下,75天完成土方28.9万立方米、浇注混凝土4.37万立方米、抛砌片石3.44万立方米、运输材料17.6万吨,提前15天完成全部施工任务。
1953年1月,铁道工程兵第9师由海南岛国防建设工地向辽宁兴城集结,22日从丹东越过鸭绿江,奉命参加朝鲜北部腹地铁路的修建。
当时上级限令,部队1月入朝,2月开工,4月底全线通车。
从2月1日起,全师承担龟城至价川近15公里战区铁路抢建任务,经过58天突击,提前32天完成任务。
4月中旬,转入抢修龟城至殷山铁路,5月16日起抢修价川至大成里铁路,7月15日起抢修龟城至泰川铁路。
这期间,为反敌人空降,全师在管区内抢建7条坑道、400多个掩体、3000多公里交通壕。
在抢修龟城至泰川铁路过程中,美军对铁路干线、枢纽和桥梁进行了狂轰乱炸。
为了确保铁路畅通,必须随炸随修。铁9师在重点桥梁和重点区段构筑防空设施,架设通信网络,预制好排架和工字梁。敌机一轮轰炸后,立即冲到现场抢修。他们还采用护轮轨拆除、护木分孔锯断、鱼尾板螺丝昼拆夜装等方法,使炸弹破坏减少到最小限度。
一天,大宁江两座桥梁被同时炸毁。铁9师立即成立前线指挥所,率3个连兵力赶赴现场,跳入江中紧急抢修。在敌机不停地轮番轰炸和扫射下,江中炸起冲天水柱,钢轨火星四溅,部队致生死于度外,整整奋战了11天,终于抢通了这两座桥梁。
在龟泰铁路抢修的3个多月里,敌机对铁9师管区轰炸720架次,投下炸弹540枚,但这条钢铁运输线,始终保持着畅通。
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后,率9师负责殷龟铁路复旧与局部改建工程,及定州、高原、平壤三处机务段新建工程,均圆满完成了任务。
有部曾经家喻户晓的老电影《激战无名川》,就是根据铁9师抗美援朝真实经历改编的。
1954年7月,蓝庭辉调任铁7师师长,离开了战斗了5年的铁9师。
参考资料:
1、郭娜、张烨《畲族勇士蓝庭辉浴血长征》
2、唐宝洪《畲族虎将兰庭辉》
3、王跃《铁九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