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将军用的“枪”是用什么做成的?并非铁棍,普通人根本用不起

慧言说个史 2024-10-29 01:53:50

俗话说得好,一寸长,一寸强。

在暴力对抗过程中,手中使用的武器越长,杀伤力肯定也就越大。

比如长枪,这就是古代社会非常经典也非常好用的一款兵器。

长枪的战斗能力经历过无数实战的考验。

然而虽然它这么优越,士兵们对它的使用概率却并不高。

那些士兵为什么明知道长枪是好兵器却不使用?古代长枪到底有着哪些玄机?

古时候所说的枪,和我们现代社会所说的枪是完全不一样的。

分冷兵器和热兵器两个不同时代,枪的组成要素和使用形式当然会天差地别。

古代的长枪,最初的形态其实是长矛。

众所周知,在原始部落时代,人们使用的最传统的两种武器,就是矛和盾。

它们分别代表了身体对抗的两种状态,一个是进攻,一个是防守。

后来所有的进攻型武器和防守型武器,都是从矛和盾中脱胎而来的。

像长枪、大刀、尖刺之类的以进攻为主的兵器,逻辑原理就和矛非常相似。

而像盾牌、铠甲之类以防御为主的设备,用的当然就是盾的原理。

而长矛,又是矛当中非常特殊的一种。

顾名思义,长矛最大的特点就是长。

人还在一两米之外,士兵手中的长矛或许就能精准刺中敌人。

这款兵器和古代骑兵最为适配,因为它能在一定范围内拉近敌我双方的距离。

即便是隔着一匹马的高度,长矛也可以跨越空间,直抵对手的心脏。

长距离带来的杀伤力,是长矛最为显著的特点。

虽然这一特点在战场上非常实用,但这并不意味着长矛是十全十美的一款兵器。

军队集体冲锋过程中,长矛最让士兵头疼的一点就是,它的一次使用性。

什么叫一次使用性呢?

简单来说,就是长矛没有可回收的概率,只能用一次,无法为持续长时间的冲锋过程提供可靠的保障。

这是因为一般长矛的尖头结构并没有特定的形状,有的只是为了追求尖锐和硬度,忽视了形状的科学性。

所以当它刺入敌人身体之后,士兵再想将它从对手的伤口中拔出来,那就难上加难。

可以想象一下这样的作战场景,一位士兵将长矛刺进了敌人的心脏。

然而很快,他的背后又有危险袭来。

当他想调转矛头抵挡危险时,却发现手中的兵器仿佛被敌人的伤口吸住,不管他用再大的力气都无济于事。

于是敌人的长矛也从他的后背刺入,扎进了他的心脏。

而敌人的敌人,也就是他的队友又会用同样的方式来对付他的敌人。

这个过程听起来就像绕口令,但实际上是一种兵器利用率非常低的恶性循环。

士兵们拿着不可靠的兵器冲锋陷阵,基本只能保证自己进行一次攻击。

在这之后,自身的安全就成了战场上最未知的东西。

不是没有人想过调整矛头的形状,使之能够在人的身体中自由进出。

然而,他们很难兼顾形状的科学性和尖锐部分的攻击力。

一旦做出调整,长矛的使用原理就会发生改变,整个过程也会变得极不稳定。

因此哪怕有着一寸长一寸强的真理,士兵们也无法保证自己,能够用长矛达到百战百胜的水平。

而且,长矛的制作过程相对简陋,结构的拼接也非常潦草。

木头制作的材料让它无法同时兼顾坚硬度和韧劲,有的长矛足够硬。

但在使用过程中无法快速调转方向,有的长矛可以做到灵活,但是被敌人的大刀一砍就会断成两半。

它的损耗概率太大,实用性也会随着战场复杂程度的增加而变低,因此注定会在时代发展的过程中被淘汰。

取而代之的,就是后来的长枪。

大概是吸取了之前使用长矛的经验和教训。

长枪从选材到制作,从结构拼接到枪头的打磨,每一点都和长矛不太一样。

就拿材料来说,长枪可不是简单的用木头来一做了事。

有的品质精良的长枪,使用的是纯金属材料锻造,比如铜或者青铜。

金属具有一定的韧性,所以能够支撑使用者在战斗过程中变换姿势,调整角度。

同时金属的坚硬度又远远高过木材,这就使得长枪能够抵挡对手武器带来的伤害。

但是,纯金属锻造的长枪也有两个非常致命的缺点。

其中之一,成本太高。

在古代社会,金属货币都是作为硬通货在社会上流通的。

所以金属本身的价值,就已经远远超过了某一件物品的使用价值。

由于金属矿产数量不多,所以像铜或者青铜这样的材料在市面上极其罕见。

如果放到一支军队当中来看,或许只有主帅才有资格使用纯金属长枪。

它的第二个缺陷,就是自重太重。

用生活常识也能推断出,实心的金属长枪会有多么扎手。

如果身体比较羸弱或者力量不够大,那么士兵别说使用长枪,就连把纯金属长枪拿起来都成问题。

这种类型的长枪对使用者的要求非常高,等闲之人根本掌握不住。

正因为如此,它并不具备在广大士兵当中流通的可能性。

那么普通士兵就注定无法使用长枪吗?

其实也并不一定,军队当中的骑兵大多都会配备一杆长枪。

只不过,他们手里的长枪和主帅手中的长枪又不完全相同。

由于骑兵数量太多,所以军队无法支撑巨大的金属耗材成本,只能选用木材来制作骑兵长枪。

但在这个阶段,军队对长枪的材质有了一定的要求,并不像以前一样随便使用一个木头就能打造。

他们会专门去挑选质量相对坚硬,并且成本相对低廉的牛筋木,将之作为制作长枪枪杆的主要原材料。

同时,有心之人还会往里面加入细毛竹,通过竹纤维的作用来增加长枪的灵活性。

我们在戏曲舞台上看到的耍花枪,枪身可以根据手的动作自由抖动,这就和细毛竹的加入有着很大的关系。

与此同时,枪身的稳固性得到了提高,士兵们当然就可以在枪头的打磨上更下一层功夫。

通常情况下枪头的形状是中间厚,两边薄,使尖锐部分直接刺伤身体。

同时加入血槽的设计,保证杀伤范围能够扩大到最大。

我们可以看到,就算是普通骑兵使用的长枪,从选材到制作上都有这么多的讲究。

牛筋木在古代中国境内的种植密度不算太高,细毛竹也不是什么随处可见的植物。

枪头打磨技术更是更是一项门槛非常高的技术,并不是人人都能学会。

材料有门槛,制作有门槛,结构拼接有门槛,自然长枪的普及就会有门槛。

所以古代军队中,通常也就只有将领和骑兵能够使用长枪。

普通士兵不是没有资格使用,而是没有条件使用。

从兵器的发展历程也能看出,生产力和技术水平会直接制约军队的战斗力。

无论一个国家想要开疆拓土,还是想要守护边防。

首先要做的都是发展好自己的技术,为军队提供更多进步的可能性。

当我们把目光从古代军事调转到现代军事当中时,我们能发现,科技是军事发展过程中最为首要的因素。

有了科技,中国才能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

才能建设海陆空和火箭军一体化的系统性空间作战格局,才能拥有更多高精尖武器保驾护航。

无论什么时代,发展永远是放在首要位置的工作,技术进步的脚步也永远不能停止。

0 阅读:9

慧言说个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