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砸缸”救下的小孩,后来怎么样了?

槐序文史 2024-05-29 17:51:19

01.

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摘自《宋史 · 司马光传》

司马光6岁开始读书,到7岁时,已经拥有成年人的慧识,他尤其喜欢听老师讲《左氏春秋》,从学堂回到家后,还能与家人讲上一遍。刻苦读书,不知寒暑,因此比同龄人更早熟更聪明一点。

某一天,司马光与一群小朋友在庭院中嬉戏,一个顽皮的小孩爬到了“瓮”上,不幸失足跌入其中,马上就要淹死了。因事发突然,其他小孩吓得赶紧跑掉,唯独司马光处事冷静,从地上捡起一块石头将“瓮”砸破,因此小孩得救。

随着时间的演变,“司马光砸瓮”因谐音而演变成“司马光砸缸”,咣当……

这个故事流传甚广,甚久,900多年以后,更是被写进了儿童教材,以启蒙小孩的爱心、机智与聪敏。

然而,这个故事的可信度极低,大抵是因为具有正能量教化意义才被不断讲述,甚至找出了“砸缸”所救的小孩!

首先,以宋代早期的烧制工艺,很难烧出那么大的“缸”,即便烧得出来,凭小孩子的力气也很难砸得破。

其次,既然《宋史》所载为“瓮”,说明体积较小,而瓮口收拢,小孩掉进去的可能性不大。并且,宋时“瓮”的用途并非用来盛水。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宋史》为元末右丞相脱脱和阿鲁图主持修撰,从1343年开始编修,到1345年就修完了,文字水平相对粗糙,争议不断。

尤其是,《宋史》篇幅极长,列传是《旧唐书》的两倍还多,其中录入了不少野史传闻。在修编方面,《旧唐书》用时5年多,《新唐书》前后用时近17年才修撰完成,就历史事件可信度而言,《宋史》确实漏洞百出。

而“司马光砸瓮”演变成“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最早出现在清朝光绪年间,这个时候的文学文化已经不那么严谨了,演义话本更多,包括大学士纪晓岚负责编撰的《四库全书》,其中有很多地方也沿用了民间轶闻。

总体而言,清人在文化学术这方面,远不如唐、宋、明时期那般“咬文嚼字”,有好大喜功之嫌。

可问题来了,既然是杜撰成分较大,那么“司马光砸缸”所救的“上官尚光”又是从何而来呢?

以至于某一时期,全网都在喊司马光砸缸救下的小孩找到了。

02.

司马光出生于1019年,此时距离北宋建国刚过去60年,许多事物都还比较新,文化也一样。

在经历唐五代的混乱后,文学文化百废待兴,这段时期宋诗、宋词正处在萌芽阶段,柳永刚作完《鹤冲天·黄金榜上》,《雨霖铃》还没有问世,张先尚未成名,宋诗开山祖师梅尧臣正在努力求仕,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要写于26年以后。

所以,以苦学著称的司马光能脱颖而出,是理所当然的事,尤其他父亲司马池官至兵部郎中、天章阁待制,手握一把“天胡”之牌。

司马光自称远祖为西晋安平献王司马孚,这件事并没有什么实际考证,他的四世祖、曾祖皆为布衣,祖父司马炫考中进士,得官耀州富平县令,从那以后“司马家”才逐渐显赫。

在北宋官场,司马光和王安石一样饱受争议,虽然司马光品性无可挑剔,为士大夫之典范,但却有“北宋实亡于司马光”之说。

要理解这一说法,就要从司马光的生平说起,他少年随父宦游,13岁的时候还曾持剑斩巨蟒,过人的胆识为时人所道。

20岁这一年,司马光登进士甲科,初授华州判官,其父时任同州知州,两地相距较近,因此司马光能时常去探望父母,在父亲的帮助下,结识了很多名流,比如令苏洵和梅尧臣都很推崇的石扬休。

登进士第的同一年,礼部尚书张存高门选婿,把女儿嫁给了司马光。张氏极有贤名,因此司马光是“一夫一妻制”的坚定实践者,哪怕张氏并没有为他生养子嗣,司马光也绝不纳妾。

公元1039年,司马光丧母,为子去官守孝三年,然而祸不单行,两年后司马池病逝,又给了司马光很大打击。

守孝期满后,司马光签书武成军判官,得尚书庞籍赏识,将他当亲儿子一般培养,所以司马光很快转官宣德郎,权知丰城县事。

在地方磨砺三年后,司马光入朝升大理评事、国子直讲,此间他已经结识了王安石、包拯等人,互为好友。

公元1049年,庞籍升任枢密使,荐司马光为馆阁校勘,但没有得到允准,三年后才入阁,同知太常礼院,逐步迈入权力的核心地带。

35岁这一年,司马光升殿中丞,改集贤校理,任史官,这为他修撰《资治通鉴》打下了基础。

可就在司马光专心研究学问的同时,庞籍被罢相,出郓州知州,因此司马光外调,改郓州通判。此后,他一直跟随庞籍起伏。

公元1056年,大将军郭恩酒后追击西夏军,大败而归,自杀谢罪。因此,身为河东路经略安抚使的庞籍包揽了责任,自请谪青州。

司马光为此连上三封奏疏,言庞籍是听了他的意见才受累的,愿以身同罪。

庞籍听说此事后,也上奏章引咎去职,乞免除司马光之罪,所以司马光并没有受到实际惩罚。从这里也能看出庞籍与司马光情同父子,同进同退。

03.

公元1058年,40岁的司马光升开封府推官,赐五品服,三年后擢修起居注,但司马光连上五疏,称自己“实非所长”,但仁宗一直未收回成命。

由于对司马光的赏识与信任,随后仁宗又升司马光为起居舍人,同知谏院,任职期间,司马光屡次奏请立储,直到赵曙被立为太子。

五年后,司马光再升知制诰,可他依旧不愿就职,认为自己才不配位,所以连上9封辞职信,才改授天章阁待制兼侍讲,仍知谏院。

公元1063年,仁宗驾崩,赵曙即位,为英宗。此时两宫矛盾加剧,司马光17次上书英宗和皇太后,讲历史,摆利害,晓明大义,从全局出发,苦苦相劝,终于使太后和英宗的矛盾缓和。

仁宗崩逝以后,英宗曾将其价值百余万的遗物颁赐群臣,司马光也获得近千缗,但司马光为了吏治清明,主动将赏赐上交给谏院为公使钱。

随后,司马光再升龙图阁直学士,仍留任谏职,同时开展《资治通鉴》的编撰工作。

英宗驾崩以后,神宗即位,欧阳修荐司马光为翰林学士、迁御史中丞,但王安石变法很快就要开始了。

在政见方面,王安石主张开源,司马光主张节流,作为“革新派”与“保守派”领袖,两人据理力争,分毫不让,尤其是“青苗法”颁布以后,得到了保守派全力阻击,欧阳修、苏轼、苏辙、范纯仁纷纷响应司马光,然而就在争议声中,王安石拜相。

王安石铁腕手段,先后将御史刘述、刘琦、钱顗、孙昌龄、王子韶、程颢、张戬、陈襄、陈荐、谢景温、杨绘、刘挚,谏官范纯仁、李常、孙觉、胡宗愈等,全部外放出朝。

所以司马光上书,请求离京,以端明殿学士知永兴军,次年改任西京御史台留守,退居洛阳,此后绝口不论政事,以书局自随,继续编撰《资治通鉴》。

这一年司马光53岁,他在洛阳闲隐近15年时间,虽然远离朝堂,但影响力不减。

公元1084年,66岁的司马光将《资治通鉴》编撰完成,呈于宋神宗,神宗降诏奖谕,赏银、绢、衣、马,擢升司马光为资政殿学士。

很快,属于司马光的时代就要到来了。

04.

公元1085年,神宗驾崩,哲宗即位,祖母太皇太后高氏临朝听政,重新启用司马光。

司马光掌权后,立马废除了新法,召吕公著、文彦博、范纯仁、李常、苏轼、苏辙等人回朝,几乎把“革新派”中坚力量全部外放或罢黜。

因年迈,司马光将一切安排好后请辞,然高太后未允,反而擢司马光为相,主理朝政。

公元1086年,司马光因病离世,高太后听闻讣讯后悲痛不已,携哲宗一起前往吊唁,赐一品礼服入殓,银、绢七千,追赠太师、温国公,谥号“文正”。

哲宗还亲题碑额“忠清粹德”,又下诏令户部侍郎赵瞻、内侍省押班冯宗道护丧,将司马光的灵柩送归陕州安葬。

当灵柩扶出京师时,民众纷纷罢市前去凭吊,有的人甚至卖掉衣物去参加祭奠,万人哭巷之声超过了车水马龙。

甚至一些地方的百姓也主动拜其画像,每餐必焚香追悼,可见司马光有多受百姓爱戴。

但就北宋当时的局势而言,司马光为相一年前后的举措,实则无大益,新法虽然废除,但是党争矛盾却日益加重。

尤其是,司马光还将已收复的安疆、葭芦、浮图、米脂四寨无偿割让给西夏,以偷安一时。

所以哲宗亲政,章惇为相后,削除司马光赠谥,毁坏赐碑,将其列为“元祐党”首,刻元祐党人碑,禁止元祐学术。

直到徽宗年间,司马光才复太子太保、再次赐谥,高宗又赐配享哲宗庙廷,理宗图二十四功臣神像于昭勋阁,司马光位列其中,从祀于孔庙。清康熙年间,司马光从祀历代帝王庙。

无论是为人还是为官,司马光在品德方面都无可挑剔,童年时他说谎,被父亲训斥,教其:诚实守信,不敢谩语。

后来司马光把这8个字写于纸上,常自励自勉,邵雍的儿子邵伯温还看过这张戒纸。

司马光为官清廉,以至于爱妻过世后竟无钱安葬,不得不典当三顷良田,才为妻子举办了葬礼。

然而司马光远见不足,固步保守,他抵制新法却又拿不出更好的治国之策,保守派以他为瞻,可他却制造了党争矛盾,直到北宋灭亡,新旧党争依旧困扰朝堂。

所以,清官未必是好官。

05.

现在我们可以揭开谜底了,司马光砸缸所救的小孩“上官尚光”到底是何人?

司马光生于光州光山,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光山县,当时其父司马池在此任县令,生下他后就以“光山”取名,为司马光。

他整个童年都是在这里度过的,“砸缸救人”之事也是发生在这里。

900多年以后,光山县为了倾力打造“智慧光山”,就把司马光的故事拍成了动画片,取名《少年司马光》,此剧分为十三个单元,共26集,分别为:

白鹭记、胡桃记、青虾记、糍粑记、麻鸭记、高跷记、送灯记、木鱼记、水牛记、斗茶记、砸缸记。

在“砸缸记”中有一个虚拟的人物叫“上官尚光”,也就是司马光砸缸所救的小孩。

之所以这个小孩取名“上官氏”,与光山县弦山街道办事处的上官岗村有着较深渊源。

在信阳大地上,光山县上官岗村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子,却曾先后荣获过“全省康居示范村”、“全省文明村镇创建先进村”、“河南省特色文化产业村”、“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等殊荣,是光山县最先富起来的村子。

村民致富以后,不忘感恩,曾无偿给县文联的作家们提供创作室,承办了好几届文学笔会,被光山县诸作家们称为“娘家”。

娘家人在接到《少年司马光》的创作任务后,为了让“砸缸记”一章更逼真、更饱满,就赋予了被救者“上官尚光”这个名字,并言他长大后移居城西龙堤南坡,建“感恩亭”亭,以报司马光救命之恩。

随着演义和书写艺术化,这件事就逐渐被默认了,并在网络上被写手大书特书,极尽想象力。

无论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如何,都不影响司马光的历史地位,以他为主编撰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史巨著,全书共294卷400万字,通贯古今。

同时,司马光还精通诗词、经学、书法、哲学乃至医学,朱熹将周敦颐、邵雍、程颢、程颐、张载与司马光合称为北宋“道学六先生”。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这首《客中初夏》为司马光诗作的代表,写于隐居洛阳著书期间,诗虽写景,却借柳絮暗喻那些随风摇摆的小人,而“向日葵”则代表大道正统。笔法委婉含蓄,托物言志,深刻体现了司马光高洁的性格品质。

0 阅读:74
评论列表
  • 2024-08-23 16:11

    小肚鸡肠,结党营私,丧土失地,也算品德无可挑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