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时期,禹州有个秀才叫钟生,家境贫寒,父母离世后,他守着一间破旧的茅草屋艰难度日,每日苦读至深夜。
有天他上山打柴,不久背着柴回家,路上看到猎户张三猎到一只红狐狸。这红狐狸身上鲜血淋漓,神情痛苦,张三则兴高采烈地向前走。红狐狸看到钟生,可怜兮兮地望着他,眼中流出泪水。钟生是个善良的人,于是恳求猎户放了它。张三听后大笑,告诉他这红狐狸的皮毛很值钱的,怎么能放呢。
钟生想用柴禾和他交换,张三不屑地摇头要离开。钟生于是苦苦哀求,乞求他一同回家,把家里仅有的一点银两给了他,张三这才才把红狐狸交出来,高兴地离开了。
钟生把红狐狸带回家为它疗伤,好生照顾。几天后,红狐狸伤愈,钟生又把它送回山中。红狐狸慢慢走着,回头看了他一眼,便钻进山林里不见了。
此后一连几年,钟生屡试不中,心里非常苦恼,日子过得更加艰难,经常到亲戚家借米度日。时间长了,亲戚们见他虽刻苦读书,却总是不中,于是也不再借米给他,还经常挖苦他,看见他就关上门。他那些文友中,有不少都是有钱人家的子弟,也都很瞧不起他。每次约他聚会,酒桌上对他经常是冷嘲热讽。他心知肚明,可从来都不动怒,觉得做人应该大度一些,他非常喜欢一句话:“宰相肚里能撑船。”每次受到嘲讽,他都会一笑而过,用这句话来安慰自己。
有天,几个秀才约他到江边游玩。到了那里后,几个人吟诗作赋,好不惬意。过了一会儿,家境富裕的秀才杜伯明请他们到酒楼吃酒。几个人兴高采烈到了那里,要了一些美味佳肴、一壶美酒,又开怀畅饮。酒桌上喝到尽兴时,杜伯明笑谈这郊外有个荒宅闹鬼,只要今夜到那呆上一晚,自己就会给那人五两银子。众人听后都纷纷笑着看看钟生。这时的钟生已有醉意,明知道他们在戏弄自己,但想着五两银子足够自己一年的生活费用,酒壮熊人胆,他豪气冲天地把酒盅一饮而尽,说我敢去,但要说话算数,要立字为据。众人都兴奋至极鼓掌欢呼,杜伯明笑着答应下来。这几个人喝到午夜时分,踉踉跄跄地把他送到郊外破旧的庭院门前,便挤眉弄眼地笑着离去。
此时的钟生被凉风一吹,酒醒了大半。他望着漆黑如墨、树影婆娑、诡异荒诞的庭院,心里有了一点点胆怯。站在门口时犹豫不决,可想着自己是个读书人,饱读诗书,竟然还相信这世界上有鬼,岂不可笑。再说家里已经揭不开锅了,要是自己在此住上一晚,那五两银子足够自己生活上一年了。于是鼓起勇气,提着灯笼,抬头挺胸地走了进去。进到里边,只见这里杂草丛生,院子很破旧。让人惊异的是,屋里桌椅板凳俱全,而且非常干净。钟生看到屋里有一张破床,于是简单打扫一番便躺下了,但怎么也没有困意,瞪着眼睛等着鬼来。可是过了好久,除了蚊虫鸣叫的声音,再也没有别的动静,院子里非常寂静,并没有他们所说的闹鬼,于是安心睡下了。不大一会儿便鼾声如雷。
又过了一会儿,忽然听到外面响起了怪叫声,这声音凄厉瘆人,非常恐怖,还有什么东西被扔进来了。钟生吓得瑟瑟发抖,蒙在被子里也不敢出声。不大一会儿那声音消失了,钟生以为所谓的鬼走了,刚要松一口气,忽然外面又响起了声音,犹如千军万马在搏斗一样,让人更加可怕。他吓得浑身哆嗦,魂不附体,冷汗淋漓,躲在被子里不敢出来。过了一会儿,声音又消失。这时听见有人说:“唉,这回应该被吓跑了吧。”接着响起女子的痴笑声。钟生觉得很奇怪,这明明是人的声音,于是从被窝里钻了出来。此时外面却没有了动静,地上出现了两个小人,长得眉清目秀。他们看到钟生后忽然消失了。钟生觉得这就是鬼,只是惊奇这鬼不仅不吓人,倒是非常可爱,和人一样。他擦擦脑门上渗出来的密密麻麻的汗珠子,盼望着天赶紧亮,希望自己能活到天亮,不被鬼吃掉,自己就能得到那五两银子。为了壮胆,他便背诵起《诗经》。
过了一会儿,外边进来一位肤如凝脂美不胜收的女子,笑吟吟地看着他。钟生顿时惊愕住了,觉得这不是鬼,应该是仙女。他赶紧惊慌地起身,要跪下磕头。美女子痴笑,不停地说:“公子,这是在作甚,折煞我也。实不相瞒,说出来你不要怕,我就是几年前被你救下来的那只红狐狸,如今变幻成人,名叫多梦。因为猎人们频频上山猎杀动物,为了安心修炼,我才在此住下。为了不受人打扰伤害才装神弄鬼,方才才知道是你在此,都是那些姐妹们出的主意,让我来戏弄于你,请你不要放在心上。”钟生连连失礼,赶紧把她搀扶起来,两人在灯下交谈,情投意合,竟有相见恨晚的感觉。天马上就亮了,两人恋恋不舍地告别。而他的几个文友此时早就迫不及待地前来叩门,见他精神抖擞、容光焕发地出来,顿时觉得一愣,忙迫不及待地询问他可曾见到了鬼。钟生只是笑而不答,向杜伯明伸出了手。杜伯明只好垂头丧气地拿出五两银子送给他。
有个秀才非常好奇,于是提出请客,几个人又兴高采烈地来到酒楼痛饮,迫不及待地催促着钟生讲一讲昨晚究竟看没看到鬼。钟生牢记着多梦的话,于是编了一个瞎话,说自己遇到了鬼,那鬼有一丈多高,青面獠牙,很是吓人,但是自己一身正气,并没有怕他。众人听得如痴如醉,目瞪口呆,甚是佩服,对他刮目相看。几个人喝到午夜,方才摇摇晃晃地散去,各自回家。
钟生出来,刚要兴奋地去郊外的荒亭,多梦忽然现身,说道:“你我二人情投意合,不妨结为夫妻。”钟生听罢,大喜过望,遂把她带回家中。夫妻二人形影不离,非常恩爱。多梦施法,把破旧的茅草屋变成了新宅子,屋里的物件齐全,还把原来荒废的田地重新耕种起来。仅仅几天,家里的日子一下子好了起来。这几个文友知道之后,纷纷过来探望,见他家中忽然变得富有,还娶了一个如花似玉犹如仙人的美貌妻子,顿时目瞪口呆,很是羡慕嫉妒恨。于是又带他去了酒楼,把他灌醉,几个人询问他怎么忽然一夜暴富,又有了这么一个美貌如花的妻子。钟生喝多了,把妻子的嘱咐忘得一干二净,稀里糊涂地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他们。几人一听,都惊呆了。本来大家都是戏弄于他,可万万没想到,竟因如此让他一夜暴富,还娶了美貌如花的妻子,不由得心里酸酸的,五味杂陈。
此后几个秀才便经常怂恿他出来喝酒。钟生以前过的日子捉襟见肘、家徒四壁,实在是没有钱来邀请他们,如今家境殷实,自然是慷慨解囊。时间一长,多梦便苦口婆心地提醒他,和杜伯明少来往,看他不是一个善类,一定要小心。可是钟生对此并不在意,觉得朋友之间一定要好好相处,自己以前穷困潦倒之时,人家不也是慷慨解囊,请自己吃喝吗?对妻子的话并没有放在心上,依然是我行我素,经常和这几个文友出去游山玩水、饮酒作乐。时间长了,便荒废了学业。好在他脑袋聪明,过目不忘,文采飞扬,还是他们当中的佼佼者,让他们羡慕嫉妒恨,但又无可奈何,便经常在一起算计玩弄他。而钟生依然视他们为挚友,从来也不跟他们生气。
有天大雨滂沱,几个人走在回家的路上,开玩笑竟然把钟生推到河中。钟生不会游泳,苦苦挣扎,大喊救命。几个人却笑得前仰后合,非常兴奋,看着他喝了几口水,人慢慢地沉了下去,才把他救了上来。钟生回去之后,因为身子本来就虚弱,又着了凉,大病了一场,让多梦非常心疼。于是苦口婆心地劝他,和杜伯明少来往。可钟生觉得做人要大度一些,况且他们只是开个玩笑而已,并没有害他之心。多梦听罢,无奈地叹息不止。
有一天这几个人又怂恿他请客,说他如今已经娶到了美貌如花的妻子,是不是应该庆贺一下,也让他们这些好朋友尝尝新娘子的厨艺。钟生听罢,很是热情地把他们带回家中。多梦见他把几个秀才带回了家里,心里非常不悦,但为了他的面子,只好勉为其难地回屋里去,不大一会儿,便端上了几个热气腾腾的菜肴,香味四溢。那几人顿时垂涎三尺,兴奋至极,迫不及待地吃喝起来。这一行人见妻子不仅是貌美如花,而且非常贤惠,很会持家,更是嫉妒。酒桌之上,几人挤眉弄眼的又开始捉弄钟生,轮番上阵劝酒。钟生见他们这么热情,心里非常高兴,但不胜酒力的他,仍然频频接过他们递来的酒,倒进肚子里。不大一会儿,便醉醺醺的,胡话连篇,丑态百出。
这几个文友中,只有一个叫唐正的还算正直,他喝酒时候总是劝说钟生要少喝。
此时躲在屋里窃听的多梦眉头紧蹙,片刻之后,多梦把丫鬟叫过来,耳语一番,那丫鬟点点头,惬意离去。片刻后,那丫鬟拿着几件丝绸男衫走到屋里,对着那些依然捧腹大笑的书生说:“我家娘子因几位客人是公子的好友,又是初次登门,特赠送几位朋友新衣,希望你们能够笑纳。”这几位书生中,除了唐正婉言谢绝之外,那几个皆是看着那柔软华丽的丝绸衣衫,睁大了眼睛,迫不及待地拿过来试穿。可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们刚刚穿在身上,忽然灵光一闪,那几个人都趴在了地上,竟然变成了狐狸。只有没要衣服的唐正除外。唐正见此景,也是大惊,赶紧急急离去。
此时多梦又给钟生下了醒酒汤,喝过了一会儿,钟生醒来,见屋里的文友不见了,屋里竟然多了几只狐狸,顿时惊愕住了。多梦告诉他,这几个人都不是什么正人君子,乃是地地道道的小人。方才自己见他们调戏于你,实在是非常生气,于是施法把狐皮穿在他们的身上,把他们变成了狐狸,给他们一些教训。说罢又叹息着望着一脸惊讶的钟生,说道:“都说人间男耕女织生活幸福,却没有想到人心险恶,到处都是算计陷害人。夫君还是随我到山林里吧,远离人世,去过那自由自在的生活吧。”说罢忽然一甩袖子,云雾缭绕,她拽起钟生,腾空而起,瞬间就消失了。
话说这几个书生变成狐狸之后,在院子里都急躁不安地哀嚎着。过了一会儿,唐正携带一名道士又回来了。那道士见着那几个狐狸,也是目瞪口呆,连忙拿出咒符贴在他们的身上,念念有词,又喊了一口气,喷在他们的身上。片刻之后,这几只狐狸就地一打滚,又变回了原身。他们面红耳赤地看着面色凝重的道士,又看着地上的狐皮,久久说不出话来,愧疚地低下了头。
活该啊。