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人:在树上住了40年,活到99岁,一首诗看透生死

槐序文史 2024-06-01 14:01:40

精选好诗100首

01.

唐宪宗元和年间,有一个怪和尚来到了杭州,他见西湖畔秦望山脚有一棵松树,长得枝繁叶茂,蟠屈如盖,就住在了上面,而且一住就是40年。

因此,当地人就称这个怪和尚为“鸟窠(kē)禅师”,有云:物我都忘,羽族驯狎,由兹不下近四十秋。

修行的途径有很多种,但是坐在树上悟道,每天与鸟儿讲经的,还是头一遭遇见。风吹日晒不说,而且有一定风险,所以历任杭州知州都曾来此松树下规劝鸟窠,希望他能入住到寺院中。

可鸟窠就喜欢住树上,任谁也说不动,时裴常棣出杭州刺史,在西湖畔建观风亭,听闻鸟窠的事迹后,就找鸟窠商量,愿出资为他在树旁结庵,然鸟窠依旧不为所动。

公元822年10月,白居易改任杭州刺史,到任后曾拜访过韬光法师,无意间听韬光法师提起鸟窠,颇为好奇,决定前去一探究竟。

见面第一句,白居易就高喊:禅师住处甚危险。

鸟窠笑答:太守危险尤甚。

白居易不解,追问:弟子位镇江山,何险之有?

鸟窠曰:薪火相交,识性不停,得非险乎。

意思就是,身在官场,处处都要识别人心人性,岂不更危险。

白居易不服,继续问:如何是佛法大意?

鸟窠垂吟: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白居易叹,也不过是些三岁顽童都懂的道理。

鸟窠摇头,曰:三岁孩童虽道得,八旬老丈行不得。

是的,很多道理连小孩子都知道,可是80岁的老人却做不到,知和行是两种概念,因此后来王守仁提出了心学:知行合一。

白居易深受教诲,此后每每向鸟窠禅师问道,并有赞诗《鸟窠和尚赞》:

形羸骨瘦久修行,一纳麻衣称道情。

曾结草庵倚碧树,天涯知有鸟窠名

02.

来时无迹去无踪,去与来时事一同。

何须更问浮生事,只此浮生是梦中。

鸟窠道林禅师 《无题》

某一日,白居易公务不顺,心情烦躁,就又来找鸟窠禅师解惑,并以诗问禅:

特入空门问苦空,敢将禅事问禅翁。

为当梦是浮生事,为复浮生是梦中。

鸟窠禅师同样以诗释禅,就吟了这首《无题》,白居易听此言后,瞬间开悟,所以清淤修湖,疏浚六井,并重筑了白堤,政绩斐然。

同时,白居易在生活上也逐渐变得清透,越来越懒得去参与官场争斗,常与友人饮酒赏湖,对诗观花,还收了樊素和小蛮两位绝世佳人为家伎。

这让后世的苏东坡羡慕不已,所以王安石变法时,苏东坡也自请杭州通判,效仿白居易之法,同样留下了诸多美谈。

白居易有一首著名的《钱塘湖春行》就是作于此间: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公元824年,白居易杭州刺史任秩满,便回洛阳履道里购买了一处宅院,准备养老了。

白居易走后,鸟窠禅师也离开了杭州,南归于闽,在福清江阴岛琼田山旁垒洞为家,长隐在此。

唐文宗大和七年,公元833年,鸟窠告诉自己的弟子,言:吾今报尽。言讫跏趺而化,圆寂之年99岁。

下面我们再深度解读一下鸟窠这首诗。

03.

诗文大意可解为:

我们谁也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要到何处去,从出生到死亡,众生只有一件是相同的,那就是心中皆有忧烦困惑;

然而,人生一场大梦,又何必计较那么多,道法自然,随遇而安,眼中有尘三界窄,心底无事一床宽。

鸟窠禅师这首诗语浅意深,极具禅理,佛说世间空相,不着则无相,人的诸多烦恼都是自己给的,放下即是所得。

一梦浮生,你在意什么,什么就困扰你。

万事有因果,你对生活的理解和认知,决定了你会有怎样的人生,世人皆累,那是因为世人想要的太多。

可是,我们来的时候一无所有,走的时候依旧两手空空,外物不过是生命的附属品,只有内心的平静才是一世的修行。

白居易得鸟窠点化,余生奉行“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得以安享,因此他有诗追赠鸟窠《赠鸟窠和尚诗》:

空门有路不知处,头白齿黄犹念经。

何年饮着声闻酒,迄至如今醉未醒。

据载,鸟窠9岁出家,14岁到嵩山会善寺学习佛经,21岁至荆州果愿寺受戒,后入长安西明寺跟从复礼法师学习《华严经》、《起信论》,最终拜入百丈怀海法师的门下,根教相符,遂明心要,得法师的真传。

传闻,鸟窠俗姓潘,某一日,其母朱氏梦中见一道白光直射口中,感而有孕,故出生时异香满室,遂名“香光”。

入空门后,鸟窠取号道林,法名“圆修”应为谥号。杭州树上修行40载,为后人所敬,因此唐末学者魏朴曾寻鸟窠禅师足迹,有诗《寻鸟窠迹》:

为访名僧迹,言寻小曲阿。松林春日静,石径晚云多。

道法传驯鹊,禅机显化螺。空潭山色印,谁与证谁摩?

后又与友人重访鸟窠修禅地,作诗《陪皮袭美陆鲁望重过鸟窠迹》:

重探灵迹到空山,山下茅庵几叩关。

不为白云招客屐,那教清境接人寰。

螺池水色经年静,仙岭松声镇日閒。

拟约高贤同结社,好移竹室住前湾。

唐末纸衣和尚、释遇臻皆有诗追怀,尤其两人都曾在诗中提到:

“当初捻起布毛意,体用毗卢些子多”

“支颐静坐神不劳,鸟窠无端吹布毛”

这是源于鸟窠禅师“拈布毛而吹,侍者悟道”之闻,说明鸟窠禅师修为极高。

3 阅读: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