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科技,城市的杠杆(欢迎关注杠杆地产)
撰文|道一&编辑|雯雯
6月9日,第一财经统计了国内主要城市国家级高新企业的数量。
数据显示,4座一线城市高新企数量均已突破1万家,处于绝对的第一阵营,二线城市短期内难以企及,北京更是突破2万家。
而在二线城市里,苏州居首,武汉领跑中西部。
图片来源|第一财经(特此感谢)
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这个指标比研发投入(R&B经费)和专利数据更直接,也比独角兽企业数量更全面。所以,该指标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地区科创活力。
毫无疑问,一座城市的科创水平,决定了其未来的竞争力。
1
一线城市就是一线城市,果然是方方面面都强,科创领域自然不例外。杠杆地产不准备展开。
重点还是二线城市比较热闹。其中高新企超过3000家的城市共有11个,依次是苏州、东莞、天津、杭州、佛山、南京、武汉、成都、青岛、西安、重庆和长沙。
令人意外的是,苏州和东莞可以领跑二线城市。去年是东莞第一、苏州第二,今年则反过来。
苏州有7052家高新企。有专家分析:毗邻上海的苏州,享受到上海的溢出效应。上海强大的科教资源和现代服务业,不仅促进了自身繁荣,还助推了整个苏南地区的转型升级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此外,苏州近年研发和科创投入也在加大。数据显示,去年苏州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达3.25%。财政性科技投入181.6亿元,比上年增长19.4%,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5%。
东莞有6228家高新企。和苏州类似,东莞则得益于深圳的外溢效应。最典型的是华为就将部分业务搬到东莞松山湖。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接下来还是三大城市群的组团。天津属于京津冀,杭州和南京属于长三角,佛山属于大湾区。
除了上述城市,无锡、中山、珠海等长三角或大湾区的城市也都比较突出。这说明,目前这两大王牌城市群内部,合作联动十分频繁,一线城市的辐射带动效应也有功劳。
这些城市大多有制造业基础,而周边一线城市主攻高端服务业,形成错位。随着一线城市制造业外迁,周边的城市自然成了赢家。
特别值得杠杆地产一提的是,南京今年超过武汉,而去年还落后于武汉的。作为全国科教重镇,南京手握很多好牌:拥有高等院校60所左右,“双一流”建设高校12所,综合实力和数量都仅次于京沪。
武汉依然保住了中西部第一的宝座。武汉和成都的高新企数量也都超过了4000家。
与东部不同,中西部只能靠大区中心单干。武汉、成都、西安、重庆,无一不是大区中心。
2
表扬完了这些城市,杠杆地产要稍微泼一点冷水。
数量和产值是两码事,有些城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多,总产值却不高,尤其是中西部城市。整体来说,还是沿海的城市更实在。
另外,高教资源丰富不意味着高新企业多。很多北方城市,主要是东北城市,高教不弱,却没很好地打通高端生产要素和现代产业发展之间的环节。
此外,高新企业数量,也只是衡量城市科技实力的一个方面,而不是全部。相关的排名与榜单,还有很多。
1月4日,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联合发布“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数2019”,排名如下:
图片来源|中国科学报(特此感谢)
而在2018年,《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格局与特征——基于28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创新指标分析》显示,很多综合排名居前的城市,科技创新发展却存在明显短板。
图片来源|中国智库(特此感谢)
北京创新环境排第10,其他三个指标排前2。深圳创新资源排25,其他三项指标均排前3。综合排名不错的长沙,创新服务仅为第60,西安的创新环境更是低至于第122。
不过由于角度和选取指标不同,排名也存在出入。只有一点毋庸置疑,科技是未来城市竞争的新赛道,更是撬动城市发展的杠杆。
不说远的,就说近的,深圳这几年正是依靠科技,实现了华丽转身。深圳转型升级的成功,激励着其他城市前赴后继。
什么人工智能、5G、智慧城市,各种科技新概念,能争就争。
今年大会期间,四川、重庆两份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案称,呼吁支持成渝地区共建西部科学城,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这对于充分发挥成渝科技创新资源优势,形成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辐射带动西部发展,支撑西部大开发、长江经济带等国家重大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招牌,只有北京、上海、合肥、深圳拥有,比什么自贸区、国家中心城市、国家级新区的招牌还稀罕。
3
科技对城市的重要性,不用多言。而且我们的城市们也都非常重视。
但这里存在一点悖论:科技对城市的作用,是巨大的。但科技作为衡量城市的指标,却是模糊的、难以量化的。
一座城市拥有科技巨头企业,它理应作为科技城市。比如深圳。
但如果一座城市没有科技企业,但通过科技手段,城市运营管理得很智能,它是不是科技城市呢?比如杭州,移动互联网不是杭州发明的,也没有特别硬的黑科技企业,但它对互联网的应用,却是成功的。
放在中国,深圳和杭州都被视为科技城市。
但还有很多城市,可能指标和排名漂亮,实际上离科技城市相差甚远。
另外,由于科技的神奇,它被很多城市视为弯道超车的捷径。事实上,除了全球除了硅谷、班加罗尔、深圳等少数城市之外,难寻成功案例。
更多排名,可能出乎意料。
2017年,商业内幕网站咨询了2thinknow的公司,这家公司专门对全球的创新城市进行分析,并请它给出了全球高科技城市的排行榜。
前20名依次为:旧金山(硅谷) 、纽约、伦敦、洛杉矶、首尔、台北、波士顿、新加坡、多伦多、芝加哥、达拉斯、东京、斯德哥尔摩、温哥华、阿姆斯特丹、北京、上海、班加罗尔、深圳。
《2019“理想之城”全球科技创新策源城市分析报告》通过对20个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城市在2012-2017年间的学术成果进行统计分析和关联研究,发现,这20座城市以占全球不到2.5%的总人口,贡献了全球27.3%的高水平科技创新。
图片来源|城市观察者(特此感谢)
相信上面两个国际排名,不符合人们的印象。
人们一般认为科技城市的形态都比较有未来感,开阔又现代,比如硅谷和深圳。
但事实上,那些本来就是首都、国内最大城市、经济中心、商业中心的地方,才能有可能在科技之城争夺战中,脱颖而出。
说白了,科技也要拼综合实力的。
回到文章开头的那个榜单,如果苏州和东莞自己没有良好的工业基础,就算上海和深圳外溢再多,也接不住。
所以城市们,放弃靠科技单兵作战的幻想,更要放弃炒作概念。扎扎实实练好内功,才是硬道理。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文系杠杆地产创作,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获取授权。另,授权转载时还请在文初注明出处和作者,谢谢!杠杆地产任何文章之观点,皆为学习交流探讨用,非投资建议。用户据此进行的一切投资,请自负责任。文章如有疏漏、错误欢迎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