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3月12日深夜,当张自忠率第59军星夜兼程,突然从战场南线赶到北线的临沂时,日酋板垣征四郎的日子就不好过了,因为张自忠所部绝对是一支生力军,全军齐装满员拥兵11个团25000余人,实力超过孙连仲第2集团军、孙震第22集团军和庞炳勋第3军团的任何一支。
(第5师团长板垣征四郎)
部队番号未必真正代表实力,民国年代的军事常识,根据最新资料,彼时第2集团军辖三师一旅24000余人、第22集团军辖二师八团20000余人、第3军团仅有一师五团13000余人,在汤军团还未露面的情况下,连同第59军共8万余人。
许多军史文章中,都笼统说明在台儿庄战役中,李宗仁是指挥29万人投入作战,其实是不专业的,真正参与台儿庄决战的,只是前述这些部队,计入汤恩伯第20军团的话,共约14万余人,其他如桂军、东北军等部队,都在南线战场打阻击呢!
嗯,其实还有一支部队也在北线战场,只是该部正在夺路逃窜之中,并且已经撤到山东与河南交界的金乡、巨野地区,那便是原由韩复榘任总司令的第3集团军6万人枪,当然这个时候,韩总司令的脑袋已经搬了家。
(韩复榘)
一、韩复榘轻弃济南造成日军盲目骄狂
全面抗战爆发之初,日寇华北方面军战力比较强悍,毕竟战火就是从平津烧起来的。然而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华北方面军兵力不足的弱点,也很快就暴露出来了,方面军司令部和东京大本营争吵得愈发厉害。
华北方面军当时下辖二个军、八个师团、四个混成旅团和三个野战重炮旅团,其中仅老牌的常备师团即有第5师团、第10师团、第14师团、第16师团、第20师团等,但问题是,日军在占领平津继续向南推进时,战场正面已非常宽大。
其中第一军完全陷在山西方向(第二战区),跟几十万中央军、晋绥军和八路军厮杀,耗去了至少四个师团和两个混成旅团;而在平汉铁路方向(第一战区),又分兵二个师团和二个混成旅团,“长腿将军”刘峙就是在那边一溃千里的。
在平津地区,鬼子总还要留驻必要的警备力量吧?因此在津浦铁路的第五战区方向,日军能够投入的野战兵力严重不足,至多能集结第二军所属的第5师团、第10师团和第1野战重炮旅团。
其中第5师团在海运青岛时,还被抽出一个第9旅团投入淞沪战场,也就是后来进入南京的国崎支队(支队长为第9旅团长国崎登少将),此时该旅团尚未归建,也就是说,首批侵入山东腹地的日军,其实只有一个半师团的兵力。
第五战区成立于淞沪会战爆发后不久,司令长官原以委员长自兼、副司令长官为韩复榘,旋因辖区暂无战事,所属部队大量调往上海方向,很快就撤销了建制,直到平津地区的日军南下时,才于10月12日重建。
重建的第五战区以李宗仁为司令长官、仍以韩复榘为副司令长官,鉴于日寇已有打通津浦铁路的企图,军事委员会紧急给五战区调来大批部队,至徐州会战爆发前,云集在津浦路南北两端的中国军队,多达29个师另2个旅288000余人,稍后增加到45万人。
其中集结在北线战场的兵力,算上第3集团军已达了20万人以上,抗战初期的日军虽然强悍,但若想以一个半师团击败中国军队的20余万大军,还是比较困难的,这玩意儿是个专业参谋都能看得明白。
(李白和孙连仲等)
因此日军大本营在1937年底,给华北和华东的日军,都划定了占领区的限制:“华北方面:黄河以北及山东大部;华中方面:芜湖、杭州以东的江南,新的作战须等到新编六个师团完成”。
换句话说,东京当时要求华北方面军,打到黄河北岸就得暂停,转入休整并巩固占领区,等待援兵到达后,再行发动攻势。然而方面军司令官寺内寿一大将,对大本营的指示严重不满,坚持自己“使华北、华中联接起来,进行徐州作战”的主张。
然而出乎鬼子意料的是,第10师团刚刚迫近黄河岸边,韩复榘便带着部队主力和金条银元,于1937年12月28日仓惶逃离济南,将黄河天险和泉城拱手让于日军,当天,第10师团先头部队1000余人侵入济南城。
韩复榘不战而弃济南,令日寇第二军错愕不已,也让寺内大为兴奋,完全将东京发出的“限制令”丢在脑后,悍然命令第10师团继续南下,在第5师团的配合下直扑徐州,这是韩复榘的“第一功”:让日军出现盲目轻敌的心理。
(寺内寿一)
二、韩复榘溃逃造成“诱敌深入”之态势
之前矶谷第10师团向济南推进时,老韩也是打了几仗的,但是很快发现战力差距悬殊,部队折损严重,于是不顾李宗仁的迭电劝阻,开启了向南狂逃的模式,一口气放弃了泰安、兖州、济宁等要点,20多天跑了几百里地。
1938年1月11日,第10师团先头部队侵入鲁西南重镇济宁,意味着津浦路北段已经门户洞开,徐州和陇海铁路线均暴露在日军的威胁下。韩复榘的长距离溃逃,由此带来了两个严重后果:第一是李宗仁手忙脚乱,甚至来不及完成徐州会战的初期部署,自然雷霆大怒。
第二是矶谷廉介确实有点飘了,更加认定当面的中国军队不堪一击,遂不顾大本营的限令,更不待援兵抵达,在第二军和方面军司令部的纵容下,决心以第10师团单独南下追击,干脆一口气袭占徐州拉倒,这也是日军典型的“下克上”作风。
换个角度看,韩复榘的怯战狂逃固然可恨,让第五战区上下怒不可遏,但在客观上却起到另一个效果,那便是意外实现了“诱敌深入”:骄狂的矶谷师团急速推进,一头冲进了第五战区预定的决战区域,而中国军队的三个集团军和一个军团正在向这里集结。
(蓝线为韩部逃跑路线)
这还不算完,韩复榘在开封被扣押后,第3集团军总司令暂由孙桐萱代理,全军慌得一批,及至1月24日韩复榘被处决的消息传来,全军上下也就彻底断了念想,若想生存下去,那就必须服从命令听指挥了,否则韩复榘就是前车之鉴。
李宗仁为争取战役集结的时间,一边命令匆匆赶到的川军死守滕县,一边命令孙桐萱率部反攻济宁,以牵制日军南下的速度。1938年2月10日,孙桐萱遵令对济宁南关发起攻击,虽然反攻未能奏效,却把日本人吓了一跳。
矶谷廉介深感占领区和交通线并不安全,遂抽出第8旅团用于警备泰安、兖州、济宁、汶上各城,该旅团所辖的第39、第40联队不得不分拆使用,成为守点的警备部队,比如济宁就驻有第39联队的1500余人。
顺便说一句,日军其后紧急组建了一批独立混成旅团,投放到华北战场,就是为了担负沦陷区的守备任务,从而腾出野战师团的兵力来,但那是以后的事情了,现在矶谷老鬼子没得选择。
(矶谷廉介后任香港总督)
此时第10师团继续南下徐州的部队,只剩下师团直属部队和第33旅团,也就是说,日军投入台儿庄战役的两个师团,其实都处在“瘸腿”状态,每个师团各剩下一个步兵旅团。
于是第5师团将直属的炮兵骑兵装甲兵,加强给步兵第21旅团,组成了“坂本支队”,以旅团长坂本顺少将为指挥官;第10师团也如法炮制,以步兵第33旅团为基干,组建了“濑谷支队”,以旅团长濑谷启少将为指挥官。
日军挽马师团的步兵旅团,编制在7800人左右,所以加强师团直属部队后,每个支队至多在13000人,即便再加上“军”配属下来的炮兵和装甲兵,也就15000人不到。就这样,两个支队3万余鬼子,分两路向台儿庄杀来,确实骄狂,也确实犯了兵家之大忌。
濑谷启狂到什么程度呢?这厮把支队又分成三个部分:第10联队为左路,以配合坂本支队的作战;第63联队主力为中路,追击撤退中的川军;同时组成“台儿庄派遣队”,从右路南下直取台儿庄,而这个派遣队只有第63联队的步兵第2大队附野炮兵一个大队。
仅凭2000个鬼子就想拿下台儿庄,正在向这座小城疾进的第2集团军总司令孙连仲,如果事前听说的话,一准气个半死:拿我们当空气啊?
(中国军队在台儿庄的炮兵阵地)
三、韩复榘的人头确有号令三军之效
韩复榘的全套职务,是第五战区副司令长官、山东省主席兼第3集团军总司令,陆军二级上将。就职级来说,他是第五战区仅排在李宗仁之后的人物,什么汤恩伯、孙连仲、张自忠都是他的下级,妥妥的封疆大吏。
某种意义上,韩复榘也没太把李宗仁放在眼里,尽管桂系老大北伐资历深厚,但是自1929年蒋桂战争起,李宗仁就是蒋系的死对头,并且一直被压迫在广西一隅,桂系当时的总兵力也不过4万余人,论实力和地盘,其实都还不如韩复榘。
李宗仁能够授任陆军一级上将,以及出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主要还是北伐元老的资历以及南京政府“联合抗日”的姿态,而韩复榘1930年就叛冯投蒋,当了七八年的”山东王“,也从来没有在李宗仁的手下干过,凭什么服服贴贴?
同样,第五战区除桂军一部还算是亲信部队外,其他的西北军、东北军、川军、包括汤恩伯的中央军,跟李宗仁均无半点渊源,非亲信部队的成分占去八成以上,这样一个大杂烩的作战序列,李宗仁怎么指挥和统带?通常情况下,这得是中央系大员压阵才玩得转。
(血战台儿庄剧照)
因此李宗仁到任以后,对各杂牌军头主要靠怀柔和’拉拢”,以便让这些军头能基本听招呼,身段放得挺低的。即便如此,由于时间仓促,第五战区的运转也没有完全上轨道,杂牌军都把实力当命根子,真跟强大的日军打起来,有谁愿意拼光本钱呢?
而作为李宗仁的副手,韩复榘率先不听招呼甚至抗拒军令,这就开了一个很坏的头,如果李宗仁办不了韩复榘,那么徐州会战干脆不用打了:本就不受待见的西北军、东北军和川军,一准会保存实力,象征性放上几枪就撤退,这不是危言耸听,是由当年的现实情况决定的。
拿办韩复榘,也是李宗仁最先提出来的,并且得到了副参谋总长白崇禧的附议,当然,桂系二巨头并没想过杀人,类似韩复榘这样级别的将领,还没有被枪决的先例。不过校长恨老韩久矣,终于逮个机会就坡下驴,而且要么不动,动就搞死,于是韩复榘的小命不保。
原因是复杂的,过程是曲折的,然而效果却是杠杠的,韩复榘被拿办,极大震动了第五战区的所有杂牌军头,位高权重如韩副司令长官者,因为抗命都送交军事法庭了,如果谁再不遵号令,那肯定没有好果子吃,于是在台儿庄战役中,各部都迸发出最大的战力值!
(韩复榘剧照)
庞炳勋军团不过万余人,在临沂硬顶日军第5师团的主力,期间多次请求后撤,李宗仁坚决不允,老庞只好硬着头皮死扛,一直坚持到张自忠第59军赶来,在兵力1:1的情况下,庞炳勋军团充分展示了西北军的大刀片作风。
川军更不必说了,在滕县周围用血肉之驱,死死拖住了日军第10师团南下的脚步,为第2集团军在台儿庄的布防,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尤其是孙连仲的部队,在台儿庄的防御作战中,确实打出了抗战时期城市保卫战的较高水准,恐怕仅次于衡阳保卫战了。
战至1938年4月3日,第2集团军伤亡极其惨重,孙连仲致电战区长官部:“报告李长官,本集团军已伤亡十分之七,可否请长官答应,暂时撤退到运河南岸,好让第2集团军留点种子,也是长官答大恩大德”!
李宗仁一口回绝:“敌我在台儿庄已血战一周,胜负之数决定于最后五分钟,你部务必守至明天拂晓,如违抗命令,当军法从事”!言外之意,根本没有商量的余地,如果第2集团军抗命撤守,那么韩复榘的今天,就是你孙连仲的明天。
孙连仲无奈了:“好吧,李长官,我绝对服从命令,整个集团军打完为止”!
(池峰城剧照)
大结局:
此时主守台儿庄城区的第31师,也处在崩溃的边缘,师长池峰城打电话给孙连仲,同样请求暂时后撤,孙连仲刚刚遭到训斥,只能跟部下发狠:“士兵打完了你就自己上前填进去,你填过了,我就来填进去,有谁敢退过运河者,杀无赦”!
第31师就此不再抱有幻想,立马组织敢死队逆袭,居然迫使日军在多个方向后撤,终于撑到了总攻时刻。战前第31师拥有官兵8000余人,台儿庄一役伤亡4241人,一线战斗兵等于损失了88%,全师彻底伤筋动骨。
整个台儿庄战役,除了汤恩伯执行命令不那么痛快外(人家肯定不怕拿办),其他各部杂牌没有敢于抗命者,个个真跟鬼子死打硬拼,遂有台儿庄之大捷。不要空谈保家卫国的精神,对这些曾经的军阀部队而言,韩复榘的人头也是起了很大作用的:前进死,后退亦死。。。
莫不如奋勇向前,或许还有一线生机,更为后世所仰,而铁血台儿庄,就是这么拼出来的!
277026612
一个人头的作用
南118张东冬
所以这就是李司令长官厉害得地方,知人善用,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用所谓的杂牌军打败和击溃了日本3个师团,最主要得是把第10师团给打残了[点赞]
用户17xxx79
哈哈把保家卫国写的那么传奇,其实都是保自己[呲牙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