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沙特阿拉伯等国家宣布,从五月起,他们将大幅削减石油产量,此后每日产油量将比原先减少超100万桶。此消息一经放出,便在全世界掀起了轩然大波。
各国对此决定极其不满,因为它并非诞生于“欧佩克+”1的例会上,也未经过成员国的共同协商,不具有典型性。相反,它仅由沙特阿拉伯与包括阿联酋和伊拉克在内的其他石油生产国决定,并且事先未放出任何消息。
"对于国际石油市场而言,这无异于是平地惊雷。"瑞斯塔德能源公司(Rystad Energy)的高级副总裁乔治·里昂(Jorge Leon)说。
以下是对此次减产的五点分析:
随之而来的是油价暴涨
该减产消息一经放出,全球石油标准价布伦特价2立刻跳涨5美元,如今每桶石油的价格在85美元左右。毫无疑问,产油减少意味着供应下降,油价自然水涨船高。
由于减产计划预计从5月持续到年底,对油价的影响预计也会延长。
“总而言之,我们认为油价将会比之前增长10%左右,”里昂说,“这可不是个小数字。”
问题的关键在于......
上个月,由于银行业动荡,原油价格急剧下降。这无疑损害了沙特阿拉伯等国家的利益,因为他们靠石油为生。而为提回油价,减产自然是首选方案。
但请注意,沙特方声称减产只是一项“预备措施”,旨在维持石油市场的稳定。该国一贯否认他们的产量标准实际是由他们能从中获益多少决定。
不过,石油市场的分析专家指出,这次的减产行为其实是个明确的信号,即沙特与其盟友国给原油价格设定了一个底线,若价格低于该底线,他们就会采取行动以维持油价。
汽油价格预计也会上涨
汽油价格主要由原油价格决定,因此汽油价格也会跟着原油价格上涨,只不过会延迟几天或几周。
去年就发生了同样的事,当时油价飙升,全美的平均汽油价格达到了每加仑5美元,破了纪录。
不过现在很难预测价格到底会上涨多少,因为还有其它一些影响因素也在起作用,比如炼油厂停工、需求变化和国家总体经济情况。
减产同时,美沙关系正日趋紧张
长期以来,沙特与美国一直是盟友关系,但这种关系正日趋紧张,而近日沙特与欧佩克+关于石油生产和价格的决定无疑加剧了双方关系。
拜登政府也就最新的削减政策发表了一份声明,称其十分不可取。
去年总统拜登就高调访问了沙特阿拉伯,要求沙特增产石油,以求美国市场的汽油价格回落。然而,他被回绝了。
2022年7月16日,美国总统拜登访问沙特
对美国石油公司而言,这也是个机会
美国是世界最大的石油消费国,其消费量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这意味着油价上涨将让美国人的腰包干瘪不少。
沙特阿拉伯减产石油有利于本国经济,这对美国能源公司而言也是件好事。
但同时,美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产国。对于本国销售原油的公司来说,这无疑是笔大额的天降之财。
周一(3日),华尔街能源股满屏飘绿,迎来了近几个月最辉煌的成绩。
这无疑是个机会,如果美国的石油生产商能抓住时机提高产量,说不定能从沙特人手里夺回原油的市场份额。去年,总统拜登抨击那些石油公司赚取的利润创历史新高,却没有采取积极措施提高产量。
但实际上,如今也有一系列外部因素操控着美国石油生产。
上周,达拉斯联储3公布了其对石油公司本季度的调查。公司高管们声称他们面临着融资困难和雇佣工人困难,同时成本也在膨胀。他们表达了对政府的不满,同时气候保卫者的活动干扰,以及那种隐隐笼罩在他们上空的各种不确定因素也限制了他们的石油产量。
【名词解释】
1、“欧佩克”和“欧佩克+”
欧佩克即OPEC,即石油输出国组织(The Organization of the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其成员都是重要的产油国,掌握着大量的石油资源。
而在近年来全球石油需求一度出现供过于求的背景下,为了维持国际油价稳定,欧佩克与部分非欧佩克产油国逐渐形成一种长期合作机制——“欧佩克+”。
2、布伦特价
布伦特是出产于北海的布伦特和尼尼安油田的轻质低硫原油,在期货、场外掉期、远期和即期现货市场上被广泛交易。现全球65%以上的实货原油挂靠布伦特体系定价。
3、达拉斯联储
美联储由位于华盛顿特区的联邦储备委员会和12家分布全国主要城市的地区性的联邦储备银行组成。达拉斯联储为12家联邦储备银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