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4月8日的晚上,在武汉的八路军驻办事处收到了一封从西安发来的电报。
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的林伯渠发来了这份电报,电文提到,最近张国焘借着祭黄陵的机会,没经中央同意,就带着警卫员偷偷从西安坐火车跑到武汉去了。
译电员收到这封电报后,一点都不敢耽搁,马上就把电报拿给正在武汉搞统战工作的周恩来。周恩来把电报看了之后,也大吃了一惊:张国焘难道是铁了心要脱离党组织吗?
周恩来吃惊也不奇怪,张国焘那可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者之一。
他,跟陈独秀、李大钊一块儿创立了北京共产主义小组,还参加了党的一大,以前可是党的核心领导成员中的一员,而且还率领过人数多达8万的红四方面军。
张国焘在1897年出生于江西省萍乡县的一个富裕乡绅家庭,1916年的时候考进了北京大学。在五四运动期间,他被推选成北大学生联合会的领导人。
1921年7月开党的一大的时候,张国焘是北京来的代表,他说自己是受李大钊指派,就当上了会议主持人。
在党的一大的时候,他当选为党的组织主任,就此进入党的领导核心。之后,他还代表中共领导人,得到了列宁的接见。
可张国焘,本质上就是个特别会看风向行事的政治投机者。
在共产国际代表团工作的时候,他抱住了莫斯科中山大学校长米夫这棵“大树”。就因为这样,到中共六届四中全会的时候,张国焘就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了,还成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忠实拥护者和得力推行者。
张国焘这人专横跋扈得很。他被派到鄂豫皖苏区去贯彻四中全会路线的时候,就使了各种各样的手段来排斥、打击那些跟他意见不一样的人,就这样,他把自己在鄂豫皖苏区的最高地位给确立起来了。
在鄂豫皖苏区的时候,张国焘大力推行“肃反”运动,对鄂豫皖苏区里那些不听从自己的干部进行了残酷的打击。
皖西军分会主席许继慎,在红军该东进还是南下这件事上,他的想法跟张国焘不一样,结果被张国焘给逮捕杀害了。鄂豫皖军委副主席、红四军军长旷继勋,还有政委曾中生,他们因为反对张国焘的错误做法,也被张国焘害了。
张国焘借着“肃反”的名头,害死了好多红军干部战士,这可把红军的战斗力给大大削弱了。
红四方面军到川陕边之后发展得特别快,一下就有8万多人。这时候,张国焘的野心也急剧膨胀起来。他把党指挥枪的原则扔到一边,把四方面军当成自己跟中央对抗、叫板的本钱。
长征的时候,中央红军会师后,张国焘不听党中央继续往北走的决定,硬要南下川康,就和中央领导人争得特别厉害。
中央都已经确定了共同北上的方针,可张国焘,仗着自己人多枪也多,居然私自带着左路军就往南走,还宣布要另外成立一个“中央”,那气焰,嚣张得很!
在中央和四方面军众多指战员的抗争之下,南下老是失败的张国焘,到最后也只能宣布把他自己搞出来的那个“中央”给取消掉。1936年10月的时候,张国焘带着军队和红一方面军会师了。张国焘分裂党和红军的这种行为,彻彻底底失败了。
但张国焘依旧不满足。他觉得自己以前可是红军总政委、红四方面军的最高领导人,现在却被批判了,这对他来说简直是奇耻大辱,于是就产生了叛逃的念头。
西安事变之后,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里有这么个内容:每年清明节那天,两边各出一名代表,一块儿到陕西黄帝陵,去公祭咱们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1938年清明节那次公祭,国民党派的代表是西安绥靖公署主任蒋鼎文。这么一来,咱们共产党这边派出的代表,也得是个高级领导人。张国焘心里就想,自己叛逃的机会可算是来了。
可张国焘在4月1日的时候找到了毛泽东,提出要由他自己代表共产党去黄帝陵祭祀。张国焘再三请求,毛泽东就答应了,不过叮嘱他一定要快去快回。
1938年4月2日,张国焘,带着秘书,还有警卫员张海,再加上一个警卫班,坐了一辆卡车就离开延安。
4月4日那天,张国焘到了有黄帝陵的黄陵镇。就在当天下午,他和蒋鼎文一块儿祭拜了黄帝陵。到了晚上,张国焘跟蒋鼎文可是聊了一整晚。
第二天上午的时候,张国焘对秘书还有警卫班的战士们讲:他要到西安八路军办事处找林伯渠商量特别重要的军情,让秘书和警卫班的战士们先回延安,说完就一头钻进蒋鼎文的小轿车里去了。
几个小时过后,张国焘就到西安了,还住进了蒋鼎文给他安排的西京招待所。张国焘在这个国民党开的招待所里一住就是两天,可他压根儿就不提去八路军办事处找林伯渠这档子事。
警卫员张海犯嘀咕了,好几次问张国焘啥时候把事办完回延安。可张国焘,每次都答非所问,拿各种各样的理由敷衍了事。
一直到4月7日,张国焘这才让张海给林伯渠打个电话,叫林伯渠到火车站来送自己去武汉。
林伯渠一接到电话,立马就奔到西安火车站去了。这时候,张国焘都已经上车了。林伯渠一下子冲上火车,让张国焘下车,可张国焘,对着林伯渠就一顿抱怨,说自己得去武汉找周恩来,还讲他在延安被批判了,反正就是在延安待不下去了。
林伯渠眼见张国焘一心想跑,没办法,只能回办事处向中央汇报。中央也察觉到张国焘这是要叛变了,就给在武汉的周恩来发了电报,让他去劝劝张国焘,让张国焘别再走错路,赶紧回到党的怀抱。
4月8日清晨,周恩来收到了中央的这份电报。瞧完电报,周恩来震惊极了,他把李克农找来,很严肃地讲:“张国焘自己坐火车要到武汉来,想投奔国民党。不管咋样,你们都得找到他,然后把他接到我这儿来!”
李克农立刻带着几个同志冲向武汉火车站,目的就是去拦住张国焘。可这几个人在火车站守了好几天,却压根儿没瞧见张国焘的影儿。
一直到4月11日,李克农他们才瞧见张国焘的人影儿。
张国焘4月7日就从西安出发了,怎么到11号才到武汉?
原来,张国焘在洛阳耽搁了两天。这两天里,他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也给老婆杨子烈写了一封信。张国焘在给毛泽东的信里说,他打算到武汉去干些工作;给老婆的信,就是告诉老婆带着儿子到武汉来。
张国焘是找到了,可不管怎么劝说,他就是不愿意去武汉办事处。
没办法,李克农只能先把张国焘安排到一家旅馆住着,然后就把找到张国焘这事儿告诉给周恩来了。
当天晚上,周恩来还有董必武、叶剑英他们几个,到张国焘住的那家旅馆去了。他们跟张国焘唠了一整晚,一个劲儿地劝张国焘,就盼着他能早点儿回头,别再执迷不悟了。
周恩来诚恳地对张国焘讲:“老张,你也是老资格了。党组织和同志们批评你以前的过错,是为了往后能把工作干得更好。咱们连牺牲都不害怕,难道还会怕批评吗?”
张国焘始终低着脑袋坐在一旁,可嘴里不停地嘟囔着,说中央对他的批评是错的。
张国焘怎么就这么顽固?周恩来一脸严肃地说道:“中央对你所犯错误的批判那是完全没错的。就算你对中央有看法,也不能自作主张地离开中央,想干啥就干啥!你最好主动向中央承认你的错误!”
在周恩来他们严肃的批评和劝说之下,张国焘没办法,只得给中央发了个电报,告知中央自己已经到了武汉,还说期望中央能准许他在武汉工作。周恩来他们也发电向中央介绍了张国焘在武汉那边的状况。
4月12日,中央给张国焘回电称:“在这民族危机的时刻,咱们党内部必须团结一致,这样才能团结全国人民,挽救危亡。盼着你能早点回来,真的特别期待。”
4月13日,周恩来又一次来到张国焘住的旅馆,劝张国焘先搬到办事处住。可张国焘坚决不答应,还对周恩来说:“我以后再也不沾政治了。”
从张国焘的住处回来,周恩来一分析,觉得张国焘跑到武汉去,十有八九是想叛变投到国民党那边去。不行,得把他拽回来,绝不能让这种事发生!
4月14日的时候,张国焘有叛逃的迹象。周恩来就吩咐李克农,把张国焘强行带回武汉办事处。然后,还安排邱南章和吴志坚这两位同志紧紧跟着张国焘,为啥?就是怕张国焘去投靠敌人。
4月16日那天,张国焘对周恩来讲,他要去见蒋介石汇报工作,要是不满足他的条件,那就啥都别说了。没办法,周恩来只能陪着他前往蒋介石位于武昌的官邸。
张国焘一见到蒋介石,马上就摆出一副认罪忏悔的样子,低声下气地对蒋介石讲:“兄弟在外面,糊涂了好多年。”
一听到张国焘这几个字,周恩来的愤怒就再也压不住了。他腾地一下站起来,大声怒斥:“你昏头了,我可清醒得很!共产党人搞革命,为无产阶级求解放,那可是举世闻名的!”
张国焘事先没准备,他的“汇报”没什么实质内容。这种“汇报”,跟以前叛徒的“自白”本质上能有啥区别?
一个共产党人要是丢掉了自己的革命立场,把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都说成是“糊涂”,这叫一辈子坚持革命的周恩来怎么能接受?
周恩来从蒋介石官邸回来后,又对张国焘做了最后一次争取工作。他对张国焘讲:“你以前虽说犯过错,可你是老党员,还当过党内的高级领导,对党可不能有一丝一毫信念上的动摇!”
但是周恩来的劝说就像对牛弹琴一样没效果。没办法,周恩来只好在向中央请示之后,给张国焘列出了三条路,让他选。
这三条路:一是改正错误,回来接着在党内工作;二是请假歇一阵子;三就是被党开除党籍!
张国焘早就想好了,就拿配眼镜当借口,从办事处出去,住到中山路的太平洋旅馆去了。
4月17日清晨,张国焘找个借口把警卫员张海打发走了。紧接着,几个国民党特务开着两辆汽车,来到张国焘所住的太平洋饭店楼下,随后张国焘就登上了其中一辆汽车。
张国焘在离开饭店之前,在桌上留了张纸条给周恩来,说:“兄弟我已经打算选第三条路了,就别派人来找我。”
张国焘叛逃以后,4月18日的时候,中共中央就作出了《关于开除张国焘党籍的决定》,把张国焘正式给开除出党。
毛泽东当年5月4日在抗大作报告的时候,解释过中央作出这个决定的缘由:“张国焘到延安后,中央安排他做边区副主席,盼着他能改掉毛病。他嘴上说改了,其实,就像穿上长袍子,把毛病藏起来了。”
这次,他找了个到陕西中部祭黄帝陵的借口,结果,就像被黄帝抓到墓里去了似的,再也没回来。那没办法,我们只能把他的党籍给开除。同志们可得记住,一定要坚决地去奋斗,别怕困难,可不能开小差,别学张国焘那样。
张国焘叛变革命了,可中央并没有刁难他的家人。他老婆杨子烈怀着孕提出要去找张国焘的时候,毛泽东不但没为难她,还亲手给中组部写了个便条,让中组部安排一下,说“让子烈同志回家。”
张国焘叛变逃跑以后,还让人给跟着他好些年的警卫员张海带信,想让张海跟着他一块去投靠国民党。周恩来问张海啥想法的时候,这个警卫员特坚定地讲:“我是共产党员,他不革命了,我就能不革命了?”
张国焘叛逃了,蒋介石知道这事儿后可高兴坏了,就像得了个“宝贝”似的。蒋介石一心想对付共产党,于是专门把张国焘安排到戴笠手底下,想借着张国焘对共产党的了解,来跟共产党人作对。
张国焘本是共产党的高级领导人,结果却成了军统特务。他心里再不愿意,可在那种处境下,又怎么能不低头?
蒋介石为了让张国焘死心塌地为国民党效力,给了张国焘一个“军委会中将委员”的空头衔,这头衔有名无实。还让他当上了专门对付共产党的“特种政治问题研究所主任”。
张国焘满心感激涕零,一开始的时候也是充满雄心壮志。他寻思着,只要自己站出来振臂一呼,肯定会有不少共产党人跟着他走上叛党的路。可他哪里想得到,哪怕他把脑汁都绞尽了,也没能拉来一个共产党人。
张国焘光吃饭不干活儿,这都被戴笠看在眼里。戴笠可失望透顶了,对张国焘的态度一下子就变了,变得特别差。就连戴笠手底下那些特务,不管是大特务还是小特务,都开始瞧不起张国焘了,对他不是冷嘲热讽,就是想尽办法刁难他。
张国焘没了利用价值,心里特别郁闷,可他也没啥办法,只能自己叹运气不好,整天靠打牌来打发时间。
1949年,蒋家王朝在人民解放军的猛烈进攻下,眼看就要彻底垮台。蒋介石打算逃往台湾的时候,毛人凤特意去向蒋介石询问,张国焘该怎么安置?
蒋介石想都没想,就对毛人凤说,把张国焘留在大陆,等以后“反攻大陆”的时候拿他当内应。
毛人凤就把张国焘叫到自己家里,对他讲:“老头子想让你留在大陆先别走。”
张国焘哪有胆子留下来,只能苦苦哀求毛人凤:“我就想在台湾当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写点东西就行了。”毛人凤紧绷着脸教训他说:“你留下来吧,共产党不会杀你的。你留在这儿可比去台湾用处大!”
据当时在场的沈醉讲,张国焘听到毛人凤让自己留在大陆时,那脸色要多难看有多难看。可他又不敢不听毛人凤的,就又向毛人凤哀求道:“我心里明白,毛泽东肯定不会要我的命,可批斗肯定是逃不掉的。人都是要脸面的……”
张国焘话都还没说完,毛人凤就把他打断了,直接说:“跟你说实话,台湾可不欢迎你!”
张国焘听完后,脸气得铁青,猛地一下冲出门去。毛人凤指着张国焘的背影跟沈醉讲:“以前他就没做过啥贡献,让他去台湾,他又能干啥?”
这时候的张国焘,可能终于明白啥叫“被人嫌弃”了。没办法,他只能硬着头皮再去找蒋介石,老蒋这才很不情愿地应了下来:带他去台湾。
张国焘跑到台湾之后,国民党根本就没把他当回事儿,工作也不给他安排,一分钱薪水都不发给他。
张国焘,想靠着自己的文笔来给一家人挣生活,就打算办份报纸。他,把多年攒下来的钱拿出来,在台湾买了一栋房子。
就在他打算好好大干一番的时候,某天突然来了两个特务,对张国焘说:这房子被特务机关相中了,得征收去办公!
张国焘可怜巴巴地跟两个特务说,自己可是国民党中央委员。哪知道这两个特务却嘲讽地讲:“我晓得你就是从共产党叛变过来的张国焘,这房子我们是要定了!”
张国焘一听这话,立马眼泪哗哗的,气得生了一场大病。可他也没办法,斗不过人家。这房子最后还是被特务征收了,就给张国焘象征性地补了一点钱。
60年代的时候,美国有个刊物找到了张国焘。这刊物想让张国焘写本回忆录,还答应每个月给他2000港币当报酬。张国焘当时生活过得紧巴巴的,这对他来说就像捡到宝似的。打这以后,他就开始一门心思地写回忆录了。
张国焘每天都特别努力地写作,可生活还是过得不宽裕。1968年,他跟妻子跑到加拿大找儿子去了,结果儿子经济条件也差得很,他和妻子就只能住进多伦多的一家免费养老院了。
这家养老院因为免费,所以条件不咋地。1979年的时候,加拿大碰上了一个特别冷的冬天。
这家养老院因为经费不足,居然不提供暖气,这对年老体弱的张国焘来说,可真是个要命的坏消息。
1979年12月3日,张国焘在贫病交加的情况下,于这家养老院离世,他那悲剧性的一生也就此画上了句号。
张国焘死了之后,他的老婆杨子烈把张国焘的一辈子给总结了一下,说:“他当共产党的人当了20年,反对共产党却反了40年,一辈子都没享过啥福,这可能就是叛徒的下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