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周在中山这地方,打了十多年的工,心里头一直有个小愿望,那就是能买套自己的房子。前几年,房价跟坐火箭似的往上涨,老周看了直摇头,心想这啥时候是个头啊。可是这两年,房价居然开始往下掉了,老周的心情跟着房价一起跌宕起伏,既高兴又犯愁。高兴的是国家出了不少对我们老百姓有利的政策,买房好像有点指望了;愁的是这房价一直跌,老周也不知道该啥时候下手。
像老周这样拿不定主意的人不少,大家都在那观望,结果让楼市那些刺激政策效果打折了。
从2023年开始,国家为了能让房地产市场热乎起来,那是想尽了办法。从中央到地方,政策一个接一个。2023年,中央的政策从紧到松,7月的政治局会议说楼市供需关系变了”,政策也从稳房价变成了既要稳又要扶持”。具体来说,买房的政策放宽了,比如首付可以少交点、贷款利率降低了、买房不算贷款次数了,总之就是想让咱们贷款买房更容易些。在房地产商这边,国家也帮忙减轻压力,比如贷款政策上的支持,让房企能喘口气。
地方政府也挺配合,273个省市出台了622项政策,把以前那些限制性的规定差不多都取消了。到了2024年,国家还在继续帮忙,出台了《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从买房、卖房、房价、贷款等多个方面来支持我们这些真正需要房子的人。但奇怪的是,政策是好,房价还是没站稳。
就拿深圳来说吧,2024年搞了18.5万套保障性住房和人才住房,实际供应了12.1万套。这么多的保障房一下子上来,房价自然受影响。
保障房一来,首先影响的就是价格。保障房的租金和卖价,一般都比周围的商品房便宜。比如在上海,有的保障房租金比商品房便宜了差不多三成。这样一来,好多本来想买商品房的人,尤其是年轻人和收入不高的家庭,就开始考虑保障房了。毕竟,能便宜住,谁还愿意背那么重的贷款呢?
再看看楼市的趋势:好的城市更受欢迎,三四线城市买房的人越来越少。最近的数据显示,全国300个城市卖地的面积比前一周少了快一半,但今年卖的地还是比去年多。主要是因为国家队在买地,像华润、建发、保利这些大公司。这说明大城市的地还是值钱的。
像上海、杭州这样的城市,土地拍卖特别热闹,价格也一直往上走。这说明以后人还是往大城市跑,楼市也会更热闹。而那些三四线城市,因为人往外跑,经济发展也慢,楼市估计还得冷清一阵子。
01
2月24号,绿城中国整了个大动作,宣布要用4.52亿美元买回自家的美元债。这债是2025年才到期的,这么一买回来,剩下欠的钱就剩1.34亿和1.55亿美元了。这可不是小打小闹,这在房地产行业里头,简直就像是在冰上凿了个洞,给大家开了个新思路。
绿城这么干,其实就是想让自己喘口气,减轻点还债的压力,给以后的发展留点余地。而且,这事儿还告诉大伙儿,钱越来越活络了,市场的信心也在一点一点回暖。
看看上周的楼市数据,47个城市的房子卖出去的面积比前一周多了15%,一线城市更是火爆,直接涨了54%。这说明啥?市场的差距越来越大了,那些在一线和核心二线城市扎根的房企,现在是越来越吃香了。
为啥会这样呢?现在买房压力大,房企要想活下去,就得把产品质量和服务搞上去。比如广州南沙有个楼盘,开发商为了抢眼球,推出了所谓的“第四代住宅”,房间利用率高,小区绿化也做得好,还用上了高科技的物业管理系统。这不就是拼了老命要让自家的房子成为别人家的羡慕对象嘛!
楼市这么热闹,咱们也不能干看着。这儿给大伙儿提个醒:
如果你是买房自己住,别让房价的小打小闹吓到了。只要价格合适,月供能承受,看到合适的房子就别犹豫。毕竟,有个自己的窝最重要,大小新旧不重要。记住,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炒的!
想投资房产的,可得长个心眼。优先考虑大城市的好地段,别去那些不靠谱的城市瞎投资。买房也是投资,得看准了再下手。
现在政策一个接一个,咱们得留心点。房贷利率降了,购房补贴也有了,这些都是省钱的好机会。得学会用政策,给自己省点钱。
楼市这场戏,咱们都是角儿!市场的变化已经悄悄开始了。在这个传花的游戏里,咱们都得擦亮眼睛,别掉坑里。别忘了,咱们都在这局里,谁也逃不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