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有资格被授上将,结果没在名单上,陈士榘:这件事有点委屈他

开卷于甲子 2024-11-02 22:06:42

前言

“解放后他的职务太低了,这件事当真是遗憾,毕竟他早就已经是军长了!”

这是开国上将陈士榘晚年发出的感叹,他遗憾的那个人究竟是谁?又是什么职务,才会让陈士榘将军鸣不平呢?

位不配才

1955年,新中国举行了第一次授衔仪式,这次仪式结束很以后,很多人对于自己的军衔其实是不太满意的,但无论是高了还是低了,至少是有个军衔。

此人才是真正令人的惋惜,早在1930年的时候,他就是红8军的军长了,在大大小小的战役中,立下了赫赫战功,也就是说,按照这个功劳,在授衔的时候,完全可以被授予上将军衔。

然而他不仅没被授衔,解放后的职务也非常的低,仅仅是重工业部副部长、代部长,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这个人是何长工,出生于湖南的一个农民家庭,他原名叫何坤,长工这个名字是毛主席为他取的。

何长工在上学的时候,就深感国家风雨飘摇,所以他发誓要报效祖国。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之后,何长工也加入其中,年底的时候更是成为了赴法勤工俭学队伍的一员。

1922年,何长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回国之后就在洞庭湖西区建立了党团组织,开展农民运动。

何长工一生之中最著名的时候,大概就是促成了朱毛会师。1927年,马日事变之后,何长工也跟随毛主席上了井冈山。

作为对党忠心耿耿的人,毛主席是非常信任他的,所以有件重要的事情,也只能交给何长工来办,那就是联系湖南省委,寻找南昌起义的部队。

何长工深知,组织把这个任务交给他,就是对他的信任,所以他在心中暗暗发誓,哪怕是献出自己的生命,也一定会完成任务。

由于当时国民党正在对共产党进行大规模的逮捕,所以要想出山,不是那么容易得,必须要经过一番伪装。

于是何长工换上了一身破衣裳,穿上一双沾满泥巴的草鞋,背着两只小猪崽就下山了。

不出所料,他果然遇到民团的哨兵,并且遭到了盘问。何长工早就准备好了说辞,声称自己是逃出来的,准备回家去。

哨兵一听就放心一大半,,但是还是例行公事,对何长工进行了搜身。结果还真在他怀里搜出了10块大洋,哨兵心想,这回可算是赚了,于是笑嘻嘻的就把大洋往怀里揣。

何长工一见大洋要没了,立马就从哨兵那里夺了过来,哨兵一见此人竟如此不懂事,二话不说就把何长工带走了。

你以为何长工真的是舍不得那几块大洋吗?其实这也是他的计谋之一。

巧计谋促成朱毛会师

何长工被团丁关进了一间屋子里,这里面被关的也不止他一个人,所以为了能出去,他就动员屋子里的人一起高声叫冤,让民团赶紧放人。民团的团长受不了他们的叫喊,就答应第二天放他们出去。

也许是怕晚了,何长工他们又要叫唤,所以天还没完全亮,团长就打开房门放人了。开门的时候还不忘威胁他们,要往和革命军相反的方向走,要是发现有人给革命军报信,就枪毙他们。

大家看到能出去了,立马争先恐后的离开了,唯有何长工一人迟迟不走,团长看到也奇怪,问他为何不走?

何长工却说:“你以为我不想走吗?但是我知道,现在这些都没人了,我走不了多远你们就会把我抓住,到时候再单独关起来,无论如何我是逃脱不了的,不如我留下来,给你当个马夫吧!”

团长一听这可不行,连连拒绝,转念一想又说:“我给你开一张路条吧,方圆百里的民团和我都有些矫情,有了这张路条,没人敢拦你。”

何长工一听,这不正好就是他需要了,有了这张路条,他顺利的来到长沙,并通过党组织找到了省委,最终成功到达广州寻找朱德。

在广州他遇到了曾经黄埔军校的同学,得知朱德现在在范石生的队伍里。当时广东暴动失败时候,军阀正在到处抓人,但是他们对于华侨的盘查不严,因此何长工又装扮成官家子弟的样子,通过范石生部队的岗哨。

然而到了朱德防区时,盘查却异常严格,所以何长工也被抓到了朱德司令部,一进门就遇到了同乡蔡协民。

对方一看到何长工,才发现是自己人,立马给何长工松绑,见到蔡协民以后,何长工才稍稍放心,说出了此行的目的就是来找朱德的。

朱德见到何长工以后,因为其官家子弟的打扮,心存疑虑,为了更保险一点,就想何长工询问一下根据地的情况,何长工向朱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朱德听后,立马决定带领部队到井冈山和毛泽东会师。

可以说,朱毛的成功会师,离不开何长工的努力。可见毛主席对他的信任是非常合理的。当然这并不是毛主席第一次将重要的任务交给他,也不是唯一一次。在建国之后,毛主席再一次将一项重要的任务,交给了何长工。

舌战群雄

朝鲜战争爆发后,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了保家卫国入朝作战。只是当时我们并没有制空权,敌人就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派出飞机轰炸我军的地面部队和交通运输线。

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让中国人明白,想要取得最后的胜利,保卫领土领空不受侵犯,就要建立强大的空军战队,有自己航空工业。

而何长工当时任重工业部代部长,对于建立也发表了自己的抗法,毛主席和周总理都很认可,毛主席更是决定派何长工为团长,带领代表团赴苏,谈判援助我国建设航空工业的问题。

1951年元旦,何长工正式从北京出发。到达苏联后,代表团受到了外交部副部长葛罗米柯的迎接,而在谈判开始之前,何长工单独约见了苏方代表团负责人维辛斯基。

不过维辛斯基有点看不起中国代表团,因此谈话刚开始,他就不主张中国建立航工工业。他的理由就是,中国并没有工业基础,甚至连飞机轮胎都不能制造,又如何建立航空工业呢?

面对维辛斯基的质问,何长工依旧淡定,中国人别的不说,学习能力还是很强的,你们能学会的东西,我们也能学会。这几句话并没有说服维辛斯基,因为他确实看不起我国代表团。

因此这次会议并不算和谐,发生了不少激烈的争论,何长工甚至要求打电话给斯大林,当然虽然争吵激烈,但是维辛斯基主要就是因为不了解中国的情况,所以才不赞同中国建立航空工业。

可是何长工从中国如何从弱到强,如何击败侵略者,又如何打败蒋介石,最后建立新中国说起,为的就是告诉维辛斯基,中国人的决定非常大,中国人是非常坚韧的,所以中国也有建设航空工业的信心和能力。

何长工的发言终于还是打动了苏联代表团,他们表示愿意为这件事做争取,经过18天的努力,双方终于达成了《中苏航空工业技术协定》的草案,并且当天下午两点多钟,草案就批了下来,何长工此次又圆满完成了任务。

那么立下这么多功劳的何长工,既没被授衔,职务也不高呢?这全都是因为他曾经犯下的错误。

一次错误改变终生

红军长征的时候,发生了一件影响非常大的事情,那就是“草地分兵”,张国焘意图搞分裂,命令部队迅速南下。他的这种行为自然是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可时任红32军政委的何长工,竟然支持张国焘的做法。

就是因为这件事,让很多都对何长工失望,对于他的看法也有所改变。虽然后来他意识到错误主动离队,可是还是对他造成了影响。

离队后,何长工将全部的心思都放在了教育上,不再担任政委方面的职务,也正因如此,他达不到授衔的标准,只能说一步行差踏错影响终生。

结语

虽然陈士榘对于何长工这件事一直遗憾,可是何长工并没有那么看重,因为他只想为国家和人民多办点事而已,职务高低他不在意,可见何长工也是个非常纯粹的人。

0 阅读:46

开卷于甲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