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月26日,德国再次从冬令时切换到夏令时。根据一项德国医疗保险公司DAK进行的最新调查,四分之一的德国人在时钟调整后曾经出现过健康问题。大约其中一半的人这些问题会持续长达一周。根据调查,受影响的人最常见的问题是疲劳和乏力,其次是睡眠障碍和注意力不集中。DAK的一项研究发现,在时钟调整后的三天,因心脏病发作住院的人数比年平均水平高出四分之一。欧洲汽车俱乐部还通过统计数据证实,时钟调整后交通事故明显增多。其中一个原因是睡眠不足以及由此导致的注意力不集中。
儿童的表现受到时钟调整的影响更为严重。时钟调整导致他们的注意力下降。研究表明,仅仅少睡一个小时就会使孩子们在学校的表现变差。
对此,睡眠研究学者解释说,时钟调整使人们的生物钟失去节奏。结果是,人们早上很难睁开眼睛,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度过一天。然而,许多人在一两天之后就恢复了精力,适应了新的时间。但也有许多人在时钟调整后的几天里仍然遭受着困扰。他们需要更多的时间来适应。
每个人都有一个睡眠-觉醒节律。这在日常聊天中通常被称为“生物钟”。这意味着:我们的身体在特定的时间自动变得疲倦或再次清醒和活跃。然而,这种节奏并不能一按按钮就调整,而是需要时间来适应这种变化。对于某些人来说,这需要比其他人更长的时间。结果是:在时钟调整后的几天里,他们仍然感到疲惫,或者晚上难以入睡。
春季和秋季,哪个调整更糟糕
当然,可能会有个别例外。但理论上,春季的时钟调整对人们来说更困难。毕竟,我们并没有得到额外的一小时睡眠,但时钟调整剥夺了我们一小时宝贵的休息时间。
此外,有些人在春季时钟调整前已经起床,那时天已经亮了,或者太阳刚刚升起。在日光下,我们的身体更容易醒来。然而,在时钟调整后,天突然变暗了。这使得情况变得更加困难。
如何快速适应时钟调整?
对于那些非常难以适应时钟调整的人,可以提前开始“逐渐”进行调整,也就是说,将60分钟分成较小的单位,然后慢慢去适应它。如果像现在春季这样将时钟往前调整,可以(或许下次)在实际调整时钟的12天前开始,每天提前五分钟起床,相应地稍微早一点上床睡觉。每天五分钟的调整对我们的身体来说几乎没有影响,而在这个过程中,生物节律已经逐步适应了一小时的时差。
均衡的饮食和充足的运动也有助于身体更好地应对调整。总的来说,应该注意不要让身体负担过重,并给它足够的时间来适应时制变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夏令时的好处中受益——更长的白天和更温暖的气温。
夏令时制度简介
德国的夏令时制度是指在每年的特定时期将标准时间向前调整一小时。春季时钟调整通常发生在三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此时将标准时间向前调整一小时。这意味着在当天的凌晨2点,时钟会直接跳到3点。这次调整将持续到秋季,当时钟再次调回标准时间。秋季时钟调整通常发生在十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此时将夏令时向后调整一小时,回归标准时间。这意味着在当天的凌晨3点,时钟会倒回到2点。
夏令时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16年。当时,德意志帝国政府为了应对战争,节省光照资源,在全国紧急推行夏令时。
从1980年开始,在欧共体的统一协调下,许多欧洲国家都陆续采用了夏令时制度。其目的主要是节省能源,更好地利用光照。
虽然夏令时制度在德国和欧洲其他国家得到了广泛实行,但这一制度仍然存在争议。有些人认为夏令时能有效节省能源并提高生产效率,而另一些人则认为它可能对人们的生物钟和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在欧洲,夏令时制度的未来仍然是一个讨论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