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落凤坡死的人是诸葛亮,庞统能打赢司马懿吗,答案不言自明

赵赵没期待 2023-12-25 14:10:03
前言

历史,真的可以重演吗?当我们面对那些虚无缥缈的假设时,脑海里往往会涌现出无数遗憾和假想。而三国时期中,最令人遗憾的事情之一,恐怕就是蜀汉重要谋士庞统,在刘备入蜀之战中不幸身亡。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历史可以重头再来,庞统没有牺牲,而是活下来成为蜀汉丞相,他是否能取代诸葛亮的地位,带领蜀汉击败司马懿,完成北伐大业?让我们来逐一分析。

天下第一智囊的诞生

庞统,字士元,出生于南阳郡的一个书香门第。他从小就露出惊人的聪慧,3岁能作诗,5岁就通晓《春秋》,10岁便对兵法谋略了如指掌。

他的父亲庞咸,看到儿子的才华,更是精心培养,收集图书数万卷,让庞统潜心学习。到他20出头的时候,已经博览群书,对《易经》、《老子》等典籍了如指掌,在谋略 上更是达到化境。

这时,荆州牧刘表手下的谋士司马徽,偶然间听说了庞统的大名。他决定亲自前去拜访,一见庞统就大为惊叹,感叹天下竟有如此年轻的奇才。于是他将庞统引荐给了刘备,刘备也大受震撼,豪爽地说出“天下第一智囊”的评语。

当时刘备手下已经有了无数贤才,像诸葛亮、庞统这类的谋士更是不在少数。但庞统的加入,无疑让这个谋士群体焕发出了更耀眼的光芒。刘备亲自设宴款待,庞统也从此踏上了扬名立万、成就大业的征途。

丞相之位觊觎者的心理描写

获得刘备的重用,也让庞统心中涌现出了更大的野心和抱负。年少轻狂的他,开始觊觎那意味着权力和地位的丞相之位。毕竟,能够以一人之力辅佐国家,掌握军政大权,这是多少才俊梦寐以求的事情。

庞统深知,自己在智慧和谋略上已经超群绝伦,当丞相指日可待。但同时,心中也明白刘备眼下重用的还是诸葛亮,想要取而代之,必须在实际行动上有所建树。这让庞统无比渴望战功,也让他在之后的军事行动中,表现出了超乎常人的勇敢和果断。

制胜法宝的获得

207年,在刘备决定讨伐北方曹操统治的中原之时,庞统便献上了自己的谋略与助力。当时正是赤壁之战后,孙权大败曹操之时。刘备决心趁机夺取荆州,为自己在南方建立根据地。

然而此时江东名将吕蒙领军屯兵当阳,阻止了刘备北上的步伐。庞统建议刘备采取攻心为上的策略,先取故交从江东借兵,然后用计晓以利害,让吕蒙自动开路。刘备十分赞同这个计策,很快就说动了孙权,使吕蒙不得不退兵。

荆州大捷的取得

在攻取荆州的战斗中,刘备军虽然占据了人数优势,但曹操大将华歆的防守十分顽强。这个时候,庞统再次献策,设下疑兵之计。他让人在城外四面点起熊熊烈火,散布蜀军已经完成包围的消息。华歆大惊失措,开城出降。终于,荆州这块凉凉良田被刘备收入囊中,为日后建国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荆州大捷中,庞统不仅展现出了卓越的谋略才能,也在刘备心中获得了更高的地位。与此同时,他也藉此成功打动了一批蜀汉重臣武将,如关羽、张飞、赵云等人都十分敬重他的才华。

成都夺取的成功

211年,刘备决定西进攻取益州,实现统一南方的伟大抱负。此时蜀地actual地形复杂,道路崎岖,如何快速突破成为了一个严峻问题。庞统建议刘备采取运动战,分兵五路疾行军,同时袭击刘璋的几个要冲要道。

刘备听从计策,很快就攻占了南中、汉中等地。而此时刘璋大将泸水守将韩玄也率军前来迎战。庞统主动请缨迎击,终于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亲自带领突袭,成功擒获韩玄,为蜀军打开通往成都的捷径。

在进入成都城的那一刻,庞统心中涌动着无比激动与自豪。能与君王一同立下汗马功劳,他觉得丞相之位已然唾手可得。甚至在刘备举行受降典礼时,庞统都已经开始在心里规划,自己未来辅政的蓝图。

蜀汉外患内忧

然而好景不长,就在蜀汉建国初期,刘备与曹操的矛盾持续升级。北方大敌不断侵扰边境,南方江东孙权也有吞并西蜀之意。可以说,刚刚建立的蜀汉,外有强敌环伺,内有粮草短缺,正面临空前的存亡危机。

此时身为谋臣的庞统,也面临了自己人生中最艰巨的难题。他明白,此时此刻国家需要的是一位英明神武的领袖。自己必须尽快推出有效的应对之策,甚至不惜孤注一掷。只有这样,才能扭转局面,让刘备重新信任重用自己。这种使命感和危机感,驱使着庞统日以继夜地制定对策,希望为国家转危为安。

北伐战略的制定

经过深思熟虑,庞统决定孤注一掷,全力支持刘备发动北伐战争。他认为,外患当前,必需武力镇压和威慑住北方的敌人。同时还可通过战争来获取粮草物资,解决国家内忧。最关键的是,借机压制诸葛亮的崛起,建立自己不可或缺的地位。

为此,他联合了马超、张飞等一批重臣武将,推出了进军长安,夺取关中之地的北伐方案。并极力向刘备力陈此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终于说服了刘备。

221年冬,刘备亲率大军进发。然而此次北伐最终以失败告终。刘备不仅没有取下长安,反而军心涣散,元气大伤。使得蜀汉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刘备本人也在痛失爱将关羽后,身心受创,很快病倒,最终含恨而终。

遗憾再现

这场失败的北伐战争,对庞统的打击要远超过刘备。他看到自己一手推波助澜的计划化为乌有,自信和雄心也在战火中灰飞烟灭。

更遗憾的是,正是在这次北伐的道路上,庞统为了掩护刘备突围,不幸中箭身亡。风华正茂的他,就这样英年早逝,未能再为蜀汉贡献更多聪明才智。而他心心念念的丞相之位,也最终落入了诸葛亮的手中。

结语

当我们追问历史的真相时,往往也在追问我们自身的本质。假如当年庞统没有牺牲,他是否就是三国最杰出的谋士?能否取代诸葛亮一统天下?这些假设的答案,恐怕永远也只能是虚无缥缈的想象。

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诸葛亮的过人之处,不仅在于才干和谋略,更在于仁爱乐义的品质。也许,正是这种视民如子的大爱之心,成就了他在民间流传千古的神话。

而年轻气盛的庞统,更像是杀伐果断的武人,驱使他奋勇向前的,恐怕不是什么理想抱负,只是权力和地位的诱惑。历史车轮滚滚向前,英雄辈出的三国时代已经远去。留给我们的,除了遗憾,更多的是对人性光明面的期许和追求。

0 阅读:0
赵赵没期待

赵赵没期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