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机器人马拉松我感觉整个基金圈的人都在关注,我看天弘基金的基金经理为了更直观了解人形机器人发展情况,还直接到现场跟跑调研,另外还派了选手参加比赛,真的好拼。

这场马拉松有不同领域的创新团队。他们当中既有专注于技术研发的企业,也有高校科研机构,所以整体水平参差不齐,不过虽然有点赛博抽象,但总体来说还是挺有意思的。
顺便提一嘴,这次关注度较高的宇树没有官方来参赛,他们在准备的是另一场更高级别的比赛---人形机器人的格斗直播。
咋说呢,从广交会首次增设的服务机器人专区到机器人马拉松再到后面的机器人格斗比赛,差不多也证明了一件事,机器人从路试扩展到马拉松,标志着技术从实验室向实际场景的跨越。
一、资金又往机器人ETF里面跑了
每次机器人比赛,相比最终成绩,每支赛队攻克技术难题的经历更重要,比如这次夺冠的天工Ultra,就有通过轻量化设计、算法优化与场景适配,突破了长距离运动瓶颈。
天弘基金直播中的机器人产业人员也说了,人形机器人离进入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还需一定时日,因为目前机器人机械运动控制能力比较强,但是“大脑”功能不足,没有具备多模态的大脑。不过,产业发展空间巨大是普遍的共识。
而在比赛现场调研的天弘机器人ETF(159770)基金经理祁世超则表示,本次亦庄机器人比赛是一个很好的展示平台,有助于引导大众对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预期,同时能够促进机器人的技术迭代。
本次比赛的市场热度也提升了大众对机器人的感知,有利于应用场景的拓展。赛事主办方在赛前表示“参赛即胜利,完赛即英雄,跑上真实的赛道,本身就是一种挑战”,机器人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真实场景的验证。
从投资角度来看,虽然短期机器人指数波动较大,但长期来看,机器人产业的应用空间巨大,当前仍然处于从0到1的阶段,需要有一定的耐心,持续跟踪产业催化事件。
其实无论是赛事还是机器人的亮相,均有可能成为技术展示窗口和商业化加速器,推动市场对机器人产业链的认可度。
比如年初机器人上春晚扭秧歌,机器人指数(H30590.CSI)大涨26.05%(2月5日-26日),一口气进入行业板块技术性牛市的事情,那么机器人再从普通的路试拓展,后续机器人一系列刺激事件,是否会再次刺激机器人板块?
我顺便看了下老朋友机器人ETF(159770),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16日,近60天有49天是资金净流入,共计净流入38.88亿元,净流率高达243.99%。
从最近10天看,机器人ETF(159770)每天均获资金净流入,排名可比基金第一。近10日累计吸金超5.07亿。
最近5日更是天天净流入,使得今年以来的规模增长33.39亿元,较2024年底净增长235.81%。

数据来源:wind
投资未来的人,终将被未来奖励。机器人板块的未来,甚至用肉眼可见来形容也不为过。
无论是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资金流如洪水分流至“核心零部件”、“人形机器人”、“AI+场景”三大支流,使得机器人板块今年以来的交易非常活跃,远超去年同期。掉队者,可能连入场券都拿不到。

数据来源:Wind,数据区间:2024.1.1-2025.4.17
从收益表现看,根据wind数据及机器人ETF(159770)2024年年报披露,截至2024年12月31日,该ETF近一年、近三年相对业绩比较基准的超额收益率分别为1.77%、3.48%,排名可比基金1/5。
二、机器人板块都会有哪些投资机会?
机器人大爆发,没有旁观席。机器人的入场券,就在上中下游产业链当中。
机器人ETF(159770)跟踪的中证机器人指数,成分股涵盖机器人产业链上中下游,自2024年“9·24行情”以来,中证机器人指数累计上涨43.38%,跑赢同期沪深300指数约26%。

这么说吧,机器人产业上中下游都是宝。
机器人的上游产业核心零部件,包括控制器、机械臂、传感器、伺服系统、减速器、末端执行器等,是最容易被忽视的战场,却藏着最锋利的刀刃。
公开资料显示,机器人的减速器、伺服系统、控制器这三大核心部件的成本占比超70%,是名副其实的“卡脖子”的地方,每提升1%国产化率,就能撕开百亿市场缺口,好在我们已经突破能够自给自足了。
中游为工业机器人本体生产及基于终端行业特定需求的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占领中游=定义行业标准。这里是想象力变现的车间,更是技术集成的竞技场。
中游的较量,是效率与成本的终极博弈。4月9日,全国首个基于开源鸿蒙的多机协同机器人统一操作系统发布,机器人有了统一的“语言”,有望为机器人产业带来重大变革,推动智能制造迈向新高度。
下游应用于汽车制造、3C电子、金属加工、食品饮料、化工行业、仓储物流、医药制造、橡胶塑料等领域。
我们都知道,产业的下游不是终点,而是裂变价值的起点,因为谁绑定场景,谁就扼住现金流命门。而现金流可是资本市场的核心指标之一哦。
毫不夸张地说,机器人将影响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从成分股的主营业务中就可以一一对应。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4.17
三、跟上先知先觉的小伙伴
也正因为如此,沪深港通特别偏爱机器人板块,70家成分股中就持股56家,占比80.00%,持有流通股比例均值为1.82%,有2家超过10%,合计持股市值超过5000亿,合计持股比例4.96%。可见海外资本早已入局。
真正的赢家,早已学会与高压共生!当市场暗流袭来时,你不需要游得比鲨鱼快,只需要比竞争对手多1个抗压舱。
美国这次关税大战,全球承压,关键就在看谁更抗压。
投资也是这样,危机危机,危和机从来都是不分家的。得益于AI技术的加速升级,赋能了机器人可以与人进行更加智能的互动响应,进而得以商业化落地,产业链企业都可以显著受益。
从万得一致性预测来看,2025年可能是机器人板块的营收利润反转年,我们的故事可能还只是刚刚开始。
2025年是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根据预测,2030年国内市场规模有望达8700亿元,行业年复合增速超20%;205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超49万亿元。
而人形机器人只是机器人板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么,整个机器人产业全面爆发的话,未来的空间无疑将是巨大无比的。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4.17
也许,现在正是重点机器人板块的时候了,因为跟着那些先知先觉的小伙伴有肉吃:今年以来,在市场整体回调的情况下,机器人ETF(159770)的流通市值增加了33.39亿,直接翻了2.35倍,在众多机器人相关的ETF中被受追捧。

没有证券账户的小伙伴也可以在基金公司官网、理财通、雪球、天天、蚂蚁等平台上持有完全复制ETF基金走势的天弘机器人ETF联接(A:014880/C:014881)。
当前,基金一季报正在陆续披露,截至16日,已披露的44只权益基金中,多数主动权益基金加仓运作,并明显聚焦科技与成长赛道,特别是人形机器人、AI、半导体等方向。
总之,从诸多研报分析来看,机器人上中下产业链上都是万亿级市场,如此巨大的空间,非短期内可以填满,所以,我们可以以长期投资的视角来看待这波投资机会,可以加自选持续关注,或者保持底仓、部分仓位适度做波段,当市场波动加剧的时候,要注意风险控制,把握投资节奏。
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近一年可比基金指同样跟踪中证机器人指数的指数基金,全市场5只,不含2025年成立基金。资金净流入的可比基金,
全市场共6只。来源:wind。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及基金经理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者在购买基金前应仔细阅读基金招募说明书与基金合同,请根据自身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天弘中证机器人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成立于2021年10月26日,成立以来近5个完整会计年度产品业绩及比较基准业绩为2022年-30.98%(-31.76%)、2023年7.8%(6.01%)、2024年6.11%(4.34%)业绩数据来源于基金定期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