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月生少将: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少将,时任工程兵政治部副主任。
四、从红6军团到红2军团
1933年,红6军团成立,刘月生任红6军团17师51团2营5连通讯员、班长、副排长,同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1934年1月,红17师奉命北上破坏南浔铁路。即将进入湘鄂赣苏区,在黄沙与敌人遭遇。敌人把红17师重重围住,还出动了飞机轰炸。战斗打得非常惨烈,相持了快两天。
战斗中,敌人的飞机炸弹扔得很准,后来发现,敌人在阵地上用白布摆出了一个大大的箭头,飞机是按照地面指示进行轰炸。红17师也在自己的阵地上,用白布摆出一个指示标志来。这一下,把敌人的飞机给搞糊涂了,在红军阵地炸了一通后,又飞到敌人阵地上轰炸。
红17师趁机打了一个冲锋,把敌人给打垮了。
此战,5连缴获了一挺不完整的水机关枪,还有很多子弹。但红17师也损失巨大,50团被拆散并入了49团和51团。
黄沙战斗结束后,红17师就进入了湘鄂赣苏区。
1934年2月,红17师一路打到了南浔路,但因为没有雷管、炸药,甚至连铁锨、镐头都没有,就没有完成破坏铁路的任务。但红17师在铁路附近活动,牵制了至少敌人20个团的兵力,减轻了中央苏区的压力。
有一次,红17师俘虏了一个敌军医院,缴获了很多药品和医疗用品,甚至还动员一些医生护士参加了红军。
随后,红17师奉命返回苏区。有一天晚上两点多钟,部队在漫江镇宿营。因为太疲劳,大家倒在地上马上就睡着了。
突然,附近的山上的敌人四个营的正规军,冲进镇里,打了个红军措手不及。
刘月生听到枪声,就赶紧叫大家起床,往外冲。但5连近100人中只有10几个人冲出了包围,整个红17师1000多人,跑出来的只有300多人,而且基本上是51团的,电台也丢了。
师长肖克也冲出了包围圈,水机关枪排也带出了三挺重机枪。
肖克拔出驳壳枪大喊一声,51团反攻!
当时,突围出来的红军已经撤到山顶上,听肖克这么一喊,就呐喊着冲下山去。而被困在包围圈里的部队听见外面的喊声,知道自己的部队发起了反攻,从里往外发起了冲锋。
敌人一下子就被打得落花流水,被消灭了一个营,光5连就抓了20多个俘虏。
连长让20多个俘虏站在水田里,准备枪毙,但被连指导员制止。经教育后,俘虏都被放了回去。
后来,刘月生在八路军120师时,手下一个连长告诉他,自己以前在国民党军队的时候,曾被红军俘虏了七次,但最后红军都放了他。
进入了湘鄂赣苏区后,部队开始整休。当时,湘鄂赣苏区实际上已经变成游击区。部队没吃的东西,也没有盐。休整了两三天后,只好往回走。粮食问题越来越严峻,肖克甚至命令把驮东西的牲口杀了。
路上,肖克决定在泸溪河边伏击敌人的汽车。
因为没见过汽车,听到汽车的声音,大家都以为是飞机来了,到处跑着躲。
一声令下,部队还是一个劲地冲上去扔手榴弹,炸坏了一辆汽车,缴获了满满一车武器。
因为要继续行军,战利品无法拿走,就把100多条枪和几门迫击炮就地掩埋起来。银圆则带走,也分了很多给湘鄂赣苏区的红16师。
1934年8月,红6军团奉命西征,为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探路。
红6军团一路突破了敌人的四道封锁线,到达湖南中部。他们每天看到敌机沿着他们走过的路在轰炸,感到很奇怪。后来才知道,当时,中央红军就跟在他们后面,带的辎重又太多,行军缓慢,目标比他们大多了。
1934年10月,红6军团到达贵州石阡县甘溪镇,与一股桂系敌人遭遇。
当时,红6军团17、18师加上省委机关9000多人。敌人战斗力很强,很快就把红军分割成三段包围起来。
5连是尖刀连,发现敌人后就向山头上冲,但桂系军队爬山比红军还要快,早一步到了山头。
一排子弹打来,5连伤亡惨重,只剩下十几个人,刘月生的排长脚被炸断。
敌人喊叫着围了上来,排长坚决不让战士们抬他,命令他们马上撤走。大家只好含泪撤了出来。
那个排长和刘月生是老乡,两家相距只有一两里路。建国后,刘月生专门寻找过他,但没有任何消息。后来,刘月生给当地的民政部门写了一个证明材料,证明排长是烈士。
红6军团被分成三股后,一股由参谋长李达指挥,一股由17师师长郭鹏指挥,还有一股由军团长肖克和湘赣省委书记兼军区政委任弼时指挥。
李达带的人最多,是49团、51团的主力,还有一个机枪连。尖刀连退下来后,正好碰到了李达,李达就让5连留下来,掩护部队突围。
战斗打了一天一夜,红6军团损失惨重。9000多人的部队,突围出来的时候只剩下了3000多人。
掩护部队因为撤离得最晚,突围出来只有200多人。他们在山上隐藏了两天两夜,最后才突围成功。
李达把不同建制突围出来的2000人,编成一个营,继续往西行军。
走了十天左右,进入了黔东,发现前面山上有便衣武装人员。上前一喊话,才知道他们是贺龙率领的红3军。
见面后,李达把红6军团的情况向贺龙说了,决定第二天前去寻找接应红6军团的其他部队。
第二天一清早,他们就出发了。找了两三天,先找到了红17师师长郭鹏带领的50团一部800余人,又找到了肖克和任弼时所带领的1200多人。
之前,红2军团电台被打坏,将近一年的时间和党中央失去联系。两军会合后回电中央,建议合兵不再分开,中央同意了这个建议。
1934年10月24日,红3军和红6军团召开会师大会。
会上,任弼时宣读了中央电令。红3军恢复红2军团番号,红6军团和红2军团共8000多人,成立一个总指挥部,由贺龙和任弼时担任领导工作。
红2军团由于错误的“肃反”路线,损失了一大批干部骨干,部队党的基层组织都不复存在,贺龙就把红6军团的政治部整体要到了红2军团。
10月28日,红2、6军团奉命向湘西北进军。进入湘西后,红军决定在龙家寨伏击敌人。
红军埋伏了差不多一个礼拜,敌人才进入伏击圈。
战斗中,红军的机枪手非常神勇,敌人大多数被打死在战壕中,中弹部位全是头部和手部,全是机枪打的。
激战两个小时,进入伏击圈的敌人两个旅大部被红军歼灭,没有进入的一个旅也被红军追上消灭。
此战,红军俘虏了2000多敌人,缴获了2200多支枪。自此,敌人就不敢追击红2、6军团了。
11月,红2、6军团占领了湖南大庸县城,歼灭了敌朱华生旅一部,接着又占领了桑植县城。在向常德推进时,前面之敌为国民党军独立34旅,其701团在浯溪河,700团在桃源,702团在河跗地区。
敌人的几个团相隔几十里,相互支援困难,红2军团决定奔袭浯溪河,先消灭701团,再各个击破其余之敌。
部队连夜冒雨急行军,一晚上走了100多里,在第二天凌晨赶到了浯溪河附近。4师12团没等后续部队赶来,便率先发起了进攻,并攻入了敌西山阵地,但遭到敌人疯狂反攻,双方相持起来。
正在此时,红17师51团、红6师18团赶到加入战斗,敌人立刻就崩溃了,逃向常德方向。
51团一直追到了常德,并把常德包围了起来。天亮前,部队撤出了战斗。
1934年12月17日,红2、6军团攻占湖南省桃源县,刘月生被借调到红6军团17师51团没收委员会帮助工作。
他带一个组,在桃源县城一土豪家查抄出一个缝得严严实实的长条形板袋。用手摸了摸,里面鼓鼓的,有圆的、方的,摸着很硬,拿起来很沉,很显然里面是金银。
有人要求拆开“见见世面”,他毫不含糊地说:原封不动地交团没收委员会,这是纪律。
上交后,发现里面全是金条、金元、金耳环、银耳环、金镯子、金项链等。
不久,刘月生调到了红2军团,任红2军团第6师17团政治处青年干事,红2军团政治部组织部青年干事、巡视员。
此后,红2、6军团创建了湘鄂川黔苏区,队伍也壮大到了20000人。
1935年3月14日,在湖南省永顺县高梁坪战斗中,刘月生小腿负伤,被安置在群众家里养伤,但因缺乏药品,伤口久不愈合。
听说红军主力已经转移,他咬牙追上部队,恳求医生在没有麻药的情况下开刀取出了子弹。
还有一次,掩护大部队转移时,刘月生弹尽粮绝后跳崖,造成5节腰椎骨折。战友搀扶着他追赶上部队,奇迹般地没有截瘫。
五、长征路上
1935年11月19日,红2、6军团主力共1.7万余人由湖南桑植地区南下湘中,开始长征。
1936年6月,红6军团在理化以南的甲洼与红32军会师,红2军团在西康省甘孜县绒坝岔与红30军会师。
会师时,红四方面军的战友把亲手捻的毛线和自己动手织的手套、袜子、毛衣送给他们,还送来牛羊肉和猪肉慰劳他们。两支部队在一块联欢,红四方面军的剧社还演节目慰问了红2、6军团。
7月2日,红2、6军团在甘孜地区与红四方面军举行了会师大会。
7月5日,红2、6军团与红32军奉命组成红二方面军。贺龙任总指挥,任弼时任政委,肖克任副总指挥,关向应任副政委,李达任参谋长,甘泗淇任政治部主任。红2军团改称红2军,贺龙兼军长,任弼时兼政委;红6军团改称红6军,军长陈伯钧,政委王震;红32军,军长罗炳辉,政委袁任远。
会师后,张国焘给部队发了反对“毛、周、张、博”的小册子。但发下来后就被红二方面军销毁了,没有往下发,连刘月生这些在方面军政治部工作的人也没见到。
红二、四方面军决定共同北上。
部队准备北上,开始收集粮食和御寒的东西。部队给每个班、机关每个科发了一口锅,每个人10斤左右的青稞炒面。
随后,红四方面军在前,红二方面军殿后,从甘孜向阿坝出发。离开甘孜就进入了高寒地区,气候变化很大。
当时,刘月生到5师13团1连帮助工作,随1连连部行军。1连指导员严大苟。
他们走到一个小河沟边上,搭起单层布帐篷宿营。
睡到半夜,狂风大作,雨雪交加,连部的人都在帐篷里聚在一起背靠着背挤在一起。
当时天黑看不见,不知道连部还有一个通信员睡在帐篷门口,没有和他们聚在一起。早上起来一看,他已牺牲在帐篷门口了。
还有一次,刘月生随5师13团行军。当他们翻过一座大山,到达山垭休息后要下山时,发现30多个战友再也没有能够起来。
部队到达德润县城后,发现城里才几户人家,什么都没有。红2军团政治部就找了一个干水沟,睡了一晚上。
刘月生带着几个警卫排的战士,走在方面军总部机关直属部队的后面负责收容。有一次,太阳出来都很长时间了,他们看到路边一个小高地上还有个牛毛帐篷支在那里。
刘月生跑过去一看,发现20多个红军战士全死在帐篷里了。
部队走了十几天,到了阿坝后,情况也没有好转。粮食已经吃完了,青稞也被前面的部队割完了。刘月生和另外一个干部跑到地里去拾青稞穗子,然后就把青稞放在瓦片上,烤熟了吃。
连续拾了三四天,弄到了不到40斤的青稞,磨成炒面有七八斤。他们就是靠这点粮食,吃了一个月。
从甘孜出发后,每天宿营后,他们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找野菜。野菜用水煮了后,像撒胡椒面一样撒一些炒面。
当时,再好的关系也不接受别人的炒面,因为谁都不够吃。如果一个人吃,可能还能活下来,如果分给其他人,那都活不了。
刘月生一路上看到的全是红军的尸体,都是极度虚弱死掉的。他们有的盖着草或树枝,有的什么都没盖……他一边走,一边掉眼泪。
过草地时,刘月生在红2军团4师12团9连帮助工作,连长潘友毕、指导员陈正国。
有一次,在翻越一座不高的小山时,突遇大风和雨夹雪,天也突然冷起来了。刘月生突然觉得眼神虚无、呼吸困难,两条腿沉重得挪也挪不动,连把雨伞打开的力气都没有了。他想坐下休息一下再走,但指导员坚决不同意。
指导员和连长两人上来架起刘月生,硬拖着他往前走。走了约200米后,他才缓了过来,可以自己走了。
可是,好多红军战士,坐下去以后就再也没有能够起来。
1937年1月,刘月生调任红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连政治指导员。
警卫连全是经历长征的老战士,都是工人、农民出身,直接归方面军总指挥部参谋长周士第指挥。连队使命特殊,装备精良,步枪全是捷克造,还装备有苏制转盘轻机枪、花机关枪等武器。
连队驻防陕西庄里镇时,每天只能吃一餐大米饭。战士们都是南方人,喜欢吃大米,刘月生和连长朱声达每次只是看着战士们吃完后,自己再去找点馒头吃。
参考资料:
1、彭东明、谭平娇《茶陵籍将军刘月生二三事》
2、俞强年、阳童、彭希《刘月生将军:甘将心血化时雨,润泽家乡万顷田》
3、卜金宝《老红军刘月生回忆长征路上一幕:原封不动地上交》
4、黎云《跟着三个爷爷一起闹革命》
5、卜金宝、黄创新《红军纪律是“铁律”——老红军、原军委工程兵副政委刘月生》
6、胡涤非《刘月生与刘氏三兄弟》
7、支来柱、熊书德、张秀河《真善永存 至爱无疆——记全国道德模范刘月生、王世昌夫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