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视剧《雍正王朝》所构建的叙事体系中,若要论及哪位人物最富传奇特质,邬先生必定首屈一指。此君在胤禛谋取皇位的过程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辅佐角色。通常而言,这般对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之人,理当在正史典籍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令人诧异的是,遍览各类官方文献资料,竟全然寻觅不到关于邬先生的相关记载。
在官方正统的史籍记载中,未见“邬先生”这一人物的相关记述。然而,于稗官野史领域,邬先生却颇具声名。其事迹的关键出处,主要为《春冰室野乘》与《清稗类钞》两部文献。
野史所载内容,其真实性存疑。因民间惯于广泛传播野史故事,在口口相传过程中,信息极易失真、变异。在此背景下,探究野史记载中的邬先生,其身世渊源究竟如何,值得深入考辨。
【邬先生原是落魄书生】
在电视剧《雍正王朝》的叙事架构中,关于邬先生的早年经历,并未予以详尽阐释。该人物甫一现身,便已身处胤禛府邸,承担起教导弘时与弘历的重任。
据《清稗类钞·幕僚类》所录,邬思道,字王露,其长期寓居于浙江杭州,然其籍贯是否为浙江,该文献未作明确阐述。
邬思道于康熙中期获秀才功名,然其后在乡试之途辗转多年,始终未能突破乡试这一关键关卡。在古代,科举功名对士子而言极具吸引力,邬思道虽屡经尝试,却连续名落孙山。长此以往,其精神状态大受影响,与人交流时言语滞涩,难以清晰、连贯地传达完整意思。
据载,邬氏家族财力雄厚。邬思道凭借家族资财,通过捐纳之途获贡生身份,旋即于浙江杭州府择地而居。彼时,邬思道不过是一介籍籍无名的潦倒书生,却因机缘巧合,得以与雍亲王胤禛结识。
在清朝康熙年间,胤禛尚为皇子之际,康熙帝为使诸皇子深入了解民间实际状况,遂安排他们前往民间亲身体验民生百态,洞察百姓疾苦。胤禛积极践行这一旨意,常摒弃奢华排场,身着寻常百姓服饰,低调出行至京畿之外,以体察民间真实情况。值得一提的是,在此过程中,胤禛曾三度莅临杭州。
清世宗胤禛初临杭州之际,于不经意间邂逅邬思道。邬思道虽身为一介儒士,言辞表达偶有滞碍,然其饱读诗书,与胤禛交流之时,双方沟通颇为顺畅。
邬思道为人热忱且好客,出于其诚挚邀约,胤禛遂于邬氏宅邸安身,一应饮食起居费用皆无需自理。
自那之后,每当胤禛前往杭州,其食宿皆安排于邬思道居所。邬思道为人审慎,从不探究胤禛的真实身份。胤禛每至,邬思道皆以丰盛饮食、周到款待相迎;待胤禛离去之际,亦精心准备若干地方特产相赠,尽显宾主之谊。
康熙朝晚期,“九子夺嫡”局势波谲云诡,身为皇位有力角逐者的胤禛,因深陷权力争斗漩涡,自此无缘踏足杭州。即便处于如此复杂局势下,胤禛仍与邬思道保持书信往来。在这些信件交流中,胤禛始终严守身份机密,从未向邬思道表露自己皇子的尊贵身份。
【朕安,邬先生安否?】
雍正登基之后,李卫获任浙江巡抚,旋即改任浙江总督。于履新赴任前,李卫依制入朝陛见。彼时,雍正帝特意叮嘱:杭州有一位邬先生,此人德行出众、才学不凡。待其抵达浙江,务必将邬先生延请至幕府之中,为其妥善安排职司。
雍正帝降旨后,李卫岂敢懈怠。抵达杭州之后,李卫即刻亲赴邬思道宅邸,以极为敬重之态,将邬思道延请至自己府中。
李卫素乏学识,基于皇上点名这一缘由,便认定邬思道必为非凡卓越之人。然而,待与之会面,却见邬思道言辞吞吐,满口文言古语,尽显迂腐学究之态。且交付于他的事务,亦未能妥善处置,实与李卫先前的预期大相径庭。
鉴于雍正皇帝的情面,李卫行事有所顾忌,对邬思道不敢有丝毫懈怠。李卫以丰厚薪资供养邬思道,并于浙江巡抚衙门特意为其辟出三间房舍,按照极为考究的装修规格精心打造,旨在让邬思道生活起居皆能舒适惬意。
李卫洞悉,读书人群体通常禀性刚直,且自尊心极为强烈。若全然剥夺邬思道参与事务的机会,于情于理皆难以自洽。
依据朝廷既定规制,每至岁末,各省督抚皆需向皇上呈递请安折。此请安折,本质上属形式之举,其目的主要为向皇上恭请圣安,内容较为单一,通常仅为“浙江巡抚李卫跪请皇上万安”之类简短表述,并无复杂撰写技巧可言。
事实上,督抚所呈请安折送达京城后,皇上通常仅作简略浏览,一般不会予以批示。此情形犹如当今职场中,员工向领导发送祝福信息,领导往往亦不予回应。
邬思道身为饱学之士,于撰写请安折这类事务而言,可谓驾轻就熟。然而,李卫未料及的是,当此请安折呈送至雍正帝御览时,雍正帝凭借敏锐的洞察力,瞬间辨识出此乃邬思道的笔迹。旋即,雍正帝提起朱笔,郑重书就:“朕安,邬先生安否?”
雍正朝时,雍正帝对李卫极为倚重与信賴。然而,在此特定情境下,李卫却退居次要地位。原本,邬思道仅以代笔身份参与其中,那用于向皇帝问安的奏折,虽名义上由浙江巡抚李卫呈递,按常规,若雍正帝有相关指示,理应下达予李卫。
李卫接获军机处廷寄文书后,大为惊愕。圣意竟将其置于一旁,却对邬先生格外擢升。此情形令李卫震撼不已,自彼时起,无论于外显之态度,抑或内心之尊崇,皆以邬思道为非凡之人,恭敬有加,宛如供奉神祇。
邬思道向雍正帝呈递请安折之举,消息旋即传至各省。待李卫卸任浙江巡抚一职后,各地督抚纷纷遣派亲信,不远千里赶赴杭州。他们抱着志在必得的决心,不惜耗费重金,欲将邬思道礼聘至自己麾下。
邬思道年事渐高,深知自身之所以获地方要员敬重,实因与当朝圣上颇具渊源。然就地方政务而言,自觉所能施展之影响力有限。基于此,邬思道遂决意留驻杭州,无意他往。
邬思道所做的这一抉择,为其后继的浙江巡抚带来了可观的利好。自此之后,无论浙江巡抚一职历经多少更迭,邬思道于浙江官场的地位与待遇皆稳如磐石。他享有幕府中的最高薪酬,且每年仅专注一事,即代巡抚撰写请安折。
邬思道辞世之后,浙江巡抚衙门确立一项规制:其生前居住的三间房舍,不得挪作他用,而是作为邬先生之故居,予以长期留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