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临终前24小时,做六件缺德事至今被骂,但其遗言却让后人大笑

繁华落尽啊 2025-01-13 14:00:27

【前言】

慈禧太后,作为清朝末年权势的代表,在她临终前的那 24 小时之中,居然干了六件到现在还遭人指责的不地道事儿。

她的这般行径,不光让她的坏名声愈发严重,还在历史中落下了耻辱的印记。可出人意料的是,她临死时的一番遗言,却引得后人不禁发笑,满是讽刺的味道。

究竟是哪六件事,致使她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仍然保持着强硬的态度?而她的遗言为何会让人忍俊不禁,这当中是否蕴含着更为深刻的意味呢?

【重视珍宝抛却生命——慈禧的镇墓之路】

慈禧太后临终前二十四小时干的第一件缺德事儿就是偷偷镇墓。身为帝国的最高掌权者,慈禧在世时,对自己陵墓的操持从未掉以轻心过。

早在光绪五年(1879 年)的清明节那会儿,慈禧头一回去往了属于她自己的陵寝——惠陵,往陵墓核心的那个啥地方投放了好多珍宝。

所谓“金井”,说的是位于棺材正中间位置的一口没有水的深井,它乃是整个陵墓的核心,也是连通阴阳的“通道”,所以清王朝的统治者对其极为重视。

为了能让自己风风光光地入土,慈禧那可是使劲了浑身解数。她每回跟光绪展开政治较量,都能取得胜利,可心里头却老是不踏实。

慈禧老是担心自己死后,光绪会把她陵寝的规格给降低了,所以啊,她每次都要亲自跑到陵墓那儿,往金井里面扔些世间少有的宝贝,好让自己心里头能踏实点儿。

在光绪三十四年(1908 年)的十月十二日,离光绪去世仅剩下九天的工夫,慈禧又派了自己的亲信去金井放置宝贝。

这一回,她吩咐庆亲王奕劻去操办此事,大概是察觉到危机即将来临,不愿自己凭借掌控光绪所稳固的权力有所动摇,所以索性让人把自己的势力范围打理好。

没过几天,慈禧就让内务大臣去到金井,往里边投放了好多佛像与佛珠。然而,即便做了这般谨慎的筹备,慈禧的陵墓最后还是没能躲开被盗挖的结局。1928 年,孙殿英打着军演的幌子,堂而皇之地展开了盗墓之举。

瞧瞧那陵寝内部,大量使用了贴金呢!尸身上盖着的陀罗尼经,上面缀着的东珠多达820颗,而且颗颗硕大。再看慈禧的嘴里,含着一颗极其珍贵的夜明珠,那可是价值非凡呐!

为了把这颗夜明珠弄出来,孙殿英居然残忍地将慈禧的脸给割破了。慈禧这一辈子那是极度奢靡,生前如此,死后也不例外,她所打造的那个帝国,完全是靠欺压百姓才建立起来的。

盗墓事件一出,孙殿英遭到了全国上下的齐声谴责,而慈禧陵墓的极度奢靡也同时遭到人们的痛斥。一个糊涂昏庸的掌权者,居然把自己的个人私欲摆在国家的未来之前,如此的大肆铺张、穷奢极侈,着实令人惊叹不已。

【毒手夺命的慈禧——从光绪皇帝之死说起】

1908 年 11 月 15 日,七十四岁的慈禧太后突然去世。可就在她离世前那短短的二十四小时当中,还出现了另外一件极为震撼的大事——光绪皇帝驾崩了。

关于光绪皇帝的死因,从古至今那可是有着各种各样的说法流传着。有人讲是突发重病去世的,也有人怀疑是慈禧下的毒手。那到底是啥情况呢?

大伙都知道,光绪皇帝那可是被慈禧给软禁了好些年的傀儡皇上。在戊戌变法那档子事儿里,他曾经想方设法地要把那个专制的统治者给推翻喽。可到头来呢,还是被慈禧给狠狠地压制住了,连自己的小命都保不住啦。

光绪三十四年(1908 年)十月十七号,光绪跟平常一样吃了饭,没承想,突然就觉得身体特别不舒服。要知道,在这之前,他的身体一直都没啥毛病,好着呢。

这些食物居然能让他有这般强烈的反应,这里头肯定有问题。这一天,慈禧得知消息后,当即下令让人把给光绪准备的棺椁搬到乾清宫。光绪还在接受治疗呢,可慈禧居然就着手给他料理后事了。

仅仅过了短短四天,光绪就在瀛台涵元殿突然驾崩了。这种异常情况,难道不会让大家心生疑虑吗?后来,光绪的弟弟载沣向身边的太监询问当时的具体情形。

那太监跟他讲,慈禧在临死前的二十四个小时当中,不停地向身边人打听,皇帝情况如何。当太监回说“还好”时,慈禧的脸上显出了放松的模样。

这情形着实让人禁不住深深质疑,慈禧会不会就是害死光绪的元凶呢?虽说后来还有一些别的讲法,像是光绪吃了袁世凯送来的药所致,可不管咋说,慈禧的嫌疑都最为重大。

光绪的离世,完完全全给他那短暂又憋屈的一生划上了句号。身为一个被囚禁的天子,他原本盼着慈禧归西后自己能执掌大权,哪承想,最后竟被那个心狠手辣的老妇人给毒死了。

光绪驾崩后,他没留下子嗣,就这样被慈禧牢牢把控。这老太太没让光绪的弟弟载沣当皇帝,而是颁旨把才三岁的溥仪立为新帝。小孩子好掌控,这可正遂了慈禧的心思。

【慈禧给自己留的三道;】

光绪皇帝驾崩后还没到二十四小时呢,慈禧也跟着去世了。在她临终的时候,给自己留下了三道“旨意”,想要接着把控大清王朝。

首先呢,要说的是立储这事儿。慈禧没挑光绪的弟弟载沣,反倒是把才三岁的溥仪给立成皇帝了。小孩子年纪小,好操控啊,对慈禧来讲,这可真是个绝佳的选择。

随后,慈禧颁布了第二道旨意,把载沣推上了摄政王的位置。乍一看,好像是让他辅助年少的皇帝,然而事实上,载沣不过是个幌子罢了。慈禧才是真正掌控实权、进行训政的人,所有军国大事,载沣都得依照慈禧的决断行事。

不过,慈禧显然心里还是没底,接着又下了第三道旨意,指明摄政王载沣的所有事务,都得跟慈禧的侄女隆裕太后商议好了,方可施行。如此一来,权力便稳稳地攥在了慈禧的亲信那里。

慈禧那可是想尽了法子,使尽了手段,就为了保证自己死后权力不会分崩离析。可她万万没料到,她用来压制光绪的袁世凯,到头来竟会变成自己的送葬人。

三年过后,载沣实在没办法,只好无奈地辞去了摄政王的职务。隆裕太后既年轻,又没什么本事,压根儿就没法跟那心机深沉的袁世凯对抗。

最终,年纪尚小、懵懂无知的溥仪,只得满心无奈地签下清帝逊位诏书,就此给腐朽没落的清王朝画上了句号。

【临终遗言:慈禧最后的丑陋】

在生命的最后二十四小时中,除了那三道“”,慈禧竟还留下了一段极为荒唐滑稽的遗言。

她在遗言里表示:“自打嘴巴”。再说她身旁那些嚣张跋扈的太监,难道不就是她放纵所致吗?

真逗,她竟然把明末太监祸乱当作参照,仿佛自己是个多好的范例呢。然而实际上,慈禧才是近在咫尺的最典型的反面例证。

她的政治手腕可比光绪厉害多了,然而却将这厉害的手腕用在了压制光绪以及维护那腐朽王朝的统治方面。

慈禧这一辈子干的净是些丧权辱国的勾当,压根儿不管国家的兴衰存亡。就算到了临死的时候,她心里想的还是自己的那点儿私欲和对权力的贪恋。就她这样的临终遗言,怕是只能让后人越发地对她唾弃谩骂了。

【结语】

在清王朝的历史中,慈禧太后可谓是最为人所诟病的。她把控朝政的时间长达47年之久,其行事手段极其狠辣,到最后甚至不顾一切地将光绪皇帝给谋害了,而这皆是她穷其一生追逐权力所导致的。

哪怕是在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的短短 24 小时当中,慈禧还在给自己的陵墓做着铺垫工作,想着通过镶嵌珍宝的办法来维系自己的地位。这种行为简直是自私到了极点,压根儿就没把国家的兴衰放在眼里。

可不单单是这样,慈禧临终前留下的遗言着实让人唾弃。她居然想着去限制女性和太监的权力,这完完全全把她自己的罪责给显现出来了。

这位堪称清王朝头号阴谋家的人,一辈子都在理所当然地追逐权力,一直到生命的尽头。

0 阅读:16
繁华落尽啊

繁华落尽啊

个人创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