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文无才无德为何能坐镇湖广11年?别的没有,一句话就是会做官

莺歌绿柳楼前 2025-04-11 09:46:27

【官文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官文,出身于内务府正白旗的王佳氏家族。其门第并非显贵,仕途轨迹亦相对简明。初以拜唐阿身份踏入仕途,旋即历任蓝翎侍卫、头等侍卫之职。至道光朝末年,外调至广州、荆州等地,执掌八旗驻防副都统之要职。

官文久处京师贵族之圈层,于军政、政务、文化领域及民间实际状况皆鲜少涉足。其既缺乏行政实操经验,亦不具备独到见解与出众才能。此外,官文素以生活侈靡闻名,据史料记载,其“每日奉百金,制早晚二席”。由此可见,官文与彼时腐朽的满族贵族并无二致,于文,无法匡扶社稷;于武,难以安定邦国。

在历史进程中,并非具备卓越才能才是担任官职的必要条件,亦不能以才能有无全然判定官员履职优劣。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局势风云变幻,为官员仕途带来诸多变数。咸丰五年伊始,太平军第三次成功攻克汉口与汉阳,致使湖广总督杨霈因失职被革职查办。与此同时,咸丰帝任命时任荆州将军的官文接任湖广总督。值得注意的是,在此一个多月前,胡林翼获朝廷谕旨,署理湖北巡抚之职。

咸丰帝所施行的人事布局颇具深意。自太平天国举事,形势紧迫之下,清廷不得不启用众多汉族官员。然而,咸丰帝从根本上对汉族官员心存疑虑,特别是针对两湖区域。一方面,朝廷需仰仗胡林翼、曾国藩等湘军将领;另一方面,又必须派遣满族高级官员进行监察制衡。

从更高维度审视,此类人事布局,实则映射出满汉之间复杂的政治关系,而这一关系深刻关乎统治阶层的兴衰命运。在此情形下,咸丰帝将这一极具挑战性的难题,交付于官文与胡林翼二人。

【官文和胡林翼的矛盾】

胡林翼以进士之资踏入仕途,其家族背景、个人品格及为政才能,与官文相较,差异显著。鉴于此,二人于短期内,实难在思想层面达成一致。此外,由于总督与巡抚同处一城处理政务,在行政过程中,二者间产生矛盾冲突,亦为必然之势。

自咸丰五年起,于两湖地区,八旗与绿营的大规模主力部队已不复存在。彼时,对抗太平军的重任,便由湘军以及两湖地区的地主阶级共同肩负。在军事与政务领域,胡林翼无疑发挥了主导性作用。

身为湖广总督,官文身负对胡林翼及湘军实施监察之责。在此情形下,胡林翼对于官文监察举措的接纳与否,便构成了二人之间矛盾的核心所在。

史实表明,初始阶段,胡林翼对受监督一事持抵触态度,由此致使其与官文之间关系剑拔弩张。彼时,身为总督的官文,凭借自身职权,在诸多事务上对胡林翼加以限制。诸如在征兵与调饷等关键事务方面,双方时常产生分歧,矛盾凸显,呈现出明显的对立态势。

在晚清复杂的政治格局中,胡林翼与官文之间存在深刻龃龉,此情形对湘军整体利益影响重大。彼时,咸丰帝在二者关系处理上,始终倾向于官文。受此影响,胡林翼在短期内诸多事务推进艰难,工作进程严重受阻。不仅如此,这种不利局面还波及骆秉章、左宗棠以及曾国藩等湘军重要人物,对湘军内部的协同运作与整体发展产生了消极效应。

若此局面持续僵持,其影响将颇为深远。一方面,两湖地区作为湘军集团的战略根基与后方依托,湘军欲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壮大,恐成泡影;另一方面,湘军既有的实力亦将遭受损害,而这一状况的连锁反应,便是两湖地区的安全局势面临严峻威胁。

鉴于此情形,曾国藩、左宗棠等有识之士向胡林翼晓以利害,劝诫其与官文通力协作。与此同时,朝廷方面亦施加一定压力。在多重因素作用下,胡林翼最终清晰认知到官文于官场之稳固地位难以撼动,故而意识到务必与官文妥善维系良好关系。

关于胡林翼与官文交好之途径,诸多史料均有记载。胡林翼令其母将官文的宠妾收为义女,由此促成两家内眷间频繁且亲密的互动。此举旨在通过情感纽带的构建,增进彼此关系,堪称以情动人之策略。

此外,胡林翼于正式公务场合,刻意采取谦抑姿态,在诸多方面维护官文颜面。每逢向朝廷奏报功绩之时,均将官文列于首位。不仅如此,胡林翼对官文生活奢靡及贪腐行径选择充耳不闻、视而不见,甚至每月从巡抚衙门的财政经费中,专门拨出三千两白银,以供官文肆意消费。

官文虽在才能方面有所欠缺,但绝非愚钝之人。对于胡林翼诸多示好之举,他内心洞若观火,并予以积极反馈。在面临能够获取功绩、赢得赞誉以及享有财富的情境下,官文遂将湖北军政大局的主持权托付于胡林翼,自身则一心仰仗其操持相关事务。

【官文不是胡林翼的傀儡为官也颇有智慧】

咸丰帝遣官文前往两湖地区,其旨在对湘军实施监察。官文对此使命铭记于心,始终坚守满族贵族之立场,并据此展开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

曾国藩对官文曾有这般论断:官文为人,心机深沉。在胡林翼主政之时,表面上官文极为谦逊推让,然而,一旦涉及自身利益范围的关键之处,他必定据理力争。可见,二人之间仅维持着表面的敷衍周旋,并非诚心相交。

为避免在湖北事务中受制于胡林翼,官文采取一系列举措巩固自身势力。一方面,他在湖北官场广泛结纳,精心网罗众多官吏,构建起专属的核心权力集团。另一方面,大力扩充军事力量,着重培植都兴阿与多隆阿所率两部。官文将本部兵马扩增至一万五千人,并凭借权谋牢牢掌控这两支部队的指挥权,以此强化自身军事主导地位。

此外,官文对维系与湘军集团核心成员的关系极为重视。例如,他曾差人前往湖南劝募捐输,却遭左宗棠断然驱离。当时,左宗棠仅为骆秉章幕府中的一介幕僚,尚无正式品级与官职在身,而官文贵为湖广总督,面对此等情形,却选择隐忍不发。由此可见,官文具备顾全大局之素养,其度量远超常人。

再如,在李续焘、朱希广、何绍彩等将领因战事表现未达预期而遭胡林翼严厉惩处之际,官文适时介入,凭借自身影响力为其斡旋,使处罚程度有所减轻。此举令这些湘军将领对官文感恩图报,内心萌生深切的感激之情。

官文凭借卓越的政治权谋,成功化解了被胡林翼权力边缘化的潜在危机,并逐步构建起自身的权力体系,此体系对胡林翼形成了有效的监督与制衡机制。

督抚同心这一局面,标志着满洲贵族与湘军集团之间的关系实现了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跨越,同时为湘军后续发展构筑了坚实基础。从历史研究视角审视,官文在此进程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

自咸丰五年迄同治五年,官文执掌湖广总督之位长达十一载,并获授文华殿大学士之衔。同治五年,曾国荃对官文发起弹劾。彼时,即便朝廷掌握确凿证据,却未对官文施以严苛惩处,仅将其调任京师,兼领刑部事务。凡此种种,充分彰显朝廷对官文持肯定态度。

0 阅读:22
莺歌绿柳楼前

莺歌绿柳楼前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