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两淮盐商的奢糜生活:什么是“扬州瘦马”?

萌鹰杂弹历史 2024-10-17 03:17:03

明清时期,两淮地区的盐商们以其惊人的财富和奢靡的生活方式闻名于世。盐业的暴利不仅使这些盐商们腰缠万贯,也催生了一系列围绕他们生活的畸形产业,其中最为臭名昭著的便是“扬州瘦马”。

明清时期,两淮地区的盐业是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清政府通过“纲盐制度”每年确定发售引数,招商认引,使得盐商们获得了食盐经营的垄断权。盐商们借此机会积累了巨额财富,生活极度奢华。雍正帝曾对两淮盐商的奢靡生活表达了强烈的不满,指责他们“同于仕宦,越礼犯分,罔知自检”。然而,盐商们并未因此收敛,反而更加骄奢淫逸。

据史料记载,两淮盐商们的生活极度奢侈,婚丧嫁娶、堂室饮食、衣服舆马,动辄费数十万。他们追求美食,每顿饭都准备数十类菜肴,不喜欢的食物随时被换掉。盐商们的豪奢生活不仅体现在饮食上,还体现在他们居住的建筑和日常用品上,无不极尽奢华之能事。

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扬州瘦马”这一畸形产业应运而生。扬州瘦马,是古代扬州地区妓女的别称,与马无关。这一名称源于明清时期,盐商们为了满足自己变态的审美需求,大量购买贫苦家庭中面貌姣好的女孩进行调教,教她们歌舞、琴棋书画,待其长成后卖与富人作妾或入秦楼楚馆,从中牟取暴利。

这些被买来的女孩被称为“瘦马”,是因为她们大多瘦弱,符合当时以瘦为美的审美标准。盐商们挑选瘦马有着一套极为严格的鉴定程序,其中最为客商看重的就是对于瘦马的小脚的评判。鉴定小脚有着详细的办法,并制定出了“瘦、小、尖、弯、香、软、正”等七条标准。

“瘦马”的调教过程十分苛刻,女孩们不仅要学习琴棋书画,还要接受严格的礼仪训练,以便将来能够符合富商们的审美趣味。例如,走路要轻,不可发出响声;眼神要学会含情脉脉地看。经过这样的调教,瘦马们不仅在外貌上符合要求,在举止投足、一颦一笑上也必须严格符合富商们的审美标准。

在买卖过程中,瘦马们像商品一样被挑三拣四。牙婆和驵侩们会带着买主到瘦马家,对瘦马的面、手、臂、肤、眼、声、趾等进行详细的审视。一等资质的瘦马能卖得高价,甚至达到一千五百两以上的银子。而那些落选的瘦马,则命运更为凄惨,她们无家可归,被卖入风月场所,过着悲惨的生活。

“扬州瘦马”不仅是一个经济现象,更是一个社会悲剧。这些女孩从小就被剥夺了自由和尊严,被当作商品一样买卖。她们的命运完全掌握在别人的手中,没有任何自主权。一些瘦马在年轻时被卖给富商作妾,享受着短暂的富贵生活;但更多的人则沦为妓女,过着屈辱和悲惨的日子。

据史料记载,一些瘦马在秦淮河畔的烟花柳巷中,每天傍晚涂脂抹粉,打扮妖冶,出入巷口,游离于茶楼酒肆门前,谓之“站关”。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瘦马都能找到主顾,一些人直至夜间都找不到买主,最终黯然离去。她们的悲惨命运令人唏嘘不已。

“扬州瘦马”是明清时期两淮盐商奢靡生活的一个缩影。它不仅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和黑暗,也反映了女性在这个时期的悲惨命运。

0 阅读:0

萌鹰杂弹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