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和赞歌?反思和膨胀?立场先行和是非先行?舆论场的伪装!

江海燕子课程 2024-09-01 22:58:37

所谓现今的舆论场,其实是“舆论”和“场”的组合。

大数据信息时代,权威媒体和自媒体并存,无数组织、个人都拥有麦克风,要求、愿望、主张、态度形成不同的言论和思想,这便是“舆论”;

大平台提供类似于社会的空间,言论和思想的碰撞、共鸣,形成“千夫所指”、“广泛共鸣”、“自说自话”等不同的效果,即构成了“场”。

从单一舆论,到多元舆论;从电视平台,到网络平台,舆论场的衍变过程,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科技进步的标志,是自由文明的象征。

当然,任何新事物的产生,必然伴有争议,其弊端也是很明显的——

利用舆论场,掌控话语权,带节奏,骗流量,制造矛盾,煽动对立,甚或形成网暴,编造谣言,特别是目前的特定大环境之下,舆论场俨然被别有用心的附加不纯目的,形成所谓的“舆论战”。

规范的引导和有效的监管是有必要的。但,可以肯定的是,舆论场会长期存在,并不断发展。

“舆论场”最不乏高高在上,颐指气使的“伟光正”;以及拥有多种头衔,满腹知识的“理中客”。他们都拥有一个统一的名称——“公知”。

其实无论是“伟光正”、“理中客”,又或是“公知”,曾几何时,都是褒义词,而现在,这些词却含着深深的嘲讽和厌恶。

“信息繁杂、思想碰撞、流量至上、认知作战”,是当今舆论场的主要现象。而怀疑“公知”、否定“公知”的结果,却是“公知”自身造成的。

这是“公知”的悲哀,但却是时代的进步。

“高傲”、“双标”是“公知”们与生俱来的特征。

“高傲”,就是总喜欢高高在上的说教,不接地气的自以为是;“双标”,就是总喜欢设定各种标准,而这种标准往往不是针对所有对象。

由此产生出“公知”们最常见的口头禅——

“知识分子的重要职责是批判与质疑,而不是唱赞歌!”

“学会反思,看到差距,而不是自我膨胀,吃爱国饭,赚爱国流量!”

“立场先行是不论事实,不问真相,缺乏独立思考!”

这三句口头禅基本成为各位“公知”居高临下,指点江山的最有力理由,却也是一把双刃剑,让大众越来越看清其的伪装。

“知识分子的重要职责是批判与质疑,而不是唱赞歌!”

这句话的问题在于以下几点——

首先是如何界定知识分子。

我国目前随着大学的普及,知识网络的传播,基本知识垄断已经不存在了。单以知识多寡来衡量是否是知识分子,早已不合时宜。

知识的专业性深浅才是知识分子的基本要求。没有人是通才,在不擅长的领域,以专家自诩,以学者以居,是某些“网络知识分子”的常态,这也是导致“公知”们不被认可的关键。

同时,作为知识分子,还应该对现实社会各阶层有充分的了解。这样就不会永远给人感觉高高在上,不可一世,动不动发表“何不食肉糜”的荒唐言论。

有社会责任感,有风骨,独立思考,敢于发声,当然是知识分子的最重要的素养。但这不代表在知识分子的世界里,所见皆是黑暗,皆是腐朽,皆是堕落——

“批判和质疑”的目的是为了达到“让这个社会更好”的景愿,而不是为了“批判和质疑”而去“批判和质疑”,这便陷入了“搏名和逐利”的怪圈。

为正能量唱赞歌,同样也是社会责任感的一部分。全面摒弃,只能坐实其局限性和动机不纯,与方方无异。

当然,知识分子还要有改造社会的行动和勇于担当的勇气。这个世界不缺批判者和质疑者,缺乏的是建设者。

正是那些用行动说话的知识分子,为这个国家,为大众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某种意义上说,钱学森、邓嫁先、袁隆平等等,才是真正的知识分子。

每天“笔耕不辍”,在平台不断发声之人,真的称得上知识分子吗?

“学会反思,看到差距,而不是自我膨胀,吃爱国饭,赚爱国流量!”

几十年的发展,我们从仰视到平视西方发达国家;从艳羡到默默追赶,再到被视为巨大的威胁,而被打压。所谓从“竞争”的角度来定位,其实不过是为——用不公平的手段,无所不用其极的方式,破坏原有规则和秩序,寻找“合理”的借口和理由。

我们要不然就屈服,难以再发展;要不然就反抗,为更好的未来努力。

如果,对于这一点,都没有清醒的认识,看不明形势,“懦弱”和“妥协”的标签就永远撕不掉。

基于此,“学会反思”就不能变成“妄自菲薄”;“看到差距”就不能变成“直接跪地”。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学会反思和看到差距,一直是我们这么多年发展的动力,也是中国人,民族特性里的涵养,丢不了。当下,更应该反思的恰恰是某些西方国家。

至于,所谓的“吃爱国饭,赚爱国流量”,被某些公知们认定为可耻,其实有些混淆视听。

爱国应该是刻在每个中国人骨子里的,是与生俱来的。但爱国不能以做生意为唯一目的,爱国也不能发展成极端民族主义。我们反对的是这种“爱国”,但不能用“吃爱国饭,赚爱国流量”以一概之所有的爱国行为和爱国言论。

“热爱自己的国家、维护国家的尊严、鄙夷卖国者”,不可耻且光荣。

理性不代表忘国,中立不代表谤国,客观不代表叛国。

“立场先行是不论事实,不问真相,缺乏独立思考!”

这何尝不是一种立场?

我们探讨一下整个思维过程最重要的两步——

首先是了解事实。

事实是客观存在的,不因人的意志转移而改变。但事实却可以被“玩弄”。

同样的事实,用不同的叙事方式来表达出来,这是偏向性事实;只介绍事实的主线,缺少事实的细节,这是粗线性事实;只表述事实的某一部分,而不表达事实的全貌,这是缺失性事实;对于需要专业和权威给出结论的事实,用激化矛盾,制造对立的方式讲述事实,这是节奏性事实;只知其一,用自我想象填充其九,以完整事实,这是编造性事实;以偏概全,以点及面,用个别代替全部,用自己代表大众,这是话术性事实。

“玩弄”事实,几乎变成别有用心者操纵舆论场的惯用伎俩。

接着是以自己的认识观作出对事实的判断。

当我们动用自己的认识观来作出判断,给出评价,又或者是批判、质疑、赞美时,其实就是在“立场先行”。

立场由认识观决定,认识观的形成,是自我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具象化表现。

“公知”们被否定,被怀疑,究其根源,不过是玩弄事实,用自己的立场贬低别人的立场的结果。

“舆论场”一直都在,“公知”们也会一直都在,杂乱纷呈的网络世界中,拨开云雾见青天,还是被带节奏,被对立和矛盾裹挟,都很困难。

真正的知识分子,与其多说,不如多做,又或者起码“知行合一”,做真正的“公知”。

0 阅读:0
江海燕子课程

江海燕子课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