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今天暴力拉升,但这更多是两日暴跌后的反抽,整体趋势还不太好。
市场又回到了熟悉的味道。
大家的内心是越来越脆弱了,风险偏好是越来越低,存款都成了抢手货。可即使买点利息高点的存款,好像都不是件容易事。
最近,关于银行存款发生不少事。
先是招商银行说,不再新发3年期、5年期的大额存单。
他们的解释是目前客户存款意愿较强,银行流动性相对充裕,但资产端投放相对乏力,这种情况下,压降成本较高的中长期定期存款或存单可以更好地管理净息差,如控制资金成本较高的三年期以上的大额存单额度。
说人话就是现在存款太多啦,但没人来贷款,贷款和存款之间的息差又压降得厉害,一不小心就要赔钱了。这些昂贵的存款我就不要啰!
打开招行APP,里面确实最长是2年期的大额存单,利率2.15%,1年期只有2%。要知道我前几天刚下的一年期闪电贷,利率只有3%。这1%的息差着实太小了,银行真是白忙活,更多应该就是完成个贷款额度指标。
有媒体整理了北京地区部分银行的大额存单情况,不仅招行,好几家都没了三年、五年期大额存单。有些甚至连五年期的普通存单都没了。
没想到,连这类存款都能到断货的程度,如今想要存个钱也不容易啊。
同一天,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发布倡议,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禁止通过手工补息的方式高息揽储。
再翻译一下,兄弟们,大家日子都这么难,别再卷啦!
这一切的一切,源头还是银行净息差持续下降。
截至2023年末,我国商业银行净息差已经下降至1.69%,首次跌破1.7%关口。
上市银行的年报已经披露,最突出的现象正是利息收入承压。
目前,上市银行的净息差普遍降到近十年历史低位,而且一季度压力依然不小。但另一方面,净利息收入还是银行营收收入的主要来源,平均占比高达76%。
至于净息差缩小的原因,一个是付息资产端,之前存款利息较高,而且三五年的定期存款是刚性的,即使后来存款利息降了,存量也不会降。
但生息资产方面,房贷起不来还呱呱掉,光六大行房贷去年一年就下降了5100亿。不仅量降,价还跌,去年存量按揭贷款利率都重新定价了。
只能说,银行躺着赚钱的好日子越来越远。
因此,调整存款利率,进一步压降资金成本,是商业银行们不得不走的路。
这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安稳省心、利息能接受的理财产品可选余地越发狭小。
咱们盘一下当前基本没啥风险的投资品。
第一,存款、国债。
这两都是有历史悠久,有着雄厚群众基础的产品。
定存上面讲了基本在2个点附近,看你还能不能忍。
国债上周刚发了一期,三年期年利率2.38%;五年期年利率2.5%。
由于存款利率下调,国债“性价比”就凸显(相对而言),自然变成香饽饽,一分钟就被抢光。
第二,货币基金、活期理财。
还是要夸一下支付宝,通过余额宝这个东西把原先机构常玩的产品带入寻常百姓家。
只是货币基金的收益还是跟着市场无风险利率走的,如今在2个点上下徘徊,整体趋势一路向下。
好在其胜在灵活性,买卖方便。
除了货基,银行理财子发行的活期理财也挺不错,性质相似,收益通常高一点点。
不过,也同样面临着越来越难买的局面,为了防范系统性风险,各家银行的零钱组合都在压降规模。
第三,储蓄型保险。
之前说过,曾经我也看不上它的。
但是这几年,市场波动巨大、整体收益率下行,储蓄型保险的优势逐渐展现出来。
我发现,大部分人的风险承受能力极为有限,而且都有着吃苦耐劳,不断攒钱的优良传统。
所以,对于这一类投资者来说,储蓄型保险貌似也能接受。
比如复星保德信星福家,长期来说对于风险承受能力低的人收益还算可观。
老铁应该有所了解,这类保险通常有一部分收益是保证的,写入合同锁死,长期持有的情况下复利能到2.3%,折合到单利中期到3%,长期能到4%以上。
另一部分是分红收益,这个就看保险公司的投资能力,有可能是0,也有可能比较高。看了一下这家公司所有分红产品过往10年的实现率都在100%。
当然也要说明,为了获得更高的收益,就需要牺牲一下流动性。前7年里,如果你要用钱就会有亏损。这就需要你做好资金安排,把真正长期不用的钱放在里面。
想要了解的朋友可以点击专属预约通道。
1个工作日内会有专人联系你,记得接听0755或者是你本地的固话,不方便也可以留下微信号线上沟通就行。
总的来说,市面上没太大风险的理财产品就这些了,大家有好东西也希望能多多分享。
在低利率的大环境下,想要安心吃点利息,越来越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