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
至2025年,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学科专业布点;
新设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
淘汰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
理科、基础医科本科专业点占比进一步提高;
建好10000个左右国家级一流专业点;
建好300个左右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发挥重要作用的学科上取得突破;
至2035年,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更加完善,实现高质量发展。
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高校专业调整正式拉开帷幕。
“方案”是2023年2月公布的,到2025年优化调整日,已经不远了。
Ⅱ
高校学科专业设置的问题,由来已久。最关键的几个问题包括——
学科专业设置不专业。长期以来,很大一部分高校,在专业设置上,只考虑利益和现象。高校本身在盲目扩大规模、拓展发展空间,收益就显得尤为重要,什么专业能带来巨大的利润就设置什么专业;跟着社会风向走,盲目跟风、一拥而上,只看当时现象,通过现象吸纳更多的报考生源。
学科专业设置滞后。供需严重不匹配,即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明显差距。导致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无法满足社会需求,影响人才有效供给和就业市场的匹配。从某种角度而言,16-24岁失业率偏高,毕业即失业的存在,高校学科专业设置滞后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学科专业设置无特色。每一所高校应有自己的定位,有自己存在的价值,有独属于自己的特色。这是高校竞争性和质量性的集中表现。我们一直在说中小学内卷应试化教育的问题,但真正应该反思的是我们的高校教育。我国的中小学教育,其实一直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教育体系,而不匹配的是我们的高校教育,真正的人才是在高校中发掘和锤炼出来的。“千校一面”的专业设置,缺乏个性化、差异化的发展,缺乏对自身特色和优势的明确,这我国高校的普遍存在的问题。
Ⅲ
“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的出台,正是一剂良药,来得及时。
3月,教育部公布2023年度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本科专业增设、撤销、调整共涉及专业布点3389个;
四川大学宣布一次性拟撤销31个专业,申报1个新专业——生物质技术与工程;
重庆交通大学拟预备案5个新专业,包括智能车辆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数字经济等;
超过500所高校获批开设人工智能专业;
截至8月末,已有20余所高校计划在2024年度停撤部分本科专业,涉及专业数超过100个;
......
改革方案提出的“2025年优化调整高校20%比例的学科专业布点”要求倒逼各高校重新审视自身开设的原有学科专业。
Ⅳ
近几年大热的“人工智能”、“集成电路设计”、“集成系统”等专业,备受青睐。
自方案提出后,有超过500所高校获批开设“人工智能”学科专业,这500多所高校中,还有不少“双非”和专科类院校。
表面上看,我国目前人工智能领域人才总缺口高达近600万,各行业平均年薪横向比较中,人工智能工程师位列职业薪酬榜首。似乎大力新设本专业是顺应形势的必然。
然而,仔细分析会发现,人才市场对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的需求,主要针对的是“头部人才”,而不是基础性、技术性、运营性人员。且对“头部人才”的出身也有一定高校名槛。近些年,已经出现了普通院校毕业的所谓“人工智能”专业学生,求职就业相当不理想,明显过剩的现象。
将“利益”和“市场片面现象”作为设置学科专业的唯一标准,必然会导致高校新设学科专业时,“急功近利”且“自不量力”,进一步加剧“供需失衡”和“难就业”这些原本就存在的高校顽疾。
Ⅴ
“智能建造”、“智能制造工程”、“智能医学工程”、“智能体育工程”、“智能车辆工程”、“智慧水利”、“智慧交通”、“智慧牧业科学与工程”......
传统工科专业冠以“智能”、“智慧”之名,似乎也成为各高校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的又一大趋势。
比如,所谓的“智能建造工程”专业,其核心课程仍然是传统的土木工程理论知识,授课的教师也还是原有的那一批人,单纯增加了一些计算机课程,且与土木工程的融合也不到位。学生没能“融会贯通”不说,学生负担还无意义的加重了。
这样的“智能”、“智慧”,除了表面名称的“高大上”,没有对学科专业本身有任何赋能。与其说“智能”、“智慧”,不如说“失能”、“失慧”。
“挂羊头卖狗肉”,华而不实,不过是吸引眼球,提高报考率而已。
学科专业设置进行调整和优化,本意是“服务需求”、“完善专业结构”、“实现高校教育高质量发展”。
绝不是让各高校互相攀比,不考虑自身的师资等硬软件配备,以急功近利的心态,只着眼于短期利益,哗众取宠,华而不实的简单“增减”。
高校学科教育应“学而有用”、“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