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中国古代的钱币设计的很有意思:它们四周是圆的,中间有一个方孔。
这可不是随意的设计,除了打磨方便外,还包含了“天圆地方”的哲学思想。
晋朝的名士鲁褒就说过:“钱这东西,就像是乾坤的缩影,里面是方的,外面是圆的……人们对它像对兄弟一样亲近,所以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孔方’。”
这原本只是鲁褒对钱的一种调侃,但在晋朝是一个崇尚玄学、讲究风度的时代,所以“孔方”、“方兄”或者“孔方兄”这样的称呼很快就流行起来了。
人们发现,用“孔方兄”来指代钱币,不仅形容贴切,关键是显得自己很高雅,极大地满足了广大上层人士强烈的装X需求。
权力寻租的游戏
虽说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却是万万不能的。
尤其是对于那些从古至今的官员来说,钱更是绕不开的话题。
翻开厚重的二十四史,你会发现,贪官污吏的故事比比皆是,他们为了钱,廉耻都可以抛到九霄云外。
从位高权重的宰相到小小的衙门小吏,都有人通过卖官鬻爵来发财。
而且交易方式五花八门,有的明目张胆地张榜标价,有的则偷偷摸摸地暗中交易,甚至还有的像炒股一样,看行情涨跌来决定价格。
卖官鬻爵可不是个别官员的私下行为,中央政府有时候也参与其中,甚至把这种事情变成了制度,发展成了产业。
按理说,官员的职位应该是基于德行、品格和能力来选拔的,不应该成为买卖的商品。
但实际上,有很多皇帝的经营头脑过于发达,他们看到了官职背后的巨大财富潜力,于是干脆自己当起了“乌纱帽公司”的大老板,做起了一本万利的官职买卖生意。
这种现象,可以说是古代版的“权力寻租”,皇帝们利用自己的权力,将官职变成了可以交易的商品,从而获取了巨大的利益。
政策手段到敛财工具
史书中最早记录的卖官皇帝竟然是祖龙——秦始皇嬴政。
果然是万世制度开创者。
秦始皇在位的第四年,发生了严重的蝗灾,天空都被遮蔽了,紧接着又是瘟疫肆虐。
面对这样的灾难,秦始皇出了一个主意:他下诏让百姓捐粮,捐得多的有奖励,捐出1000石粟的人可以获得一级爵位。
不过,这个时期的爵位更像是一种荣誉头衔,并没有实际的权力。
而且在灾荒之年,秦始皇这样做的初衷还是为了百姓着想,所以这算不上是为了发财而卖官。
可以说,这算是古代版的“公益众筹”,既解决了灾区的粮食问题,又给了捐献者一种荣誉上的回报。
提起卖官鬻爵,最有名的还得是东汉时期的汉灵帝刘宏,可以说是这种做法的始作俑者。
他直接让卖官的行为逐渐演变成了一种纯粹的金钱交易。
刘宏在登基之前,生活相当拮据,所以一旦成为皇帝,他就把聚敛财富当成了头等大事。
他在皇宫里设立了一个类似于乌纱帽交易所”的地方,官职就像商品一样明码标价,只要出得起钱,就能买到官位。
比如,想买个县长的职位,大概需要两三百万人民币;郡守的职位则要接近五百万。
再后来刘宏的生意头脑越来越强,他发现卖官这生意异常火爆,于是他开创性地采取了“投标”的方式。
也就是说,官职的价格不再固定,而是像拍卖一样,价高者得,简直是个小机灵鬼。
而且,他还有一套优惠政策:如果是名人来买官,可以享受半价优惠,相当于对折;而那些暴发户想要买官,就得加倍付钱。
有个叫崔烈的人,是个官迷。
他之前已经做到郡守、九卿这样的高职,声望在朝野中也很高。
就这还不满足,一直想弄个三公当当。
于是他又花了500万钱,换算成黄金就是500斤,买下了司徒这个职位,这可是赚大了,因为他算是名士,要是其他人来买,要花1000万钱。
刘宏为了扩大他的乌纱帽市场,费了不少脑筋。
他推出了一些优惠政策,比如对于那些一时拿不出全款的买家,可以申请分期付款。
就是说,买官的钱可以先欠着,等到上任后,用赚来的钱再加上利息一起还清。
这就像是我们现在的贷款买房,只不过这里贷的是官位。
这样一来,刘宏就变得老有钱了。
历朝卖官简史
赢政和刘宏卖官的时候,虽然钱是进了自己的口袋,但好歹还是走的公家账,可以说是为了国家创收。
但是到了北齐后主高纬这儿,卖官的性质就彻底变了。
高纬当上皇帝后,国库空虚得连大臣们的工资都发不出来。
于是,他干脆赋予了权臣和士开等人公开卖官的特权,鼓励他们自行创收。
他把各个地盘都划分好,州县、乡镇都明码标价,只要有人付得起钱,官职就卖给他。
至于那些有才学但没钱的人,就只能靠边站了。
那时候,北齐有很多加了“敕用”两个字的公务员,其实都是买官上位的。
通过卖官,和士开等人的腰包也鼓了起来,这钱可比他们的工资多多了。
高纬的这种做法,实质上应该算是“国有企业,私人承包”了。
这就像是把国家的职位拿出来,让私人去经营,赚的钱都进了私人的口袋。
这样的做法,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唐朝的时候,像和士开这样的角色就更多了。
唐高宗时期,有个权臣叫李义府,他在国家组织部担任高官,官员的任免都得通过他这里。
所以,那些想当官的人就天天往他家里送礼。
李义府当然不是什么清官,他利用这个机会大捞特捞,天价茅台、标王拿地的事情都干过。
史书上说他“专以卖官为能事”,也就是说,他专门靠卖官来发财。
这就像是现在的拍卖会,只要出价高,就能得到想要的官职。
唐朝的元载也是个卖官的狂热分子。
他当上宰相后,和中书省的官员卓英倩、李待荣勾结在一起,大肆做起了乌纱生意。
结果呢,“天下官爵,大者出载,小者自倩、荣”,也就是说,大官由元载来卖,小官就由卓英倩和李待荣来卖。
那时候,各地的人都带着钱来求官,路上求官的人络绎不绝。
五代后唐的豆卢革也是个很有商业意识的人。
在五代那个混乱的年代,干部档案遗失是常有的事。
豆卢革就趁机出卖官员的委任状,只要出得起钱的,都可以买。
所得的收入,当然都进了豆卢革的腰包。
北宋的梁师成、王翻,南宋的贾似道,这些人都是做乌纱生意的奇才。
到了明清两朝,卖官的现象更加普遍。
明朝的奸臣严嵩父子就是其中的代表。
他们不仅控制了朝中文武百官的升迁大权,甚至连小地方的地方官也是明码标价。
比如,文官的州判要价300两银子,通判500两;武官的指挥要价300两,都指挥则是700两。
这就像是超市里的商品,价格标签都贴得清清楚楚。
另一朝的官员孙振也是这类人物,而且他的胃口更大。
有一次,一个侍御使找到孙振,想请他帮忙安排一个合适的官职。
在洽谈中,这个人伸出了两根手指,孙振以为是出价2000两黄金,高兴得不得了,立刻就答应了。
没想到,第二天这人只带了200两黄金来,孙振当场就翻脸了,大声骂小气鬼,直接就给赶走了。
清朝的时候,皇帝又把卖官的生意收归国有,还给它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捐纳”。
这种就“规范文明”多了。
根据《清史稿·选举志》的记载,捐纳可以分为几种:
第一种是“捐实官”,也就是说,只要你捐了钱,就可以直接去上任,或者等待机会补上空缺。这种捐纳方式花钱最多。
第二种是“捐前程”,付了钱之后,你就有了做官的资格。即使一时补不上实缺,也可以穿相应的官服,使用相应的车辆,享受官员的待遇。
第三种是捐考试资格,付了钱之后,你就是监生,有了参加科举考试,考举人的资格。
第四种是“捐升迁”,也就是说,小官可以花钱买个大官来做,或者是那些因为犯错误被革职的官员,也可以花钱买回自己的官职,官复原职。
自掘坟墓,墙倒屋塌
从秦朝到清朝,中国的历史走过了两千多年,但卖官的事情却一直没断过。
不管是国营、私营,还是公私合营,不管怎么经营,卖官的人都能大发横财。
当官能力怎么样倒是次要的,有钱才是最重要的。
那些买官的人,都不是什么好鸟。
他们出钱买了官,上任后就会横征暴敛,大肆搜刮民脂民膏。
没办法,做生意不能赔本啊!
他们收回了成本,还得接着刮,不然怎么进步呢?
苦一苦百姓吧。
“鬻官者,欲民之死”,梁元帝萧绎的这句话说得很中肯。
更严重的是,卖官给卖官者带来的不过是暂时的财富,而对于整个王朝来说,这无疑是一种自取灭亡的手段。
卖官鬻爵,就像是挖墙脚,最终会导致墙倒屋塌。
欢迎大家点赞、评论、转发和收藏。如果觉得文章写得还不错,可以点击关注,每天分享有趣的历史小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