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前,我故乡基辅的迈丹广场(Maidan Square)上,挤满了手举欧盟和乌克兰旗帜的人群。迈丹革命1(Maidan Revolution)又名尊严革命(Revolution of Dignity),当年,乌克兰当权政府积极配合着俄罗斯的吞并,抗议者想要推翻该政权的统治。最终,我们取得了胜利,完成了欧洲最近一次成功的民主革命。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12c50d699acf531546231151bd00deed.jpg)
群众在基辅独立广场上集会抗议。
九年前,迈丹广场人山人海,民众肩扛被警方射杀的活动人士的棺木。这场悲剧沉痛无比,但留给哀悼的时间有限:克里米亚的吞并开始,我们意识到克里姆林宫已经向乌克兰,向我们开战。
我们那时才知道,在音乐或电影中,实现不可能完成之事的行为可能存在一种浪漫的美感。但是伴随而来的代价却从一开始就过于高昂。令人宽慰的是,迈丹广场飘满欧盟旗帜的图景成为了一别过去的界碑和变革的象征。
社会团结、民主化,公民有归属感、责任感是我们的目标。
乌克兰与欧洲的墓园相差无几
然而现在,这些挥动欧盟旗帜的公民正陷入灭绝危机。乌克兰旗帜大多身在何方?它们在我们城镇的墓地上飘扬,在那里葬礼毫无间断地进行着。
反革命的普京主义可见于掩埋越来越多乌克兰人的墓地。从克里姆林宫的立场来看,要求变革的意图必须被彻底粉碎。独立革命应当在战争中安息。普京对乌克兰的有形仇恨不仅关于种族,也具有政治性。我们所见证的是对生命和时间的彻底灭绝。
尽管乌克兰军方出于战略原因,对惨重的兵力损失情况秘而不宣,但新栽下一片旗林的墓地正讲述着关于死亡的真相,而在其之上死亡人数变得具体可见。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6b26f19caa183a19c095a4f29d9d68b0.jpg)
乌克兰国旗标记着阵亡士兵的坟墓。
真相摆在眼前:在欧洲的一个国家,每天有几百人死亡被认为是可接受的。活着的人——如果他们不是男性,以及年龄范围不在18岁到60岁之间,或不生活在俄占区——可以自由穿越边境,进入其他欧洲国家。但是,在乌克兰境内,死亡人数越来越集中。
在俄乌燃起战火之前,我经常听到人们把乌克兰称作欧洲的后院。但是现在它与墓园相差无几,战争就是掘墓人,用导弹和炮弹炸出深坑,给乌克兰人自己挖下墓穴。墓地上种着美丽的花,象征坚不可摧、勇敢无畏、生生不息的信念,它们本应给人希望,重建的信心以及让人相信经历所有恐怖的事情后生命仍存在可能性。
边界线背后是灾难性的政治逻辑
几周前,我穿过了乌克兰和欧盟国家之间的边境线。如今往返乌克兰没有快速通道,需要长途跋涉,因为心理上的转化要费上一段时间。要想穿越和平和战争的交界线,一个人必须经历一个过程,走出加速的时间——在这里,倒计时不以秒计,而以流逝的生命计数——进入另一段时间。在这里,仍有深思熟虑和讨论(有时候只是白费口舌)的时间,最重要的是,还有做选择的时间。这种心理落差会导致焦虑、担心、睡眠中断,并且剥夺你对所立足之地的信心,即使这片土地不再有炮弹,不再需要用铲子挖出墓穴。边界线的存在已经让人感到精神不适。
也许当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对乌克兰的“分剂量”支援战略可以透过边界政策背后灾难性的政治逻辑来解读。被镇压者可以等。但是要等多久呢?对我来说,身处欧盟境内就难以摆脱一个问题:为什么反战的欧盟对其边境正在发生的血腥屠杀置若罔闻?
死亡的真谛,不是用英雄主义加以粉饰,不是对尊严与勇气的钦佩,而是直视死亡本身。人们常说,乌克兰人已经失去了恐惧,他们自己也这么说。是的,放弃对死亡的恐惧才能通向自由。但是,欧洲称我们具有勇气和不屈不挠的美德,是出于对近在咫尺的战争的恐惧吗?乌克兰是否因坚持其政治主体性引起欧洲恐惧而无法被接受,所以必须被拒于另一侧?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32a38ff4be5a216c9d85f66dba6d090c.jpg)
欧盟成员国
因此,边界问题等同于和平问题。允许乌克兰加入欧盟,接纳乌克兰,意味着让受压迫的人融入欧洲。如果种族屠杀的灾难和战争的梦魇也成为欧洲的一部分,那他们对眼前这一悲剧的态度可能截然不同。
欧盟是时候作出决定了
当我的同事评论俄乌冲突时,他们会讨论关于俄罗斯帝国主义,俄罗斯化,斯大林主义和殖民化的历史。对我来说,这场战争有一个明确的参考点——独立广场。或许有必要重返故地去寻找我们共同的未来。最近的这一次欧洲革命到目前还没有在欧洲史上得到恰当的位置。迈丹革命是生活在欧洲边缘人民的信号:以和平和公正为核心追求的欧盟需要一个联系、共情以及包容的建设。但是这个信号被注意到了吗?
彻底变革的想法似乎悬而未决,但是欧洲的政治和战略决策进程正受到恐惧影响。这种恐惧会侵蚀并慢慢扼杀新的冲动。因为为乌克兰而战的意愿意味着挑战死亡,挑战当下大步向前的俄罗斯。
在欧洲的集体想象中,我感受到它正站在门口,准备跨进未来。它正在重新发现自己,重新思考其东欧部分的主体性,并且把目光投向目前受其保护的边界之外。面对全欧右翼激进运动和情绪的增长,我相信欧洲人会胜利,共同战胜当代的俄罗斯法西斯主义。
今天,乌克兰旗帜遍布欧洲各国。但是它们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是代表着未来的变革,还是相反,纪念其牺牲?乌克兰会成为一个死去的英雄还是活着的伙伴?是时候作出决定了。
【名词解释】
1.迈丹革命
迈丹革命作为欧罗迈丹运动的尾声,发生于2014年2月,当时抗议者和政府武装在首都基辅发生冲突,最终导致总统维克多·亚努科维奇下台,并恢复2004年宪法。2013年11月,亚努科维奇总统突然决定不与欧盟签署政治联盟和自由贸易协定,而是选择与俄罗斯建立更紧密的关系,引发了一波大规模的抗议活动,即欧罗迈丹运动(Euromaid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