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上被遗忘的四位民族英雄,皆为华夏大地收复过百万国土

译萱 2025-02-22 11:14:39

晚清至民国,帝国列强入侵,中国大片领土遭分割占领。此乱世时期,涌现了四位民族英雄。

他们克服重重困难,不顾个人安危,坚决捍卫国家领土。四人功勋显著,确保祖国百万平方公里土地不被侵犯。

那么,他们身上各自承载着怎样的经历与往事?

【一 左宗棠收复新疆】

晚清重臣左宗棠,是这四位民族英雄中的首位。

1864年,清朝对新疆的控制逐渐减弱,导致该地区爆发大规模民族起义。

当时,中亚浩罕汗国军官阿古柏得俄国支持,率领兵马公然入侵新疆。

阿古柏迅速获得新疆封建势力支持,他们内外勾结,意图将新疆从大清领土中分裂出去。

1871年,俄国借收复新疆之名侵占伊犁,意图扩张领土。清廷主战派坚决反对,随即部署清军,准备收复失地。

面临的新难题是沿海地区频繁受侵,这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北洋派领袖李鸿章主张舍弃新疆,转而将国家财政资源集中于海防建设上。

当时清廷国库资金匮乏,难以同时支持东南海防与西北平叛,故需在两者之间择一进行。

慈禧采纳李鸿章建议,决定舍弃新疆,确保东南地区稳定。

同时,慈禧未放弃收复新疆,她命令左宗棠自行筹集军费,以进行西征。

左宗棠就海防西征斥责李鸿章,奏称自古西北安危重于东南,重视新疆可保内蒙,进而维系京师安全。

左宗棠誓师收复新疆时,面临的最大困境是资金匮乏。慈禧将经费拨予北洋派,仅给予他军事命令,未拨军饷。

左宗棠于信中向友人坦言当时境遇:“年岁已高,仍致力于报国,深感身心俱疲,心力交瘁。”

最终,在德国商人与胡雪岩的资金援助下,左宗棠成功筹集到了所需的军费。

左宗棠晚年,率兵携棺赴疆,分三路攻伊犁,成功将广袤国土纳入清廷疆域。

民国时期对新疆统治力度虽弱,但仍确立了该地区的合法归属权。

左宗棠对国家领土完整的贡献极其巨大,梁启超赞誉其为近五百年来中国最伟大的人物。

杨增新是继左宗棠之后,对这片土地作出卓越贡献的民族英雄。

【二 杨增新和赵尔丰】

辛亥革命后,清朝灭亡,政权更迭之际,外蒙古活佛受俄国鼓动,于库伦自立为帝,并随即宣告独立于中国。

然而,俄国不仅视外蒙古为其囊中之物,还将其西部的科布多和阿尔泰地区列入侵吞目标,企图一并占有。

外蒙古活佛哲布尊丹巴应俄国要求,遣使至科布多和阿尔泰游说,意在劝导当地王公贵族效仿其脱离中国,寻求独立。

土尔扈特部蒙古族人毅然拒绝提议,明确表示他们决心留在中国领土内,不愿离去。

劝降未果,俄与外蒙古调兵赴科布多、阿尔泰。土尔扈特部无力抵抗,遂向新疆都督杨增新请求援助。

杨增新赴新疆任职时,深感左宗棠收复失地之英勇,故当科布多蒙古族求援时,他毅然决定派兵支援。

杨增新的举措初期遭遇内部反对,因当时中原政权混乱,新疆实则处于独立状态,无上级权力管辖。

杨增新的幕僚欲保留实力,图谋在军阀混战中获利,认为此刻与俄蒙军队在科布多开战,将大幅削弱自身力量。

杨增新在大是大非前坚守决定,任命蒙古亲王帕勒塔为志愿军总指挥,并迅速调动二十营兵马前往科布多支援。

苦战后,帕勒塔击败科布多敌军,确保该地区稳固纳入中国版图。

战后,俄国未停侵吞步伐,转而向阿尔泰地区大规模移民,意图以人口增长实现对该地区的占领。

杨增新决定把荒芜的阿尔泰归入新疆,利用总督职权经营该地,通过经济、军事等手段,增强中国对该区域的控制。

杨增新竭力维护,至新中国成立前,这片遭外部势力窥伺的领土始终未被分割。

杨增新为左宗棠后新疆的继承者,是捍卫边疆领土完整的民族英雄。因其前人名气显赫,后人鲜少认知杨增新的卓越贡献。

赵尔丰与徐树铮乃另外两位捍卫国家领土完整的民族英雄。

晚清时,英国欲分裂中国新疆,盯上西藏地区,遂勾结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措,怂恿其反叛清廷,以实现其分裂阴谋。

1905年,土登嘉措宣告藏地独立,并迅速引发战火蔓延至川西。此举致使中国西南地区局势骤然紧张,面临严峻威胁。

清廷无措时,赵尔丰主动请缨,要求领兵入藏,并坚定承诺,三年之内,定能平息叛乱。

【三 徐树铮收复外蒙】

1908年,赵尔丰率清军入川西,晚清政权受革命党冲击濒临崩溃。赵尔丰此行旨在维护民族大义与国家领土完整。

赵尔丰指挥清军,迅速平定理塘、打箭炉叛乱,随后展开收复藏地的最终战役。

1910年初,赵尔丰大军抵达拉萨城下,土登嘉措无心抵抗,遂携带金银珠宝逃离拉萨。

距辛亥革命爆发仅一年,赵尔丰于晚清衰微之际收复藏地,其历史贡献显著。

辛亥革命后,沙俄支持外蒙古分裂势力致其独立。彼时北洋政府新成立,无暇顾及这一边境区域。

徐树铮身为北洋政府成员,与众人态度相悖,他坚决主张将这块土地重新纳入中国版图。

徐树铮时任西北边防军总司令,麾下统辖五混成旅,因此在北洋政府军阀中颇具实力。

徐树铮初时面对俄国控制外蒙,未能想出有效策略收复失地。

1917年,俄国因十月革命爆发,无暇管理外蒙。徐树铮敏锐地抓住这一机遇,视其为难得的时机。

自1919年起,徐树铮屡遣人赴库伦探情报,得知外蒙古仅万余伪军与千余白俄军后,他果断决定夺回失地。

当时另一阻力来自日本,其欲趁势成为俄国后任,占领外蒙古。

1919年10月,徐树铮担忧局势变动,遂亲自带领一个混成旅及一个骑兵团,向外蒙古进发。

出征前夕,徐树铮以血书“杀”字于军旗,并向将士宣誓:“失地未复,吾等誓不归乡!”

徐树铮攻势迅猛,于日军增援前击败外蒙古伪军与白俄军,随后派遣援兵分驻战略重地。

日军鉴于该结果,无奈放弃对外蒙古的占领计划。

1919年11月,外蒙古王公贵族上书北洋政府,请求废除中俄不平等条约,成功促使外蒙古回归祖国。

外蒙古虽因苏联成立再次脱离中国,但徐树铮的功绩依旧显著,他仍当得起民族英雄的称号。

《西部学刊》2023年第19期刊文,探讨左宗棠收复新疆时,西方新式军械武器的来源及运用,内容位于35-38,48页,共5页。

《档案时空》2010年第3期9-11页,详细记载了徐树铮收复外蒙古的全过程,内容共3页,条理清晰,阐述了事件始末。

杨增新对新疆蒙古族政策的研究,发表于《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页码74-80,全文共7页。

驻藏大臣赵尔丰的相关内容,可参见《人民论坛》2010年第11期第78-79页,该论述共两页,详细阐述了赵尔丰在西藏的事迹与影响。

2 阅读:24
译萱

译萱

虎子淳说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